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国戏剧史新论

中国戏剧史新论

  • 字数: 787千字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 作者: 中国古代戏曲学会 编
  • 出版日期: 2016-07-01
  • 商品条码: 978720813621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883
  • 出版年份: 2016
定价:¥14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2014年中国戏剧史靠前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古代戏曲学会年会于中山大学落下帷幕。本次会议有来自中国及美国、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的180多为学者参加,共提交138篇论文,是近二十年来规模很大的中国戏剧史靠前学术研讨会。会议的论文主题主要围绕戏曲文献的搜集整理与考证、戏剧形态研究、演剧史研究、地方戏及俗曲研究、戏曲民俗及生态研究等多个方面,反思旧问题,探索新问题,学术争鸣氛围浓厚,体现出开阔的研究视野和敏锐的问题意识,代表了戏曲研究学界的较高水平。为更全面地呈现本次学术研讨会的成果,中国古代戏曲学会委托中山大学与上海戏剧学院共同组成编委会,遴选很好会议论文,编辑出版本论文集,以期与学界同仁交流。
作者简介
中国古代戏曲学会,成立于1985年4月。学会的宗旨是:以马思主义为指导,团结、组织和联系全国的中国古代戏曲研究工作者、教学工作者及古代戏曲整理与出版工作者,开展多种活动,推动和发展中国古代戏曲学术研究,为繁荣社会主义戏曲艺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做出贡献。
学会首任会长王季思先生、赵景深先生,副会长徐朔方、邓绍基、章培恒、胡世厚先生。聘请王昆仑、任中敏、孙楷第、吴晓铃、张庚、钱南扬、郭汉成先生为顾问。
目录
中国戏剧史
戏剧文学产生于孤魂祭祀之说/田仲一成
戏曲写作与戏曲体演变――古代戏曲史一个冷视角探论/李昌集
《宋元戏曲史》百年祭――王国维中国戏剧起源于巫觋说发微/康保成
中国古代社会的游戏精神与戏剧/李昌淑
明初教坊制度考略/李舜华陈惠卿
明杂剧风格论/徐子方
戏曲歌乐雅俗的两大类型――诗赞系板腔体与词曲系曲牌体/曾永义施德玉
中外戏剧交流与比较
明清册封使记录的琉球演剧/叶长海
西方戏剧的角色类型与中国戏曲的脚色行当/陈世雄
德国巴伐利亚图书馆藏《合璧西厢》考述/孙书磊
日本江户时代的中国戏曲学习――《水浒记》《蜃中楼》《琵琶记》的日译本/冈崎由美
滨一卫所见1930年代中国戏剧――一个开拓表演史研究的日本学者/中里见敬
戏剧文学与文献
金代的神庙舞台碑记/薛瑞兆
元杂剧――版本与翻译/[美]伊维德
元明清戏曲作品与《说岳全传》的形成/邓骏捷
论嘉靖本《荔镜记》/赵山林赵婷婷
论明刊《西厢记》文本体制的传奇化/陈旭耀
戏曲凡例与明清戏曲流变/陈维昭
尤侗《钧天乐》传奇与明末才子汤传楹/杜桂萍
冯小青其人真伪考述/徐永明
清代诗词中散见戏曲史料的学术价值――《清代散见戏曲史料汇编(诗词卷·初编)》导论/赵兴勤
戏剧表演
“副净色发乔”辨正/杨秋红
嘉庆二十四年清宫内廷承应情况初探/徐巧越
雅部衰落与“不完整的戏剧性”的关系/董上德
古代剧本与表演关系探论/戚世隽
名实之辨――对梅兰芳“‘移步’而不换形…说的时代解读/张一帆
从“风搅雪”现象看戏剧发展/龙赛州
表演重塑:台湾“莎戏曲”演员的身体异化/陈芳
藏、汉戏曲表演艺术特征之比较/谢真元
戏剧民俗与文化生态
福建宋杂剧与道教科仪关系考――以朱坂丰场仪式的作场戏为例/叶明生
神性、俗性及其互动共生――关于传统戏剧生存机制的几点思考/宋俊华
秧歌之特性/郑元祉
文人与民间视域中的“柳毅传书”――以恩施傩愿戏《青家庄》为个案/田兴国
“抬故事”考察及其戏剧史意义探讨/李志云
蝗灾与戏剧/彭恒礼
从南派艺术看粤剧的地方性传统/倪彩霞
论闽台歌仔戏的“捡戏”传统/潘培忠
试论中国影戏的戏剧化进程――以“三国”题材影戏为例/卜亚丽
编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