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寻找穿越牛熊的股市投资策略

寻找穿越牛熊的股市投资策略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上海远东出版社
  • 作者: 黄凡
  • 出版日期: 2019-04-01
  • 商品条码: 9787547611449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12
  • 出版年份: 2019
定价:¥5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从业20余年的知名资产管理专家、银行高管     冷静剖析A股投资者不赚钱的N个真相     揭秘股民视而不见的投资真谛     打造极简投资术,轻松打败股神成绩单     本书作者版税将全部捐赠给贫困儿童
内容简介
首先为读者确立正确的理财观与合理期待值,并全面介绍了股市、楼市、债券、黄金、外汇,以及保险等各种主流理财产品。作者继而重点探讨了理财过程中的心态、策略,提出了“淡定,才能富足”的观点,强调理财本应轻松幸福,致力于大概率的小成功。最后,作者结合婚姻和移民,对财富的继承、转移提出了全面的规划建议。
作者简介
黄凡,现任宁波银行私人银行部总经理。     加拿大萨斯喀切温大学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持特许金融分析师(CFA)、注册理财师(CFP)、注册会计师(加拿大CPA)等证书。     加入金融界前,于广州大学从事经济管理方向的教学和研究工作长达五年。20世纪90年代后期在广州本地券商和证券交易服务中心任职多年,为中国证券市场第一代的投资经理。后在加拿大帝国商业银行任职私人投资经理和资深投资顾问职位。2007年回国后任汇丰银行广州支行行长。2007年10月至2016年7月全面负责德意志银行中国区的私人财富管理业务。     为《钱经》、《福布斯》(中文版)、《金融时报》(中文版)等杂志的专栏作者,著有《淡定,才能富足》一书。
目录
推荐序1 推荐序2 推荐序3 自序 第一辑 看懂A股特色 第二辑 股市众生相 第三辑 如何应对A股的牛短熊长 第四辑 A股靠谱赢利法则 第五辑 价值投资真的不适合A股吗 第六辑 淡定才是王道 第七辑 下一轮牛市何时来 第八辑 A股之外的投资天地 第九辑 理财碎碎念 结语 后记
摘要
    2015年4月至5月间,由监管者发起,经杠杆帮忙撬动的A股“水牛市”渐入高潮,多数人微信朋友圈的热门话题就是推荐股票。在以新投资者为主的“菜鸟”群体主导的市场中,让人啼笑皆非的怪现象屡见不鲜。
     一些网上流传的小故事摘录如下:
     故事一:骰子选股的小尚。看到同事炒股收益丰厚,小尚年前就动了进场的心思,但对于股票投资,小尚实在了解有限。在如何选股上,小尚选择掷6次骰子,拼出来的数字如果是股票的代码,他就买进去,然后等涨了再卖。
     故事二:看日子选股的刘哥。刘哥是看日子选股,比如这天是空仓的,刘哥便会看看今天是什么日期,如果那天是3月28日,他就会根据日期拼出600328、300328、000328(空号)三个股票代码,最终选择在3月30日买进了“300328”。
     故事三:抛硬币决定的小志。最让小志难以决定的是要持仓留守还是落袋为安。为了解决这个难题,小志采取了一个最简单的方式――抛硬币,如果正面朝上就持仓留守,如果反面朝上就落袋为安。
     故事四:股民打电话请证券分析师推荐股票。证券分析师烦了:“别问我股市了!除了股市,我们还有诗和远方……”股民:“‘诗和远方’是哪个板块的,代码多少?”证券分析师生气地把电话挂断了,股民根据记忆搜索拼音代码SHYF,买入石化油服10万股。结果第二天,石化油服涨停……
     以下是笔者某朋友圈中的真实故事:
     某资深股民朋友,研究一晚上,计划上午买入×××535,结果忙乱中输错买了×××355。正在懊恼,不久却发现×××355直奔涨停。
     有一组网络统计数据反映:当时炒股的大学生中,有21%在选股过程中仅仅是因为“名字不错”就买进了;10%是“别人抛我就进”的“逆向思维”。另外,采用抽签摇号、梦中神授、星座风水等“选股”方式的更是大有人在。
     “水牛市”高峰时,笔者与几位公募基金公司的老总聊天时,他们也表示,经验丰富的基金经理在这一轮牛市中的表现远不及经验少的新人,因为新人“敢于买人”。笔者于是开玩笑,建议基金公司撤销研究团队,用心理辅导小组取代之。因为,如果自上而下地研究宏观经济,经济增速下行,是得不出大胆买股票的策略的;而根据由下往上的选股方法,也不容易找到有价值的投资标的了。心理辅导小组可以为经验丰富而具备风险意识的投资经理们“壮胆”……
     投资决策上,“看市盈率投资的,不如看市梦率的;看市梦率的,不如看市胆率的;看市胆率的,不如看市傻率的”,就是当时股市投资操作的真实写照。整个市场进入了集体“博傻”的状态。
     事实上,2014年是中国经济24年来增幅大力度优惠的一年,上市公司的整体经营业绩也不算理想。而上市不久的次新股更是频频上演业绩“变脸”的大戏。截至2015年4月中旬的统计数据显示:在128家披露2014年业绩预告或年报的次新股公司中,40家公司预计业绩将出现同比下降,占比超过三成。此外还有25家次新股公司业绩续盈,1家公司业绩不确定。如果按照续盈公司中有半数业绩下降估算,在上述128家次新股公司中,业绩“变脸”的比例或超四成。
     当时,沪市1/3、深市一半以上预期盈利企业的预期市盈率高于50倍,整体估值已明显高于历史平均水平。一直疯涨而被称为“神创板”的创业板更是平均市净率近10倍,平均市盈率也在100倍以上,盈利能力只有几分钱的股票股价高达400元。在如此高水平的估值上再谈投资价值简直是天方夜谭了。
     P3-4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