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茶人养成 弘益茶道美学精选集

茶人养成 弘益茶道美学精选集

  • 字数: 252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云南科技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2-05-01
  • 商品条码: 9787558727665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64
  •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15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茶人养成:弘益茶道美学精选集》由李乐骏主编
目录
茶的往事
高贤能创物·疏凿皆有趣
昆明十里香茶拯救与选育60年回眸/002
高茶与低茶:中国与英国饮茶的联系与比较/011
陆羽《茶经》的历史影响与意义/025
中华煎茶道源流/050
李拂一与佛海茶业/062
茶的旅行
消受山中水一杯
中国香港茶庄/072
一个语言学者的冰岛笔记/084
茶马古道,一条雄性之路/092
旅行马来西亚,南洋茶地有华风/098
且尽他乡一碗茶/102
……

摘要
     昆明十里香茶拯救与选育60年回眸 昆明十里香茶(又名十里贡茶),自20世纪50年代初期,我就与昆明十里香茶结下不解之缘。从得知十里香濒临灭绝即开展调查和拯救、保护、选育等工作,至今六十多年,倾注了我毕生的心血。虽然经受了许多难以言表的挫折和艰辛,但我一直没有放弃对其的关注。在省、市有关领导、学校领导、师生、茶界以及亲友的重视和支持下,贡茶“国宝”——十里香茶,现在又重现江湖,供人们品尝。这是我人生中优选的欣慰和快乐。昆明十里香茶的历史、品质和昆明人的饮茶情怀 据《昆明县志》记载,昆明十里香茶原产于昆明市东郊金马镇十里铺村、归化寺等地,始于唐朝,盛于明朝,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昆明十里香茶属小乔木型中叶种,因品种优良,生长在海拔1800米以上的高原地域,所以制成干茶,品质特佳,有高原天然兰花香。明万历年间,十里香茶被列为皇家贡品。据《云南通志》记载,十里香茶每两(1两=50克,全书特此说明)茶价高达滇币3元,折合旧币大洋3角9分;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每两茶仍可换大米I公斗(10~12斤)。一般茶叶每市斤(1斤=市斤=0。5千克,全书特此说明)七八角钱,而十里香茶每市斤高达10~20元。历史上昆明设有十里香茶馆,专卖十里香茶。十里香茶的声誉极高,当时流传着诸多关于十里香茶的美谈,如“一杯十里香茶,全馆皆飘香”“室内做茶,室外香”“吃水要吃吴井水、吃茶要吃十里香”“十里香茶能治病”等。采茶季节尚未开采,茶商就住在村里等候收购。十里香茶濒临灭绝的原因和拯救、选育过程 昆明十里香茶,在明万历年间成为贡品以后,各级封建统治阶层层层加码,贡茶量逐年增加,茶农受剥削程度日益加重,民不聊生。到了清同治年间,杜文秀在大理领导农民抗击满清政府,农民起义军席卷整个云南,杜文秀之女率兵驻扎昆明东郊一带,愤怒焚毁贡茶基地的茶树。后归化寺一带的茶山成为光山,群众取名“成光山”。但十里铺茶园旧地,群众仍称茶园田。据《民国商务概况》记载:“民国元年至民国二十年,十里香茶品质很优,惜产量太微,除礼品外,不见于普通市面,故不能以商品视之。”民国期间,国民党军队驻扎在十里铺一带,又把残存的茶树砍伐掉,仅在田边、地埂残存零散的茶树,十里香茶濒临灭绝。 1955年,苏联专家来云南省考察紫梗和茶叶,我和赵正经同志从云南省农林厅借调到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昆明工作站(即现在的昆明植物研究所)做准备工作。在站长蔡希陶先生的指导下,我认识了住在工作站的刘幼镗先生。我们先后几次请刘幼镗先生介绍十里香茶的情况,刘先生说他从国外留学回昆明,名气很大的十里香茶引起了他的关注。他做了很多调查研究,并邀约六个好朋友集资成立六合实验茶场(现在的六合生产队就是以六合取名)。“当时难以找到十里香茶茶苗和茶籽,六合实验茶场培育了近十年才栽了三四亩(1亩=667平方米)茶园,约有400~500棵十里香茶苗。”从刘先生的介绍中,我们得知他很喜欢昆明十里香茶。刘先生在他住的龙头街的院子里也栽了几棵十里香茶。他在介绍时语重心长地说:“你是茶叶技术干部,去看一看,也做些研究。”于是,第二天我即去刘家花园访问调查,并采回鲜叶做茶。这些鲜叶在杀青过程中散发出天然茶香,这令我极为兴奋。1953年,我在大学读书期间去浙江省杭州全国名茶第一名——西湖龙井茶生长优选的地点狮峰实习做茶。但在这次做十里香茶时,我的第一感觉是昆明十里香茶比狮峰西湖龙井茶更香,更有特色。十里香茶品种优良,香气特异,十分诱人,令人难忘。所以我决心研究它、拯救它。1956年,我回到农业厅工作,及时向领导汇报了昆明十里香茶的情况,并提出希望对十里香茶做进一步的调查和研究。我的提议得到领导的支持。但在调查十里香的过程中,我的心里又着急又难过:我们调查所到之处如十里铺、金殿凤凰山、麦冲、西山碧鸡关、大普吉等地,有的地方茶树已全部被毁,只有大普吉、麦冲、十里铺村的田边、地角、沟埂零散残存了少量茶树,而原六合实验茶场的茶园已无人管理,缺株、衰老严重。看到昔日的贡品茶、滇茶之珍品的昆明十里香茶濒临灭绝的景象,我作为一名茶学工作者,心情十分沉重。 尽管在后来的研究工作中,我碰到一些挫折,但我对十里香茶的关注和保护研究始终没有放弃。 P2-6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