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国梆子·剧目卷

中国梆子·剧目卷

  • 字数: 259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河北教育出版社
  • 作者: 韩建
  • 出版日期: 2021-01-01
  • 商品条码: 9787554561249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84
  •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9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中国梆子》积极响应国家“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的号召,旨在通过介绍各地梆子艺术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艺术特色及创新、传播与传承现状等方面的内容,向社会介绍中国梆子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文化艺术形式,增强民族自豪感,坚定文化自信心。该书以较为生动的笔调追述梆子腔剧种的历史渊源,厘清发展脉络,展示艺术特色,宣传代表人物,全面展示梆子剧种的魅力和发展创新,使读者能够对梆子剧种有个透彻的理解和全面的了解。该书致力于雅俗共赏,以深厚的理论为支撑,以较强的可读性为传播手段,配以精彩的图片和现代化的多媒体介质,带给读者图文及声色的美好体验。 剧目卷从不同的角度介绍了各地梆子腔的经典剧目,比较了不同剧种的相同剧目,分析了剧种之间的剧目移植和学习过程,展现了梆子戏剧情背后所蕴含的价值观和伦理道德,弘扬了民族主流精神,启迪民智,移风易俗。
作者简介
刘祯,《中国梆子》主编,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学位委员会委员,梅兰芳纪念馆馆长、书记。主要从事戏剧史论及民族戏剧、宗教祭祀戏剧等方面的研究。著有《中国民间目连文化》《民间戏剧与戏曲史学论》《昆曲与文人文化》《梅兰芳与文化传播》等,承担了国家社科艺术学项目重点课题《全国戏曲剧种剧团现状调查》,担任国家重点课题《昆曲艺术大典》副总主编,为2018年度国家哲社艺术学重大项目“梅兰芳表演艺术体系及相关文献收集整理与研究”首席专家。 韩建,西安艺术研究所副研究员,从事戏剧理论研究及艺术创作评论工作。先后在《戏曲研究》《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当代戏剧》《新世纪剧坛》《湘江文艺评论》《中国演员》等刊物发表论文数十万字,曾获第五届中国“王国维戏曲论文奖”及第四届、第五届陕西省艺术节论文奖;创作小戏《戏·情》荣获陕西省小戏小品展演“优秀编剧奖”。曾应清华大学艺术教育中心、四川省文化厅剧目工作室等单位邀请,举办专题讲座或授课。
目录
目录(简) 引 言 第一章  社会生活、伦理道德的艺术载体 第一节  高扬爱国旗帜  宣传忠君思想 第二节  义以为上:对扶危济困、舍生取义的肯定 第三节  梆子戏中的“尽孝”与“忤逆” 第四节  不同阶级、不同形式的反抗 第五节  尊刘抑曹:传递“正统”思想的三国戏 第六节  对纯真爱情的礼赞 第二章  梆子戏舞台上的“启蒙”与“救亡” 第一节  西安易俗社创作剧目:启迪民智,移风易俗 第二节  对女性地位、命运的深刻认识与同情 第三节  解放区根据地的梆子戏舞台 第三章  历史题材剧目的整理、创作:突出唯物史观和人民性 第一节  推陈出新:对传统剧目进行整理改编 第二节  古为今用:历史题材剧目创作的价值体现 第三节  移植兄弟剧种优秀剧目 第四章  现代题材剧目:从“并举”到“样板” 第一节  宣教功能日益加强 第二节  中国戏曲史的“样板戏”时代 第三节  梆子戏舞台的后“样板戏”时代 第五章  走进新时代的梆子戏剧目建设 第一节  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形象被搬上梆子戏舞台 第二节  弱化道德评判  洞察心灵世界 第三节  倡导“主旋律”  坚持“多样化” 参考书目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