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战争事典 048 拿破仑吕岑会战·万历朝鲜战争·清缅战争

战争事典 048 拿破仑吕岑会战·万历朝鲜战争·清缅战争

  • 字数: 216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台海出版社
  • 作者: 指文烽火工作室
  • 出版日期: 2020-06-01
  • 商品条码: 9787516821091
  • 版次: 2
  • 开本: 32开
  • 页数: 416
  •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7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征俄惨败后,拿破仑重新组织起一支大军,在百多年前“北方狮王”古斯塔夫殒命之地,以微弱优势迫退了俄普联军。双方都犯下致命错误,付出巨大代价,却没能真正分出胜负——曲折的吕岑会战。
内容简介
本书回顾了发生在1813年的吕岑会战,拿破仑在俄法战争后重建的大军对战俄普联军,获得胜利;分析了万历朝鲜战争中,日本战国时期日军的实力不足;梳理了乾隆年间清朝与缅甸的四次交锋,总结了清军失利的原因。
作者简介
指文烽火工作室:由众多历史、战史作家组成,从事古今历史、中外战争的研究、写作与翻译工作,致力于通过严谨的考证、精美的图片、优美的文字、独到的视角为读者理清历史的脉络。目前已经出版军事历史类图书四十余本,其中包括《战争事典》《战场决胜者》《透过镜头看历史》《信史》四款MOOK系列丛书,以及《中国古代实战兵器图鉴》《倭寇战争全史》《明帝国边防史》《拿破仑战记》《秘密战三千年》《帝国强军:欧洲八大古战精锐》《帝国强军:中国八大古战精锐》等专题性图书。 爱澜: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学会会员、民间军史爱好者。自2002年起,在《国际展望》《舰船知识》等多家刊物上发表文章百余篇,出版了《世界重巡洋舰全集》《世界轻巡洋舰全集》等专著。 朱尔旦:东亚历史爱好者,喜爱中国、韩国、越南、日本的古代历史,热衷于学习和研究日本战国史、壬辰战争史、清代军事史,曾在相关历史期刊上发表过文章。 李元骏:从小喜欢历史与文学,工作之余爱钻研历史,对较为冷门的历史片段有着浓厚的兴趣,曾以“日月昔风”为笔名在网上发表长篇历史作品《血色湮灭》。
目录
前言
睡梦中的胜利
1813年春季战役之吕岑会战
虚弱的战国日本
实力不对称的万历朝鲜战争
夹杂着惨败的尴尬平局
清朝对缅战争始末
摘要
     皇帝来了 1813年4月15日凌晨4点,巴黎以西约5公里处的圣克劳德宫(Chgteau de Saint-Cloud)官门轻启,一辆马车从院内缓缓驶出,很快向东消失在晨曦中。这辆马车上的乘客是法兰西帝国皇帝拿破仑和他的亲近扈从。他们的目的地是炮火连天的德意志前线。按照皇帝原来的计划,他会在春意更浓时出发,但前线的危机迫使他在前一天(14日)仓促决定出发,去挽救军队,挽救德意志,乃至维持帝国的国运。 据说,拿破仑出发前还是挺高兴的,因为奥地利的施瓦岑贝格亲王(Karl Philipp,First zu Schwarzenberg)于14日抵达了巴黎,并与外交大臣巴萨诺公爵马雷(Hugues—Bernard Maret)建立了联系。这个消息说明奥地利暂时还没有倒向俄普联军。在登车时,拿破仑的神情显得安详沉静,只是有些心事重重。在车上,略显憔悴的他靠着丝绒椅垫,托着前额,跟近侍宠臣维琴察公爵科兰古(Armand Augustin Louis de Caulaincourt)吐露了一些心声: 这么快又离开了亲爱的路易丝和我可爱的男孩。真羡慕我统治下的穷苦农民。他们年老时。已完成对国家的义务,可以心安理得地在家与妻子儿孙辈共相厮守,共享天伦之乐。唯独我,被难以理解的命运一再拉回战场。 让皇帝挂心的路易丝皇后,同样对皇帝魂牵梦萦。她在15日清晨给摄政内阁秘书长克洛德·梅纳瓦尔(Claude Franqois de Meneval)④写了封便信,表达了对皇帝的牵挂,并请梅氏转告皇帝的私人秘书,及时传回皇帝的消息。3天后,身为摄政王的皇后第一次履行自己的职责,检阅了国内的军队。军队是帝国的支柱,而年仅22周岁的她在这帮武夫面前表现得堪称大方得体。 在皇后接见军队之前,皇帝就已经回到他的将士们身边了。经历了大约40个小时的颠簸,拿破仑于16日深夜或17日凌晨抵达了新军团驻地美因茨(Mainz)。他在日记里记述道:“一路体气甚佳,并未遇到任何事故。我将在美因茨暂住数日,照料诸事之要我注意者。”显然,回到军营,见到目光饱含崇敬与渴望的法兰西男儿们,他又感觉自己元气满满了。 此时的美因(Main)河沿岸已经成为巨大的绵延不绝的军营,来自西班牙、法国和其他地区的各路人马都在这里汇聚。他们包括征俄部队剩余的2万人、来自西班牙前线约3万的精锐、驻普鲁士的2000名炮兵、海军部队和港口海军炮兵团提供的约2.3万人(含4000名新兵)、巴黎警察部队的约7000名现役与预备人员,兵站搜罗的1万名适合服役人员、国民自卫军的7.8万名准军事人员等,以及1814年的新兵13.7万人,也就是所谓的“玛利一路易斯”们①。其中又以征俄部队剩余人员、西班牙前线的精锐、海军和巴黎警察部队的现役人员,为军队的骨干力量。战争事务大臣、爱尔兰人费尔特雷公爵克拉克(Henri-Jacques-Guillaume Clarke)和军需大臣塞萨克伯爵拉居厄(Jean-Gerard Lacuee)竭尽心力,以这些骨干为核心,编组、调整、训练人员,组成新的美因军团。先前的3月中旬,依据拿破仑的命令,从中派出“易北观测军”(约2.2万人),交给苏格兰人雅克·劳(Jacques Alexandre Bernard Law,即常见的劳里斯顿侯爵或洛里斯东侯爵)师级将军(以下简称师将),支援德意志前线由欧仁亲王博阿尔奈(Eug6neRose de Beauharnais,以下简称欧仁亲王)指挥的易北军团。3月底,除埃克缪尔亲王达武(Louis-Nicolas Davout)元帅率第1军及第2军一部2万余人开赴汉堡(Hamburg),还有零星部队前去支援欧仁亲王。目前沿美因河一线组建起第3、6、12军和近卫军,还有一支意大利部队(第4军)即将抵达南德意志。这些部队总数不足14万人(参见附录表1)。 拿破仑抵达美因茨后,检阅了近卫军和第6军,听取了美因军团情况汇报。半个月前,他精明能干的参谋长纳夏泰尔和瓦格拉姆亲王贝尔蒂埃(Louis-Alexandre Berthier)元帅病愈归来,充分发挥“循规蹈矩”的实干特色,着手军团事务。尽管贝尔蒂埃的工作无可挑剔,但新军团本身还是存在很多问题。按照拿破仑的设想,要在4月底集中20万可用的部队到德意志,可现在不仅人员不足,很多部队形同虚设,缺乏骑兵、大炮、马匹和辎重车,而且训练也明显不足,后勤供应体系处于混乱中。拿破仑像个发动机一样忙碌起来,先亲自介入后勤事务,努力理清关系。他在写给财政大臣①莫林伯爵弗朗索瓦(Nicolas Franqois)的信中这样描述道: 我们的财政体制接近乱套了。我不得不浪费数小时去清理这团乱麻,并和那些低级官员打交道。我已告诉过你美因军团与易北军团要接近分开,各军团应有自己的军需官。你只要费点神看看地图就会发现马格德堡的军需官正处在激战中,根本无暇顾及美因茨方面的事情。我们这里并不缺少金钱,我们缺少的是健全的体制。 接下来,他就阅兵中发现的问题,予第6军军长拉古萨公爵马尔蒙(Auguste Frederic Louis Viesse de Marmont)元帅以营方阵②奥义的指导。他批评第6军受阅部队“军官们的动作没有一个不是慢吞吞的”,因此要将这一奥义“灌输到他们的脑海里去”;还提醒不能派西班牙营“执行分遣队、前哨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