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发现死亡 从焦虑到超越

发现死亡 从焦虑到超越

  • 字数: 237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重庆大学出版社
  • 作者: 白福宝
  • 出版日期: 2022-01-01
  • 商品条码: 9787568930758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72
  •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5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如果死亡是人无法改变的结局,那么谈论它又有什么意义呢?实际上,死亡焦虑是普遍存在的,它源于人的孤独感、分离与丧失以及自我实现的焦虑,其表现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性欲化、攻击性、自杀、冒险行为、物质依赖、疑病症、惊恐症等。人创造了死亡,死亡反过来也创造了人。越是深入地思考死亡,越有助于我们从那些本不重要的事情中解脱出来,并过上一种更为真实、更有生机、更富创造力的生活。人是一种关系性存在,关系的视角和理念有助于我们转化死亡焦虑。我们越是不能放下以自我为中心的执念,就越不能从死亡焦虑中解脱出来。当我们能够体验到更大的存在,体验到自己与更大的存在的联结,有意识地建立身心的链接以及自身和世界的链接,我们就更容易寻得安身立命之道。
作者简介
白福宝,心理学博士,龙岩学院师范教育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家庭教育学、心理咨询与治疗。从事心理学研究、教学与实践工作十多年,拥有丰富的心理咨询与治疗经验。著有畅销书《我想和你好好的:给年轻人的亲密关系成长课》。
目录
前言
第一章焦虑死亡
第一节死亡焦虑的内涵
一、是焦虑而非恐惧
二、我们焦虑死亡什么
第二节死亡焦虑的特征
一、普遍性
二、内隐性
三、两面性
四、关系性
第三节死亡焦虑的背后
一、孤独感
二、分离与丧失
三、实现自我的焦虑
第四节死亡焦虑的防御
一、性欲化
二、攻击性
三、自杀
四、冒险行为
五、酒精依赖
六、疑病症
七、惊恐发作
第二章认识死亡
第一节死亡的特性
一、必然性
二、终结性
三、因果性
四、不可逆性
五、不确定性
第二节谁的死亡
一、他之死
二、你之死
三、我之死
第三节死亡的意义
一、由死观生
二、由生观死
第三章超越死亡
第一节死亡焦虑的纾解
一、建立信仰
二、繁衍后代
三、追求社会意义
四、“终活”与好死
第二节向死存在
一、我是谁
二、安全感
三、意义感
第三节自在之道
一、生命觉醒
二、接纳死亡焦虑
三、超越生死对立
四、生命是自足的
五、真正的自由
第四节于关系中永生
一、人是关系性存在
二、从“小我”到“大我”
后记
参考文献
摘要
     第一章 焦虑死亡 在死亡来临前,没有人能真正知道自己是否会惧怕它。 ——卡尔·罗杰斯 在成长过程中,随着自我意识的增强,个体开始体验到自己的有限,认识到死亡会无情地终结自己所拥有的一切。获得这种认知死亡的能力,可谓生而为人的重大事件,但也可能导致我们陷入“我会死”的焦虑不安中。大多数人在意识到自己总有一天会死之后,恐怕都无法摆脱对死亡的恐惧和焦虑。 一些进化心理学家认为,如果要追问人类的何种情绪最为古老,那么答案一定是恐惧;而在所有的恐惧当中,有一种恐惧最为恐怖,那就是死亡恐惧。2人类早期发展阶段的生存环境和生活条件十分恶劣,面临着各种天灾、人祸和猛兽的袭击,还要提防其他部落的偷袭,随时面临着不可预知的死亡威胁。不仅从肉体的变化上看,死亡是冰冷的,甚至是血腥的,而且从精神方面来看,它也是残酷的,让人阴阳相隔。 一些临终病人之所以忍受痛苦也要坚持治疗,除了有求生意志的努力之外,还因为对死亡有着强烈的恐惧。死亡是如此可怕,以至于我们一想到它,恐惧和焦虑就会自动袭来。死亡焦虑是人类生存处境的一部分。死亡的威胁无处不在,瘟疫、车祸、暴动、地震、安全事故等威胁生命安全的因素越来越多,人们更为频繁地感知到死亡的切实存在并由此引发焦虑。 在身处险境时的不安全感后面,在懦弱和压抑感后面,往往潜伏着基本的死亡焦虑。按照存在主义心理学的观点,几乎所有的焦虑都是由死亡焦虑延伸出来的,而各种自我防御机制最终也是为了应对死亡焦虑。每个人都有死亡焦虑,也都在以自己的方式应对死亡焦虑。由于生活经历和所处的社会环境各不相同,人们的死亡焦虑在类型和强度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怕死未必非男儿,不怕死的未必都是英雄。一个正直善良的人,清白无私地度过了自己的一生,临近死亡时可能由于焦虑而不知所措;一个自私邪恶的人,一生的大部分时间只追求享乐和私利,最后却可能毫无畏J瞑地和生命告别。 许多看似和死亡并没有多大关联的行为,却可能是人们发展出的各种否认、逃避和缓解死亡焦虑的方式,如酗酒、疯狂娱乐、痴迷性爱等。我们可以把这些行为看作人们应对死亡焦虑的权宜之计。但这些行为往往只是暂时释放人的紧张和焦虑,并没有真正解决问题。当一个行为被用来逃避、对抗焦虑时,它就容易失控,变得具有强迫性。可以认为,对于死亡的恐惧和焦虑永远存在于我们的精神活动之中,并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方式。 许多人不再直面自己的死,而是通过各种方式把死亡压抑到无意识之中。这样导致的一个问题是,人不再看见死的真意所在。不正视死亡焦虑,生命就会变成一场抵抗死亡的战斗,在抗拒死亡的过程中耗尽余生。 第一节 死亡焦虑的内涵 “我总是有害怕的感觉。我小时候胆小、害羞、敏感。我 现在既害怕衰老,又害怕死亡。我当然知道大家都会死,道理 虽懂,可就是平息不了这种恐惧。我参加过心理研究学会,参 加过多次的集会,读过一些大师论及死亡的书,但恐惧感还是 挥之不去。我接受过精神分析,但一点用都没有。这成了我的 大问题。我半夜里常会做噩梦以致惊醒,这些噩梦都和死亡有关。 非常奇怪,我就是恐惧死亡。我没有得神经衰弱,但总有一天 我会患上神经衰弱。我想方设法驱除这种恐惧,千方百计逃避它, 可是躲来躲去,到末了还是躲不过它。讨论轮回的演讲我已听 过好几次了,这些演讲愚蠢极了。我研究过佛教、印度教的经 典,但还是无法找到满意的答案。恐惧死亡,我不是表面上的, 而是内心深处害怕极了。”’ 求生是人的自然本能,死亡是我们最不愿意面对的。我们很难接受自己终究要从这个世界上消失的事实。恐惧和焦虑是人面对死亡时最常见的情绪反应。对死亡的恐惧是人类焦虑的根本来源之一。 我们尚未经历死亡就会产生死亡恐惧。威胁生命的事件都可能让我们意识到死亡的存在,进而触发我们的死亡焦虑。死亡焦虑是指对即将到来的或终将到来的死亡产生恐惧、焦虑、不解、不安等复杂的有意识的或无意识的心理状态。。在这种状态中,人意识到自己必有一死,随时可能会死,进而感到自己的渺小和脆弱,并且对此感到无能为力。 P13-15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