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漫画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闲读闲记
字数: 138千字
装帧: 精装
出版社: 中国大百科出版社
作者: 朱小棣
出版日期: 2020-01-01
商品条码: 9787520206266
版次: 1
开本: 32开
页数: 326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
¥45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内容简介
本书是美籍华裔作家朱小棣的书话随笔集,共分为“西窗闲话”和“闲读闲记”两部分。作者在文学、历史、传记、散文等类型的经典作品中发掘人生际遇、文艺体验、生活琐事等有意味、有趣味的片断,得到丰富的个人体会。一本小小的书话集中,作者随性阅读,随笔摘记,以独特的文笔和深刻的感悟,引导读者进入书中的世界。
目录
诗和远方(自序)1
西窗闲话001
穿透历史的迷雾002
“识其小”,“不苟且”009
打虎亲兄弟,笔耕若比邻015
童年的作家023
桨声灯影话自清032
失而复得福兮祸041
沙菲丁玲都是她048
百年过后看杨绛054
他从历史中走来060
尘埃落定看梅郎069
即兴判断,木也有心076
一盘“散”沙081
儒学分朝野,辅周有成无086
四口忆旧,燕园乐汤092
上海的王安忆097
陈丹燕的上海102
错过了与三毛活在同一时空111
终于有了碰上的缘分118
情人眼里出情人122
闲读拾梦128
闲读闲记133
重读余秋雨,再觅旧中华134
时势比人强,时势催人老141
启蒙尚未成功,改革仍需努力146
温故何必要知新153
不省心的老炮儿161
电影与文学的距离165
晓来看松几多高171
白说也要说《白说》176
石康的经验181
闲读拾穗188
世上最遥远的距离194
书“杂碎”199
熟悉的陌生207
语中画 域外音214
半句实话几句真222
连环画梦旧,痴女长成人228
有花如冰我不识236
接着说248
诗歌衔白话,散文断古今254
高考、爬藤与科举260
《品园》说“影”265
三国易品,九城难读270
闲说秋雨,醉看文明276
有缘千里未相会,相识何必曾相逢285
美国人的《美国故事》291
闲读与2016年美国总统竞选296
无巧不读书301
无畏的希望315
摘要
穿透历史的迷雾 人们常说,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其实,或许也可以说是人人都想打扮历史这位小姑娘。随着时代的变迁,打扮的方式和动机又会有很大的不同。所以那天当我在波士顿公立图书馆邂逅一本长江文艺出版社2010年出版的由周海婴主编、许广平撰写的《鲁迅回忆录》(手稿本),立刻下架借出,如获至宝,因为我想要看一看这久经风霜的历史,究竟还存留下多少件各色花衣。 周海婴主编的这个手稿本,顾名思义,应当是其母许广平原始的手稿,有别于当年出版时整理删改过的版本。编者主观上当然有正本清源的意思,所以将手稿中凡是和当年发表的版本不一致的地方,都一一注明了。更为难得的是,他还引入了朱正在《鲁迅回忆录正误》里指出的之前版本中谬误的相关内容。通过这样的比对,当能读出许许多多的意趣。 尽管海婴可能想要尽量展现手稿本与当年版本的异同,但作为读者的我,还是感受到作者已是非常积极主动地想要配合主流意识形态,并已尽量加人了对胡适、胡风、冯雪峰、林语堂等人的指责批判。更有意思的是,许广平在书中还总结出一个所谓“社会主义风格创作方法”的定义:“就是个人执笔,集体讨论、修改的创作方法”。虽然我们都熟悉那是后来所谓八个“样板戏”的创作法,但我还真不知道早在1959年就已经被她如此信奉并加以运用。 不过虽然她主观上是想要按照当时的认识标准去努力拔高鲁迅,强调鲁迅如何接受和坚持党的领导、是“党的一名小兵”,我从她的这本回忆录里却也还是读出了鲁迅先生许多本色真面目。更由于作者对鲁迅的真实感情,我能感受到许多场面的真实感人,而这些恰恰都是冷冰冰的研究文字所无法传递和保留的历史真情。 例如书中写到鲁迅和瞿秋白的见面与往来,那种一见如故、神交已久、惺惺相惜的感情,全都力透纸背,穿越时空,直达我心。书中还提到鲁迅日记里曾有记载。1932年12月9日瞿秋白夫妇来访并“赠海婴积铁成象玩具一合”。书里并且这样写道:瞿秋白“又料到自己随时会有不测,说‘留个纪念,让他大起来也知道有个何先生’(何先生是他来我家的称呼的话)”。虽是短短数语,却让我迅即体悟到当年革命者舍生忘死的高尚情怀与初心。 接下来的一个故事就更为生动有趣。书中说鲁迅“不但关心能见到的同志,就是远在苏区延安的,也一样使他怀念不止。曾经盛传过一个故事:就是鲁迅托人带了两只火腿到延安”,“听说到了西安,再也不能通过了,只好在西安的同志代表食了,但一剖割开来,里面却还有书信。下文如何,就到此为止了”。“带东西的不容易,鲁迅是晓得的”。书中还说,曾听讲盐被封锁,往往以棉袄浸泡浓盐水带入,所以,“如果能带到火腿,够多么妙呀!就希望在幻想之下变成现实,也不枉丹心一片吧!” 周海婴在这里还特地加上了一个注。“(注:《正误》认为此处三点有误:一、鲁迅当时送往陕北的火腿是一只而不是两只;二、火腿没有送到陕北的原因,是因为火腿好吃,被西安截留了;三、火腿夹带书信是莫须有的事,见277页)”。看到此处我不禁莞尔。火腿究竟是一只还是两只,真有那么重要么?夹带书信被判定是莫须有。弄清事实固然好,但若是这几项考据提早发现了三四十年,“”中那些当年在西安私下吃了火腿的人,可是要挨整被批斗的不轻呢。这一罪名是否也是莫须有呢? P2-5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