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国电影理论体系建构·电影美学 第九届全国电影学青年学者论坛论文集

中国电影理论体系建构·电影美学 第九届全国电影学青年学者论坛论文集

  • 字数: 34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3-11-01
  • 商品条码: 9787507854114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76
  • 出版年份: 2023
定价:¥7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构建中国电影理论新高度,探寻电影美学新境界。探索新时代、新电影、新理论,为建构中国电影理论体系提供助力。
内容简介
第九届全国电影学青年学者论坛由北京电影学院主办,本文集是对参与论坛的优秀论文的汇总,展示论坛优秀研究成果。本次论坛主要有两个论题:“ 新时代中国电影理论体系建构”和“重回本体——电影美学与新技术挑战”。本文集从众多论文中评选出22篇,展现了青年电影学生和学者对于电影理论及实践方面的研究和思考。
作者简介
王海洲,电影学博士,北京电影学院教授、研究生院院长、图书馆馆长,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首席专家。现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全国艺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指委委员兼戏剧与影视分委会召集人;国家一级学会中国高校影视学会副会长兼影视史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曾荣获北京市教育创新标兵、北京市长城学者、北京市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等荣誉称号。英文学术期刊 Journal of Chinese film studies(《中国电影研究》)主编、《当代动画》主编。个人专著《想象中国:20世纪80年代中国电影研究》曾荣获第8届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该书英文版 Imagined China: Research on Chinese Films in the 1980s 在2022年由Routledge出版社出版。专著《中国电影110年(1905—2015)》荣获中国高校影视学会第十一届“学会奖”著作类一等奖、中国文联“啄木鸟”杯2018年度中国文艺评论著作类优秀作品,该书入选2022年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推荐书目。
目录
理论旅行与话语生产:再探20世纪80年代西方电影理论在中国的传播 杨 洲/001
象形文字与叙事意象:“中国电影叙事学”的必要性与可能性探索 杜若飞/012
“想象世界”的内与外:幻想类电影的想象力消费实践 李 卉/031
局限与偏差:电影符号学的中国观念史及问题辨析崔久成/043
“去依附”:论中国电影理论的外生动力与内在机制 陈 昊/057
“伤痕”文艺的媒介共同体:以《枫》的“小说—连环画—电影”文本链为核心 张小迪/070
建构“中国导演史”:从新时期初期电影的三个核心问题出发 王 垚/090
作为诗性的生成机制:影像历史诗学转义修辞的内在 肌理与价值取向杨 鹏/107
祛魅为何与“降维”回望:重思电影索引性 玄莉群/125
跃向光滑空间:“灵韵”凋敝后的影像入侵与距离重构 陈可馨/140
数字时代重回本体:新现实主义电影的启示 张 引/158
分裂的视觉经验与电影观众的诞生:论电影媒介考古视域下的观众谱系及其主体困境 侯东晓/172
从计算人文到计算电影:AI时代电影研究的新范式 薄一航/195
从“贫乏影像”到“权力影像”:AI算法时代的影像政治 周厚翼/212
电影的观看范式:从被动的集体欢腾到具身的触感视觉 曹敬波/235
数字时代的“后迷影” 赖荟如/250
VR电影观影主体的意识和身体关系研究 李雪莉/267
人工智能语境下电影艺术的美学变化与文化症候 何昶成/283
后电影:复古未来主义的进路 王淞可/297
游戏引擎技术与电影虚拟影像创作新机制 薛精华/311
“神经—影像”电影批评方法与理论维度 章文哲/323
创伤与电影:一种时间角度的考察 李 飞/338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