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小公主

小公主

  • 字数: 120.00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
  • 作者: Burnett,F.H.
  • 出版日期: 2014-05-01
  • 商品条码: 978753013876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52
  • 出版年份: 2014
定价:¥18.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父女情深、家境富有的萨拉来到寄宿学校时,像一个光彩夺目的小公主。然而,父亲的去世改变了这一切,在冷酷自私的校长的安排下,她成了小女佣、小教师,甚至屡屡流浪街头。可无论如何,她的行为举止依然始终像个小公主。萨拉注定要成为公主。因为她比其他的女孩儿经历更多,也有着更多的勇气去面对生活的挫折。终于,幸运再次眷顾于她,幸福重新来临。
作者简介
《小公主》的作者弗朗西丝·霍奇森·伯内特,曾被誉为美国优选的女作家之一。她一生都勤奋写作,不仅是位颇有才气的儿童文学作家,而且还是一位卓有成就的剧作家和多产的小说家。她的作品题材广泛,构思巧妙,不少作品带有伤感和浪漫的情调,代表作有《小公主》《秘密花园》《小公子》等。
她1849年生于英国,四岁时父亲不幸去世,家中也变得一无所有。此后,她与母亲相依为命,历尽艰辛,辗转到达英国。她的母亲后来又嫁给了一个美国人,全家迁往美国,当时她十六岁。她从小热爱文学,喜欢狄更斯和萨克雷的小说。到美国之后,她开始给杂志社投稿。为了有钱买纸和邮票,她甚至自己采摘野葡萄去卖。她嫁给了白涅德先生后,人人称她白涅德夫人。弗朗西丝·霍奇森·伯内特自身的经历使她对生活的艰辛有着深刻的体会,同时,对幸福生活也怀有强烈的向往。几乎在弗朗西丝·霍奇森·伯内特所有的书中,自始至终都萦绕着一种美好、一善良的氛围,散发着人性的光芒。
虽然她早已去世,然而她写下的这些儿童故事却一直在伴随着一代代的小读者成长。
目录
第一章初到伦敦的学校
第二章第一节法语课
第三章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第四章小女佣蓓琪
第五章最后的生日聚会
第六章珍贵的友谊
第七章奇怪的邻居
第八章特别晚宴
第九章生活全然改变
读后感
阅读笔记
摘要
    在笼罩着乳白色浓雾的一条大街上,一辆大马车正慢慢地行驶着。
     马车里面坐着的,是位气质潇洒的中年绅士和一个看起来非常可爱聪明的女孩。女孩趴在马车的车窗口,好奇地张望着外面的景色。一会儿,她开口说:“爸爸,这儿好像是夜晚哩!”
     这位绅士微笑着点点头,说:“是啊,真像是夜晚。这种情况在伦敦时常有,因为雾很浓,所以即便在白天也得点灯。”
     “爸爸,雾中的灯光真美啊!”
     “是啊,很美丽。萨拉,我知道到了这样的地方,你一定又会编出许多故事来的,对吗?不过我告诉你,在没有雾的时候,伦敦还要更美哩!萨拉……”
     “爸爸。”她神秘地说,声音低柔得简直像是耳语。
     “什么事,宝贝儿?”库尔上尉回答,低头看着她的脸,把她搂得更紧些,“萨拉正在想什么呢?”
     “这就是那地方吗?”萨拉悄声说,偎依得更紧些。
     “是的,萨拉,就是这儿,我们终于陕到了。”
     女孩的脸色忽然变得忧郁起来,绅士像是非常激动,他默默凝视着女孩的脸,一句话也没有说。
     这两个人要去的地方是“明钦小姐高级私立女子学校”。孩子叫萨拉?库尔,父亲是莱福?库尔先生。
     莱福?库尔是一位驻印度的英国上尉军官。他拥有很多的财产,他的妻子很早便去世了,身边只有这个独生女儿。因此这个女儿就是他仅有的慰藉和希望,父女俩非常亲热,过着很幸福的生活。但是萨拉今年已经七岁了,为了让女儿回国接受良好的教育,他才下决心和女儿暂时分开,不怕舟车劳顿地把她送到伦敦来。
     萨拉虽然只有七岁,但是她的个子长得很高,而且很聪明、懂事,所以从外表看来,很像是个十岁左右的孩子。
     因为她出生时母亲便去世了,所以母亲是个怎样的人,她毫无印象,因此并不太想念她。她只敬爱她那年轻而庄重的父亲,认定他是自己在世上仅有的亲人。
     他们互相深爱着对方,从来都没有分开过。萨拉曾听别人说爸爸很有钱,可有钱意味着什么,她并不知道。她一直住在带着游廊的平房里,习惯了很多仆人对她行礼,称她为“小姐”,什么事都顺着她。
     她似乎一直是快乐的,只有一件事总让她想起来就很伤心。库尔上尉同女儿一样,他们最不愿想起的就是萨拉刚才所说的“那个地方”――英国,一个萨拉必须要去的地方。
     当时的印度,因为国家比较贫穷落后,教育条件也非常不好,所以在那里出生的外国孩子,都会被送回本国接受教育,这是住在那里的英国人或其他西方国家的人们的惯例。
     萨拉自从懂事的时候起,便时常看见别的孩子被送回英国,或者听到别的孩子的父母说起他们的儿女从英国来信的事情。于是在她幼小的心灵里隐约觉得,早晚有一天,她也会离开父亲,到“那个地方”去。
     虽然父亲给她讲过许多故事,譬如航海、伦敦的美丽夜景或者异国的习俗,使喜欢幻想的萨拉感到有趣和好奇,但是一想到要去“那个地方”,也就是要从此远离亲爱的爸爸,她的心里就很痛苦。
     “爸爸,我并不是不喜欢去‘那个地方’,只是我不愿和你分开呀,所以我希望到‘那个地方’去的日子,永远不要到来。”萨拉常常这样对爸爸说。
     每次遇到这种情形,库尔上尉便强装笑颜,安慰她说:“可是,萨拉,你不能不去‘那个地方’啊!你必须要在那边受到良好的教育,将来才能成为一个学识渊博的人。而且,在那里,有许许多多和你一样大的朋友,你一定会过得很快乐。爸爸也会常常寄些有趣的书给你看,所以你是不会寂寞的。等你回来时,一定能比现在更好地照顾爸爸。”
     P2-3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