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漫画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中国策.第2辑
字数: 258.00千字
装帧: 平装
出版社: 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
作者: 《人民论坛》杂志社 编
出版日期: 2011-04-01
商品条码: 9787515000695
版次: 1
开本: 16开
页数: 237
出版年份: 2011
定价:
¥39.8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编辑推荐
策动时代 思辨中国 为国是谋 为中国策。
集结全民性、时代性、战略性议题,具体思辨社会文化思潮。
品质专家学者分析解读,与大师对话,厘清未来发展战略脉络。
内容简介
《中国策(第2辑)》集结了当下人们普遍关注的焦点、难点、热点、疑点问题,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民生等多个领域,按政策、经策、文策、民策等,分辑出版,依季结集,既有现实针对性,又有实践指导性;既有社会民生的真实反映,又有专家学者的解读;既传递高层声音,又反馈沸腾民情;是各级领导干部进行决策的参考。
目录
政策
后备干部之谜
什么是后备干部?谁是后备干部?什么人能成为后备,什么人成不了后备?后备干部是怎么产生的?为什么有的人进了后备,数年得不到提拔,“备而不用”?为什么有时直接选用其他人选而不是之前的后备,形成“用而不备”?诸如此类的悬疑,有待回答。
再有,随着民主政治的不断进步,公推公选、公推直选领导干部春潮涌动,竞争上岗已成趋势,也就是说,从“选好接班人”到“第三梯队”,再到“后备干部”,不断改进的后备干部选任制度也面临着社会转型加快、公众参与度加强、透明度提高等诸多改革创新的挑战。后备干部制度如何创新,将向什么方向演进,如何将真正德才兼备者挑选出来,成为各级领导岗位的继任者、接班人,这是执政党永远的课题,今天尤其如此。
后备制度可否中止了许晓平/ 004
后备干部制度沿革吴德贵 苗月霞/ 006
与其后备 不如公选李中锋/ 009
“备”与“用”为何脱节蔡景生/ 010
“备而不用”有何不可林彦博/ 012
充分透明才能避免“暗箱”操作陆彩鸣/ 014
简析古今中外透明度困局刘俊生/ 016
有进有出才能保持动态平衡孙立樵/ 018
上楼梯口“凡升必争”程连昌/ 020
问责官员复出与问责制的系统思考
2010年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行政监察法修正案草案》,草案对受行政处分官员的处分解除程序作了如下规定:受处分人的处分期限满了,要由监察机关及时解除处分,其今后的晋升、晋级不再受处分的影响。这意味着,问责官员的复出程序将通过立法加以规范,同时也表明备受争议的“官员复出”将得到法律认可。这一草案修正案在推出之后,引起了各方关注和激烈的讨论。一时之间,关于问题官员到底能不能复出的讨论又铺天盖地。那么,问责官员到底能不能复出?能否复出的界线在哪里?以法律的形式保证问题官员复出是否反映出中国特有的政治文化?一系列问题仍然值得探讨。
问责官员复出与问责制的系统思考杨庆东/ 024
问责官员复出规范化及其瓶颈沈 岿/ 028
问责制如何避免“问而无责”任建明 杜治洲/ 033
问责官员复出须确保程序正义毛昭晖/ 038
知错能改之谓善任剑涛/ 045
官员“怨气”背后
当前,社会大转型,时代大变革,面对各种各样的挑战与冲突,在一些群体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种“怨天尤人”的情绪,干部队伍也不例外。
在一般人眼里,干部职业稳定,社会评价高,应该是“怨气”较少的群体,可在现实工作生活中,面对困难、问题、矛盾的时候,一些领导干部也摆不正心态、放不平心绪,由此生出“怨上级”、“怨下级”、“怨机制”等种种“怨”来。那么,干部“怨气”会带来些什么影响呢?除了主观原因之外,干部“怨气”背后到底还存在着怎样的逻辑链条?
只要有用心的领导,就有可爱的干部林彦博/ 052
环境冲击与心理异化李春苗/ 054
有情可“怨”的三种情状许晓平/ 056
消解“怨气”的体制机制因素常 青/ 058
“怨气”背后的官场文化探讨韩玉芳/ 062
中国官员的“网络恐惧”
当前,有多少官员患有“网络恐惧”症?恐惧到什么程度?最恐惧什么?哪一级别的官员最怕网络监督?官员患有“网络恐惧”症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是社会的进步还是“人肉搜索”对道德底线的挑战?
信息时代的到来,使得网络监督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俨然一张群众监督的“天网”。在看到和承认网络监督有着积极作用的同时,我们也应当防范网络被一些不怀好意的人所利用,恶意诬告、诽谤官员。
“网络恐惧”八大症状剖析许光建/ 068
官员“网络恐惧”三种表现丁 红 陈丽影/ 072
“官心惶惶”背后的舆论生态范玉刚/ 073
网络“高压阀”的政治价值马庆钰/ 076
网络“围观”的社会心态秦 露/ 078
“官不聊生”与网络法治乔新生/ 080
官员只享有“有限”隐私权张立伟/ 082
们的“网事”陶文昭/ 084
经策
新形势下中央与地方关系再调整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首次提出,“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并将其列为“要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当前,中央与地方之间还存在财权与事权不匹配,转移支付尚需规范化、透明化,纵向管理体制有待理顺等问题。这都要求进一步调整中央与地方关系,科学合理地划分中央与地方的职责权限。
重调整新形势下中央与地方关系,深入分析我国中央与地方关系的现状,借鉴世界各国的经验教训,提出富有创新性的改革思路,以供有关部门决策参考,非常必要。
条与块的游戏规则该怎么变郁建兴/ 092
进言中央与地方的事权划分辛向阳/ 096
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的症结与应变冯兴元/ 101
发达国家中央与地方关系撮要董礼胜/ 108
中国地方竞争喜忧
中国经济增速为什么能长期独占鳌头?国内外许多人士都颇感好奇,不能理解,希望探寻这一“奇迹”的内在奥秘。据观察,“地方竞争”这一尚未被深入解读的巨大内生性发展动能,是观察中国强劲增长的另一种视角。
有经济学家指出:“不同国家间有激烈竞争不难明白,但一国之内的不同地区有像中国今天所见到的激烈竞争,历史上没有出现过。”正是这种激烈的竞争,推动了各地快速发展,但竞争过度的负面效应也在凸显,诸如基础设施的重复建设、地区产业的结构趋同、市场的严重分割、招商引资的竞争混乱等问题已成为中国未来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得不面临的独特课题。如何规制地方政府的各类竞争行为,维护良好的地方政府竞争秩序,推动中国改革发展持续前进,亟待一套独特方法与工具。
地方竞争演变及当前态势周业安/ 116
竞争过度催生负面效应张文礼/ 120
地方竞争是一个中性概念魏后凯/ 124
地方竞争造就了高房价吗曾康华/ 127
从长三角一体化看政府竞争边界姚先国/ 131
官员晋升锦标赛与竞争冲动周黎安/ 135
地方竞争的未来方向迟福林 匡贤明/ 140
财税改革:国家治理转型的重点
预算是一国政府部门运转的动力,也是约束政府、遏制腐败的有力手段。我国目前的财税体制,虽然改革开放以来不断进行了改革,但基本还是沿袭苏联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财政预算框架,是一个偏重生产建设、行政管理的财税体制。
在现代国家建设目前,很多国家的治理转型和政治改革都是以预算为突破口的。那么预算如何实现透明?未来财政制度改革的取向怎样?能否推动更深层次的变革?这些都是力图破解的问题。
提升预算透明度的挑战与出路许光建/ 146
公共预算改革应该如何推进蔡定剑/ 150
提高财政透明度应循序渐进白景明/ 155
中国式公共财政制度构想杨志勇/ 162
未来公共财政制度改革的方向和重点曾康华/ 168
财政改革:国家治理转型的重点郭小聪/ 175
民策
新底层公众
30多年来,中国社会快速转型。利益格局、社会关系、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等深刻变动,推动中国社会阶层急剧分化。
“新底层公众”一无资本、二无权力、三无“关系”、四无声望,但大多怀有理想与希望。他们具有自由、平等、民主等价值观,渴望获得体面的工作、有尊严的生活,对社会公平正义需求强烈。从某种意义来说,他们是中国社会不断进步、民族复兴的重要推动力。然而,随着改革的快速推进,底层社会呈现出新变化、新趋势、新动向。“新底层公众”经济上更趋贫困,话语权越来越缺乏,向上流动的机会越来越少,几乎成为在激烈的社会竞技场上“无力还手”的群体。这一现象不仅值得执政者警惕,更需要全社会的关注。
中国社会底层新变胡建国/ 184
保住“底层知识青年”的流动梦想于建嵘/ 188
新底层社会的刚性化张劲松/ 190
为何多数人觉得“被底层”管 健/ 193
别放大底层的社会性愤怒龚维斌/ 196
精英主义束缚底层政治于建嵘/ 198
底层抗争的潜在危机王洪伟/ 201
100人个案解剖:底层何以“上流”朱光磊/ 203
印度底层社会有何特点尚会鹏/ 206
日本如何消解底层社会周维宏/ 210
法国底层青年骚乱之鉴雷 颐/ 213
弱势心态蔓延
当前,中国持续快速发展,国人的腰包越来越鼓了,腰板越来越硬了,可心灵却越来越“脆弱”了。甚至连党政干部、公司白领等“精英阶层”都觉得自己“弱势”。这一普遍情绪的存在及其背后原因值得深入研究。
中国正处于快速转型时期,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边缘与中心、弱势与强势、主流与边缘不断发生着转化。但因制度壁垒、权利缺位等种种原因造成的不公平的边缘化、弱势化现象值得我们高度警惕。
官场“弱势”群体画像谢志强 姜飞云/ 216
不同群体地位变迁的动力逻辑李宗桂/ 220
“弱势心态”蔓延:矫情还是憋屈管 健/ 224
权利弱化下的安全感危机王 宁/ 227
警惕“非竞争型的弱势化”李 强/ 231
美国弱势群体如何迈向主流陈奕平/ 234
摘要
对后备干部实行动态管理,关键是要畅通"出口",及时调整后备干部队伍。为此,组织部门要建立优胜劣汰的竞争式管理机制,结合年终考核、民主评议、综合考察等结果,每年对后备干部队伍进行一次调整补充。要把政绩平平、工作失职、经不住考验、群众威信不高、没有培养前途、体弱多病的后备干部,果断地调整出去;要把基本素质好、政绩突出、群众认可的后备干部,及时地充实进来。实现后备干部队伍有进有出,始终保持动态平衡。同时,要探索建立备用期限时制度,原则规定后备干部很长备用年限一般不超过六年,超过很长备用年限得不到提拔使用,应调整出后备干部队伍,避免一些后备干部一辈子"备而不用"的情况发生。
相信我国的领导干部选拔机制,将不断增加竞争性,这将对未来后备干部提出更高的要求和挑战。……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