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黎东方讲史之续:细说隋唐

黎东方讲史之续:细说隋唐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 作者: 赵剑敏 著
  • 出版日期: 2019-06-01
  • 商品条码: 9787208158016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567
  • 出版年份: 2019
定价:¥7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以讲史形式阐述自隋文帝建立隋朝至宋太祖统一五代十国建立宋朝之间的历史。
作者简介
赵剑敏,上海大学教授,中国唐史学会会员、中国武则天研究会副会长、竹林七贤研究会顾问。长期研究中国历史、中国文化、中国历史人物、中国古代典章制度、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等。著有《盛世魂》《竹林七贤》《细说隋唐》《五代史》《远去的牧歌》《细说后妃》《大唐玄宗时代》《大三国》等。
目录
出版说明
《细说秦汉》《细说两晋南北朝》《细说隋唐》《细说宋朝》序言
自序
一 再现大一统
二 隋文帝
三 独孤皇后
四 隋初功臣
五 高颍
六 韩擒虎、贺若弼
七 李德林
八 史万岁
九 洗夫人
一○ 大索貌阅、输籍法
一一 杨素
一二 嫡长制的变通
一三 雄心大欲的隋炀帝
一四 突厥问题
一五 大运河
一六 征高丽
一七 隋末大起义
一八 杨玄感事变
一九 宇文化及
二○ 王世充
二一 瓦岗寨
二二 窦建德
二三 杜伏威、辅公柘
二四 李渊从太原起兵
二五 唐朝的建立与统一
二六 裴寂
二七 刘文静
二八 玄武门之变
二九 古今独步的唐太宗
三○ 房玄龄、杜如晦
三一 魏徵、王?
三二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
三三 贞观之治
三四 玄奘取经
三五 松赞干布、文成公主
三六 药王孙思邈
三七 唐高宗
三八 女皇武则天
三九 狄仁杰
四○ 许敬宗、李义府
四一 来俊臣、周兴
四二 唐中宗、韦后一
四三 唐睿宗、太平公主
四四 史才刘知几
四五 千古奇帝唐玄宗
四六 姚崇、宋?
四七 开天盛世
四八 张九龄
四九 李林甫
五○ 高力士
五一 杨贵妃
五二 僧一行
五三 诗仙李白
五四 诗圣杜甫
五五 安史之乱
五六 张巡、许远
五七 人如其字的颜真卿
五八 唐肃宗
五九 李泌
六○ 郭子仪、李光弼
六一 唐代宗
六二 唐德宗
六三 理财家刘晏
六四 杨炎与二税法
六五 卢杞
六六 陆贽
六七 唐顺宗与永贞革新
六八 刘禹锡、柳宗元
六九 中兴之主唐宪宗
七○ 裴度
七一 李想
七二 韩愈
七三 自居易
七四 唐穆宗
七五 唐敬宗
七六 唐文宗与甘露之变
七七 唐武宗与会昌毁佛
七八 小太宗唐宣宗
七九 牛李党争
八○ 唐懿宗
八一 裘甫起义
八二 庞勋起义
八三 唐僖宗
八四 黄巢起义
八五 唐昭宗与唐朝灭亡
八六 三省六部
八七 地方官制
八八 学校
八九 科举考试
九○ 山河的裂变
九一 后梁
九二 后唐
九三 后晋
九四 后汉
九五 后周
九六 吴
九七 南唐
九八 前蜀
九九 后蜀
一○○ 南汉
一○一 楚
一○二 吴越
一○三 闽
一○四 荆南
一○五 北汉
一○六 敬翔
一○七 周德威
一○八 桑维翰
一○九 史弘肇
一一○ 王朴
一一一 冯道
一一二 罗隐
一一三 李煜
摘要
    一 再现大一统
     中华民族之所以能长达数千年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国之所以能成为四大文明古国中硕果仅存的国家,其根本在于有着凝合力极强的文化道统,在于这个文化道统派生出来的大一统的国家观。这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国家观,由此,中西方的历史学家在研究统一问题时,都给予了高度的重视,非但是重视,且作为经典的现象来加以阐述。
     中国的大一统,是一种理念,一种颠扑不破的理念,一种为天灾人祸所不能摧毁的理念,一种高于民族其他利益的理念。
     中国大一统的实际形式,在历史进程中并非一而贯之。由于政治、经济、民族等多种交会的因素,常常使统一的国家陷入分裂的状态,陷入军阀、政客割地为王、各自为政的状态。然而,深植人心的统一观念一直蛰伏着,犹如山火过后的野草,一旦春风化雨,便会破土而出,恢复盎然的生机,重新缔造大一统的国家。
     统一,分裂,相互交替,是事实。
     统一终究战胜分裂,终究是主流,那更是事实。
     故而,罗贯中在《三国演义》的开篇中,将中国国家状态的演进,用了极为简练的八个字来总结,叫做:“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英国史学泰斗汤因比,用历史哲学的语言,论述统一国家的第三特征是:“它们是一种‘集合’的表现――而且是一种特别显著的集合的表现;它是在一个解体过程中以一连串的‘分散――集合――再分散’表现出来的;当人们对一个混乱时期屡次三番想遏阻它,但总是遭到失败,眼看着局面每况愈下,但是最后看见有一个统一国家成功地建立起来,总算着混乱的发展时,那些能及身见到这种局面的一代人是多么的向往和感激啊!”(《历史研究》)
     两种语言,叙述的是同样的事实。
     若用浪峰与波谷来比喻,统一便是浪峰,分裂便是波谷,我们现在将要说的,就是南北朝的波谷向隋朝的浪峰推进的历史阶段,换言之,就是继战国末、三国末之后又一次从分裂走向统一的进程。
     东汉政治糜烂,激起了社会大动荡,引出了群雄逐鹿,逐鹿的结果是魏、蜀、吴鼎足三分,最终三家归晋。建立统一大业的西晋是短暂的,由门阀大族垄断政权造成的弊端,清谈所带来的务虚风气,皇族内部争权夺利的八王之乱,使西晋陷入比东汉末更为混乱的境地,不久政权便为匈奴族的刘氏军事武装所消灭。
     西晋的消亡,使全国在整体上分裂为南北两大板块。
     北方拉开了各族大争战的帷幕,其以匈奴、羯、鲜卑、氐、羌五个少数民族为主体。加上汉族,前后成立了十六国。后来,鲜卑族拓跋氏建立的北魏统一了北方。然而,好景不长,相继爆发了各族大起义,在起义中崛起的高欢、宇文泰两大军事集团,将北魏分割为东魏、西魏。随之,高氏、宇文氏又分别对东魏、西魏取而代之,建立了北齐、北周。北周灭掉北齐,再度统一北方。 南方为东迁的晋室残余力量所占据,重组了东晋政权。东晋虽拥有半壁江山,然并不稳定,外受北方威胁,内受军阀威胁,在风雨飘摇中终结。在东晋之后,是宋、齐、梁、陈四朝相继而立。
     如此南北对峙的局面,史称南北朝。
     从西晋的消亡,到南北朝的结束,分裂的时间长达两个半世纪之久。
     分久必合,这次合,是由杨坚所创立的隋朝来完成的。
     杨坚出自北周,隋朝脱胎于北周。
     杨坚的父亲杨忠是早年追随宇文泰的功臣,在北周立国后,论功行赏,晋升为大将军,并成为掌握政权的关陇集团的核心成员,被赐姓普六茹氏,爵封隋国公。
     杨坚小名叫那罗延,凭着家庭的显赫背景,凭着自己出众的才干,轻而易举地获得了一系列的高官要职,在父亲过世后,袭封隋国公。尤为重要的是,他以政治联姻的方式,多角度地直接与皇帝成了姻亲:他的妻子是鲜卑大贵族独孤信的七女,而妻姊、独孤信的四女是周明帝的皇后,由此和周明帝成了连襟;他的女儿杨丽华是周宣帝的皇后,由此他又成了国丈。隆盛的地位,特殊的关系,高超的才干,廉洁的作风,再对比北周诸帝荒淫平庸的形象,长足地提高了杨坚的政治声望,在汉、鲜卑实力人物的支持下,营造了以他为首的势力集团。当年仅八岁的周静帝――北周的末代皇帝――上台后,他取得了总揽军政的辅弼大权,成为能摆布皇帝的大权臣。
     P1-3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