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漫画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母亲邵华(精)
字数: 300000
装帧: 精装
出版社: 中国工人出版社
作者: 毛新宇
出版日期: 2014-10-01
商品条码: 9787500858744
版次: 1
页数: 400
出版年份: 2014
定价:
¥88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内容简介
《母亲邵华》由毛新宇所著,这是一部毛新宇将军回忆母亲邵华的深情大书。作者分别从母亲邵华早年的坎坷经历、母子之间及亲人之间的相处、母亲的处世风格、母亲对摄影的热爱四大部分讲述了共和国女将军邵华的一生经历。《母亲邵华》抢先发售定制披露了毛氏家族后人的生存现状,也是靠前部关于的好儿媳邵华的人生纪事。邵华出生在延安,少年多坎坷,后嫁入毛家,成为毛家的顶梁立户的好儿媳。她需要照顾年迈的革命母亲,陪伴生病的丈夫,教育年幼的儿子,同时还力求在事业上有所成就,邵华的一生,堪称共和国坚韧女性的缩影。曾以父亲的名义题词:少华是个好孩子。巾帼不让须眉,多少年艰辛路,她昂首走过。靠前红色家庭的种种颠簸过往,辛酸苦辣,平淡幸福,在书中徐徐展开。
作者简介
毛新宇,新中国的的孙子,毛岸青和邵华的儿子。1970年1月17日生。党员,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常委,北京市西城区政协委员。
崇尚学史明理,自幼随父亲毛岸青、母亲邵华迫寻爷爷所走过的足迹,见证中国革命风雨征尘。曾多次在革命老区、长征路上及韶山、延安、井冈山、西柏坡等革命遗址学习访问,聆听爷爷和革命先辈的故事;到农村、工矿企业调查研究,感受新中国的历史巨变,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中汲取营养、增长才干。
1992年7月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1992年9月至1995年7月在中央党校理论部攻读硕士学位;2000年至2003年在军事科学院攻读军事历史学博士单位。2003年7月授予军事学博士学位。现在军事科学院从事军事思想研究工作,同时兼任中央民族大学、延安中国干部管理学院等多个大学的客座教授。
从1990年以来开始发表文章和出版专著。主要有《便是寻常百姓家》、《不学历史我们永远幼稚》、《我为爷爷唱新歌》、《沿着爷爷的足迹》、《会当击水三千里》、《我随妈妈拍长城》、《赴朝祭扫伯父墓》等文章,出版了《朱元璋研究》、《眼中的五大帝王》、《永远的怀念一诞辰百年辑录》、《我的伯父毛岸英》、《爷爷》、《亲情的纽带》等图书;出版了《红太阳》演唱专集;主持电视 专题片《女红军女将军风采录》、《江山如此多娇》。其中《爷爷》(2003年版)获第八届共青团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文化作品奖。
目录
杜鹃永远火红 (代序)
第一部 风雨
外公:一身硬骨头
外婆:京山女杰
邂逅在西安
宝塔山下
被困迪化
在狱中
从迪化到延安
马背上的摇篮
双喜临门
渴望上学
上北大
我的父亲母亲
爱情之歌
好儿媳:红墙之外
西山的夜晚
我的降生
爷爷走了
回韶山
第二部 接力
质朴爱情
告别父亲
百善孝为先
听父亲谈家事
我的第一位老师
外婆和我
伯父和我
走正道
教我写歌词
人生关键处
一身戎装:慈母与严师
教我写提案
凝聚力
爱的接力
毛家第四代
母亲病了
停不了的奉献
生命之歌
泪别母亲
第三部 坚守
低调做人
沉稳与分寸
不辜负人民的信任
关注女性和孩子
研究亲人
重走长征路
纪念
第四部 执着
中国摄影界女掌门
光影的诱惑
不辱使命
用摄影传递友谊
祖国万象
附录一 邵华自述
附录二 邵华大事记
摘要
我的外公陈振亚,原名陈苏,出生在湘西北武陵山区(今湖南省石门县)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里。
像祖辈们一样,他从小跟着大人下田插秧割稻,上山打柴、放牧、采药材,冬天下河破冰捞鱼,还当过铁匠的小徒弟。少年时艰苦贫穷的生活赋予了他倔强坚韧、疾恶如仇、不畏强暴的个性。
十二岁那年,外公去地主家当童工,伺候小东家。出乎东家意料的是,心性聪颖、记忆过人的外公也跟着小东家“偷”学了不少字,背熟了《三字经》、《百家姓》,还读了《论语》、《大学》、《增广贤文》。外公不但粗通诗文,后来还学会了打算盘、记账。
十五岁那年,外公动员比他年龄大许多的雇工一起进行罢工斗争,虽然后来因事情泄露而被地主关押,但这次斗争,无疑增长了他勇于抗争的胆魄。后来外公又向锡匠师傅学手艺,准备靠器皿制作谋生。
鸡鸣狗吠,日升月落。旧时的湘西北农村以低沉缓慢、周而复始的节奏,弹奏着它古老而又贫瘠单调的音符。昔日从皇宫或长沙传来的信息,翻过崇山峻岭,往往已是时过境迁。然而,辛亥革命的强音却仿佛长了翅膀一样传遍湘江两岸。民众积压已久的反帝反封建的怒火爆发了出来。军阀在混战,革命力量也应运而生。与石门毗邻的桑植人“两把菜刀闹革命”,来到石门组织武装。这时,尽管外公还不能理解辛亥革命的主张和目的,但他已经开始强烈地感觉到人穷不是命,“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不平等社会一定要推翻。
1923年,外公二十岁,他离开家乡,到北洋军湘东第二师当兵。在那里,他过了三年旧军队生活,掌握了基本的军事技能。然而,旧军队兵匪勾连、欺压百姓、奸淫抢掠的龌龊风气以及巧取豪夺的发财之道。却与他劫富济贫、济世安邦的理想格格不入。与此同时,国民革命的高涨和湖南农民运动的蓬勃兴起,一次次令外公热血沸腾。
1926年5月,北伐军开始人湘,湖南沿途的党组织发动和领导党员和农民积极参加北伐。外公立即弃暗投明,加入到了革命队伍中。由于他既有文化又有军事本领,没几天就在国民革命军第八军当了一名班长,并有幸在攻占武昌时被编入黄公略的连队。年长外公五岁的黄公略是湖南湘乡人,他俩身上都有湖南人的机智和勇敢的特点,攻城时,他们一个身先士卒登高破城,一个冲锋陷阵大刀开路,一仗下来,各抒豪情,相见恨晚,从此结为志同道合的兄弟。黄公略曾在湖南陆军军官讲武堂学习过,见多识广,健谈善言,虽然这时他还不是共产党员,但其革命倾向却十分鲜明。外公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的很初了解,便是由黄公略启蒙的。
1927年,黄公略赴黄埔军校不错班军事科学习,年底参加张太雷、叶挺等人领导的广州暴动起义,而后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毕业后,黄公略任国民革命军独立第五师三团(任团长)随营学校校长,随后在第三团当三营营长,在官兵中宣传革命思想,潜心培养军事骨干。外公陈振亚就是他培养的对象之一。
蒋介石公开背叛革命后,湘江两岸一片腥风血雨。就在此时.我党领导的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相继发生,这一变化如霹雳震天,预示着我党与旧阵营有效决裂的急风暴雨即将到来。
1928年7月21日,黄公略率部参加了、滕代远等人领导的平江起义。起义胜利后的第二天,外公由黄公略介绍入党,并任红五军第四团五连连长。10月,红五军军委与湘鄂赣特委举行会议,决定将五军与各县游击队混编为五个纵队向井冈山进发.与爷爷和领导的红军会合。黄公略担任二纵队队长,外公升任二纵队六大队副大队长兼中队长。会后,红五军兵分两路,、滕代远率军部直属队和四、五纵队向南冲破敌人包围,前往井冈山寻找红四军,留下来的一、二、三纵队由黄公略统一指挥,担负起保卫和发展湘鄂赣根据地的任务。
1929年4月中旬,红五军二纵队同浙鄂赣边区部分赤卫队合编为湘鄂赣边区红军支队,下设三个纵队,外公任三纵队七大队队长,兼铜鼓、万载、高安地区临时游击总指挥。11月,红五军主力返回湘鄂赣边区,湘鄂赣边区支队重新编入红五军。
随着革命形势的迅速高涨。上级决定成立红六军并由红五军副军长黄公略担任军长,但此时不错指挥人才奇缺。为此,外公和其他几位将领被派往赣西南中心区东固参加红六军的组建工作。
1930年5月,红六军改为红三军,黄公略仍任军长。稍后,红三军与爷爷和领导的红四军组成了中国工农红军靠前军团。从此,外公跟随部队在、的直接指挥下进行作战。红三军积极扩大赣西南苏区,仅半年时间,就发展建立了东起南丰、西到永新、南达寻乌、北临峡江,囊括人口四百余万的大片红色根据地。
P3-5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