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李世民的奋斗(下)

李世民的奋斗(下)

  • 字数: 280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作者: 汤浩方
  • 出版日期: 2015-01-01
  • 商品条码: 9787549559534
  • 版次: 1
  • 开本: 其他
  • 页数: 0
  • 出版年份: 2015
定价:¥3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作者汤浩方自幼酷爱历史,潜心研究历史多年,虽历经磨难,然愈挫愈勇,始终不曾放弃!本书是作者隋唐史研究的集大成之作,所有史料均来自《新唐书》《旧唐书》《资治通鉴》《册府元龟》《太平御览》《唐会要》《通鉴考异》《贞观政要》等数十种相关文献典籍与敦煌文献、各类出土墓志以及碑文等,作者以极其严谨的态度,极具特色的语言和有目共睹的诚意,终将这部大作呈现于世。
翻开《李世民的奋斗》,你将真正领略到李世民的雄才伟略和文治武功,真正感受到他的手段与谋略,他的痛苦与陕乐。这是一本你绝对没有看过的李世民,它是1363年来,最真实、优选看、史料最全的李世民全传,也是国内首部全景式讲述千古一帝李世民创业、夺权与奋斗的传奇一生的经典之作!
关于李世民,你又真正了解多少呢?他为什么要在危难时刻铤而走险发动玄武门之变?为什么能够在决定唐朝命运的决战中面对重重困境一举击败两大巨头王世充与窦建德?为什么要执意出征导致隋朝灭亡,凶猛彪悍的高句丽?为什么要突然废黜已做了十八年太子、自己极其宠爱的李承乾?为什么要立懦弱的、与自己妃子武则天还有暖昧关系的李治为最后接班人?等等这些谜团,本书将为你一一解开。打开这本书,你将发现一个全新的世界……
《李世民的奋斗(下)》为此书的下册。
作者简介
汤浩方,字崇颐,有名青年作家,诗人,电影编剧,生于20世纪80年代,酷爱中国传统文化,对历史深有研究,并有独到见解,致力于中国优秀古典文化的传承与传播,被誉为“80后写史第一人”和“文学天才”。
主要作品有:小说:《梧桐树》、《星空》、《苦难人生》、《风筝》、《红情绿意》、《老无所养》、《白色的蝴蝶结》、《山腰上的映山红》等。历史:《三国是怎样炼成的》、《唐朝为什么这样红》、《精忠报国说岳飞》、《民族英雄文天祥》、《抗日英雄戚继光》、《李世民的奋斗》、《刘邦的奋斗》、《朱元璋的奋斗》、《权力超人张居正》以及帝王系列、官场系列、英雄系列和其他人物传记系列等。影视:《康桥之恋》、《玄武门之变》、《赤壁之战》、《唐太宗李世民》、《唐朝》、《三国》系列等。
目录
第一章 个性人生
第二章 灭高昌
第三章 魏征
第四章 太子谋反
第五章 征高句丽(上)
第六章 征高句丽(下)
第七章 四大冤案
第八章 击灭薛延陀
第九章 西域大战
第十章 巨星陨落
摘要
    贞观十二年(公元638年),唐朝发生了一起重大的政治事件,这就是李世民修订《氏族志》。不就修一本书吗,有什么大惊小怪的?
     不要小看这本书,那可是小中见大的重量级大事,因为唐朝的统治阶层本来是以关陇贵族为主,加上山东、江南士族以及部分庶族豪强,正是在这些“股东”的大力支持下,唐朝才得以迅速建立。为了中央集权的巩固和社会秩序的稳定,李世民除了在政治、经济以及军事上有所作为,还十分注重协调统治集团内部错综复杂的关系,而《氏族志》的修订,便被视为其中的一个重大历史事件。
     氏族,就是士族,而在唐初有“权威认证”的士族,都是从魏晋南北朝时期遗留下来的旧士族,这些到底是什么玩意儿?这里有必要简述一下他们的“光辉历程”。
     士族在东汉时期开始崛起,源于他们强大的经济实力,发展到后来,要想做官,都要先看你的门第出身,只要有士族的牌牌在手,绝对优先考虑。魏晋时期,政治上出现九品中正制,更让士族特权接近制度化,成为所谓的门阀,门阀以外的称为庶族。两者不但政治地位悬殊,社会地位也相差十万八千里。甚至不能通婚,连生活习俗都有严格。
     后来经过一系列的战乱,士族遭受很大打击,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士族的品牌价值依然不容小觑。唐初时期,他们仍然是人们心目中的贵族,拥有非常高的社会地位和声望,连李唐皇室在这方面都要稍逊一筹。正是拥有这些资本,山东士族便以自己门第高贵而高高在上,甚至在通婚这个问题上,都不把皇室放在眼里。李渊早就对此耿耿于怀,公开批评他们妄自尊大;而李世民更是对他们借其他家族想“攀高枝”的心理而敲一笔聘礼的卖婚行为非常不满,指责这是挂羊头卖狗肉。为了提高李唐新贵们的社会地位,巩固政权,李世民下令进行士族大普查,统一全国谱牒,为什么一定要干这事?主要有三方面的考虑:
     一、刊正姓氏,对全国的士族身份进行重新认定。
     二、考其真伪,打击冒充士族的“假冒产品”。这是一个细致活,要进行严格的“审计”和考证,其主要方法就是‘‘质诸史籍”,就是说找历史根据,追查先世身份。
     三、褒忠贬奸。其实就是对拥护李唐王朝的进行褒奖,而反对的便打击了。这是基于维护政权的现实利益考量,因为在古代,宣扬忠君思想才能更好地维护其统治――支持我就是忠,反对的自然就是奸了。
     由此可见,李世民修订《氏族志》,其最终目的就是重新确立封建等级,构建一个忠于李唐王朝稳固的统治集团,带有明显的政治目的。
     在贞观六年(公元632年)时,他就下令以吏部尚书高士廉为首,联合御史大夫韦挺、礼部侍郎令狐德蕖(音fen)、中书侍郎岑文本负责这项工作。经过几年的艰苦努力,《氏族志》终于在贞观十二年(公元638年)完成初稿,进呈御前。
     李世民看后,却大为不满,要求重修。
     原来这个《氏族志》不符合他的心意。高士廉等人虽然对全国各地的族姓和谱牒非常熟悉,但门阀观念依然很重,依照传统按郡望高低定等级,将崔民干列为第一等,这就是所谓的“尚姓原则”。而李世民呢,他要求“尚官原则”,即不管以前的规矩,另起炉灶,以今日的官爵高下作为新标准,其目的就是“欲崇重今朝冠冕”,意思很明白,重新确立当朝高层人士的社会地位。
     其实当初李世民有过暗示,只是没有明说,无奈高士廉领悟力不高,搞出这么一个本本,也怪不得李世民要质问为什么仍把崔氏放在第一等了。道理很简单,我这个皇帝往哪里放?本来叫你们重修,就是要制定新规则,最后却弄出这么个玩意来糊弄人,那就只有重来了。
     没办法,高士廉他们只好“回炉重炼”。
     P1-3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