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为未知而教,为未来而学 2

为未知而教,为未来而学 2

  • 字数: 213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纺织出版社有限公司
  • 作者: (加)戴维·珀金斯
  • 出版日期: 2021-03-01
  • 商品条码: 978751808360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56
  •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79.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 哈佛教育大师、“零点项目”创始人之一戴维·珀金斯继《为未知而教,为未来而学》后又一畅销之作! ● 对学习者来说,本书提出一套理想的学习路径。应对新知,快速上手;应用已知,灵活迁移;面对未知,迅速入门,有效突破。 ● 对教育者来说,本书给你一套教学方法,确保让学生的大部分学习时间都用在应对核心目标上,避免大量无效的复习、练习。 ● 湛庐文化出品。
内容简介
在《为未知而教,为未来而学2》中,哈佛大学知名教授戴维·珀金斯提出了一套理想的学习路径——全局学习法。利用全局学习法的7条原则,你可以应对新知,快速上手;应用已知,灵活迁移;面对未知,迅速入门,有效突破,更适合解决复杂问题。他以学打棒球为比喻,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教学实例,提出了学习中两种常见问题:要素病(即低效学习)和理解病(即无效学习)。教师如果能引导学生学习“全局游戏”,而非某学科的若干孤立要素,则任何年级、任何科目的教学都可以做得更有成效。
全局学习法是综合了学习、教育领域前沿研究的一套学习理论,运用7大原则,从整体到局部,先见森林,再见树木。对学习者来说,本书提供了一套学习思路、框架,比其他学习方法更容易上手,让你在走出学校之后,还能运用已经学到的知识应对复杂问题,以及生活和工作中各种未知的伏击。对教育者来说,本书给你一套教学方法,确保让学生的大部分学习时间都用在应对核心目标上,避免大量无效的复习、练习。
作者简介

戴维·珀金斯,哈佛大学教育研究生院资深教授,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国际思维协会组织委员会常委,全球教育界知名演讲家和顾问。哈佛大学“零点项目”的创始人之一,与霍华德·加德纳一起,作为“零点项目”的负责人共同工作超过25年。从最初成立至今,50年来,“零点项目”致力于研究智力、理解、思考、创意与人类的学习等相关议题,吸引了来自全球近20个国家和地区的研究者、老师,尤其是美国诸多专业人士、国际学校的教师等参与其中,并定期举办研讨会和工作坊,推广研究成果。曾在美国、澳大利亚、荷兰、瑞典、南非、以色列、中国等国家研发和讲授过关于思维的教育计划和方法。

目录

引言如何为未来而学——全局学习/001
第1章玩全局游戏,建立门槛体验/023
什么是全局游戏/026
好的全局游戏有哪几种/030
从初级版游戏开始/035
有针对性的全局游戏更有价值/041
保持游戏运转至关重要/043
为理解而游戏/046
第2章要学就学有意义的/053
学习值得学的内容/057
挑选值得学的内容/059
利用开头吸引学习兴趣/063
利用理解增强学习动力/065
利用期望建立学习自信/068
利用选择激发学习热情/072
设计挑战和充满想象力的认知工具/076
第3章解析难点,再刻意练习/083
对难点的关注常常不够或者不对/085
欣然接受难点部分/088
通过普遍困扰预见难点/094
建立一种难点理论/105
从练习到练习曲/109
第4章学习迁移,建立丰富且可扩展的技能库/113
什么是学习迁移/116
大部分的学习迁移都失败了/120
成功的学习迁移可以通过引导实现/124
如何引导迁移/129
输入型迁移/132
充分利用迁移/134
第5章掌握隐藏游戏,跨入新的门槛/139
隐藏的策略游戏/143
隐藏的因果关系游戏/147
隐藏的探究游戏/153
隐藏的权力游戏/161
游戏是如何隐藏的/164
第6章结伴学习,强化解决问题的能力/177
学习的社会观/181
结对解决问题/184
工作室学习/187
实践社区/190
跨年龄辅导教学/195
小组学习/198
第7章学会学习,主动管理自己的学习/203
驾驶员学习文化/206
乘客学习文化/208
做自主型驾驶员/211
如何教育自主型驾驶员/216
学会学习是为了持续学习/221
后记学习的未来/225
致谢/239
注释及参考文献/242
 

摘要

     远方地平线上的山看起来很小,但当你接近它的时候,它就会变得很高大。这就是我写博士毕业论文时的经历。从远处看,这座山似乎并不那么可怕,但当我来到山脚下时,我一下子不知道该如何攀登它了。 我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读的本科,专业是数学。本科毕业后,我继续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并对用数学方法研究人工智能产生了兴趣。人工智能研究的是如何让计算机进行智能活动,比如下棋、证明数学定理,或者控制机器人做有趣和具有挑战性的事情。我在人工智能方面的工作激发了我对人类思维和学习的兴趣。读完博士后,我进入了认知心理学和教育学领域。进入这些领域其实另有原因。现在,你可以想象我站在博士毕业化又的山脚下,思考着要对人工智能做什么样的研究。 写论文的关键在于发现问题。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不同。简单地说。解决问题是指,在问题本身很清晰时,处理好它的一种艺术或技巧。有时问题掌现在~本书中,有时它们存在于日常的需求中。无论它们来自哪里,它们竺竺存在,我们深挖它们,尝试解决它们。容易界定的问题并不意味着容易例如,在托马斯。爱迪生最终实现用电力高效照明之前,这一问题已经被一些发明家认识到并研究过一段时间了:像费马大定理这样的经典数学猜想,在被解决之前,也已经以非常明确的形式存在了好几个世纪。 但发现问题是另外一回事。发现问题首先意味着要弄清楚问题是什么。它还包括如何很好地表述问题,使问题易于理解。通常在试图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需要重新定义问题,因为人们会怀疑自己可能一开始没有在解决适当的问题。 对于我的论文.难就难在发现问题。我真的不知道如何找到好的选题。我在解决问题方面很有能力。甚至很有创造力.拥有丰富的技术知识,但发现问题是与此不同的另一个方面。 我在想.为什么会有“高山现象”?我仔细想了想我在麻省理工学院的本科和研究生经历,发现了一件令我吃惊的事情,伴随我至今:在技术课程中,我除了解决问题以外几乎什么都没做。我一直以来都很成功,但这些问题都来自教材或老师。我从来没有做过像项目或开放式调查这样的事情。不可避免的结果是:我有很强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几乎没有发现问题的能力。 我在文科方面的经历非常不同。与你心目中的理工院校形象相反。麻省理工学院在文学、哲学、音乐和其他领域都很强。有不少教授。我充分发展自己在文科上的兴趣.选修了各种不同的课程。在这些领域里,我意识到发现问题是惯例。一门课程的主要作业通常是一篇或两篇论文。主题的范围非常大。我不得不经常问自己什么样的问题值得去研究,我是否能够提出一个好的论点。到哪儿能找到相关的资源,以及如何将它们组合成有说服力的陈述。 P24-25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