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论争与批判:意识形态规训下的中国电影批评(1949~1979)

论争与批判:意识形态规训下的中国电影批评(1949~1979)

  • 字数: 226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 作者: 郭学军
  • 出版日期: 2023-09-01
  • 商品条码: 9787208149045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312
  • 出版年份: 2023
定价:¥4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论述的是新中国成立到“”结束之后,20世纪进入80年代前,意识形态规训下的电影批评。本时期的中国电影批评整体上呈现为国家意识形态机器的组成部分。其政治权力对电影批评的强力介入,表现出极为鲜明的意识形态规训特性。同时,此阶段中国电影批评的基本形态与当时的冷战政治格局、执政党争取文化领导权的“革命后”语境的形成相关。随着政治语境的不断“左”倾,电影批评和电影创作均以实现国家现代化的政治主张为专享标准。本书从电影论争和电影批判的维度对新中国成立后三十年的中国电影批评思潮进行集中论述。
目录
总序 曲春景
引言
一、意识形态规训:中国电影批评(1949—1979)的基本主题
二、从文化霸权到现代化:中国电影批评(1949—1979)的深层逻辑
三、各章的内容提要

第一章 批判运动中的电影批评
第一节合力促成一元化批评格局
一、实用传统与电影批评的现实功利性
二、政治领导层的意识形态要求
三、《讲话》强力规训文艺思想
第二节政治强力介入《武训传》批评
一、从“口碑载道”到“思想反动”
二、从政治批评到权力批评
三、难得的“异质”声音
四、批评的后果及其政治逻辑
第三节纳入动员—改造系统的电影批评
一、从电影批评到政治讨伐
二、对艺术性纪录片的解读
三、权力批评引发“拔白旗”电影批评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以意识形态为导向的电影本体批评
第一节关于电影剧作规范的论争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