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真德秀(贤臣大儒理学传人)/福建历史文化名人丛书

真德秀(贤臣大儒理学传人)/福建历史文化名人丛书

  • 字数: 111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福建人民出版社
  • 作者: 余奎元
  • 出版日期: 2019-10-01
  • 商品条码: 9787211081790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61
  • 出版年份: 2019
定价:¥2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真德秀说:“天地与圣人只有一诚字,诚者真实无妄之谓也。” 真德秀提出为官要重“四事”,防“十害”,高度凝练且富有深意,戴复古写诗称赞他“禁城鸡唱金门开,起居舍人携疏来。榻前一奏一万字,历历写出忠义怀。顿首惶恐臣昧死,越录敢言天下事。” 袁燮赞扬他“起居正色敢言,知有吾君而不知有吾身,知有宗社生灵而不知有吾家。 视此身之进退,不啻如浮云之去来,未尝以他念杂之,玉壶寒冰,表里洞彻。此则起居之本心,非由外至者也。” 理宗说:“《衍义》一书,备君人之轨范焉。”此后,历代帝王都将此书视为圭宝,不断刊印。 本书以真德秀的一生经历为线索,主要叙述其学术精深、勤政为民、忘身直谏等方面的感人事迹。
作者简介
余奎元,男,1945年5月出生,福建浦城人。副编审。中国散文学会会员,福建省作家协会会员,浦城县文联副主席。原浦城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主任。
目录
第一章 桑梓之地 文化名镇
第二章 苦读成器 矢志不移
第三章 血诚国事 披肝诤谏
第四章 宦游所至 惠政为民
第五章 再赴惊涛 忘身直谏
第六章 赋闲故里 学术精进
第七章 再知泉州 主帅全闽
第八章 社稷荩臣 一代儒宗
后记
摘要
     轮对不久,真德秀又得升迁。嘉定元年(1208年)闰四月,召试学士院。过了4天,又除秘书省正字,简称正字。 秘书省又称秘阁、秘省,是文人聚集之所,宋朝统治尚文抑武,南宋偏安,依然重文。真德秀入朝不久即进入秘书省,得此尊荣与厚待,是朝廷重文的应有之义。真德秀在秘书省担任校勘典籍,刊正讹谬。校勘典籍,是一个细致、烦琐的工作,而且要有学识才能胜任。这个职务坐拥书城,对有求知欲的真德秀来说,是适得其所。 真德秀这时还兼任两个职务。一是编排官,又称管号官,是编排试卷官的简称,是贡院的官名,主管编排举人试卷字号和合格举人名次。另一个职务是玉牒所检讨官,负责纂修皇帝编年大事记及皇帝宗族世谱,只有值得信赖的人才能担任此职。 这年,真德秀又得到两位前辈的教诲,影响他的一生。 一是王柟。嘉定元年,真德秀见到王柟时,王柟年已65岁,但气容貌伟,襟韵洒然,须眉皓齿,颜如渥丹,风度猝然,语笑有味。一日,王柟召同舍一起吃饭,席散,他特意将真德秀和留元刚留下。留元刚与真德秀同中博学宏词科。留元刚语气激愤地论赃吏之害,说应当施行旧典,把他们额颊等处刀刺“赃吏”二字,涂上墨,没人官为奴隶,这样才能大快人心。真德秀也深表赞同。真德秀看到王柟只微笑不语。留元刚走后,真德秀向王柟请教:刚刚这些话,是否不合理道?王柟说:你们二人都是盛年,不应当愚蒙地专持一切。王柟所说很有深意,是要厚重言寡,虽遇人不设城府,实应内含威严,故令人不敢欺;若厚重言多,又不设城府,那就难免为人所秉而受人之欺。其后,真德秀领悟到,在权势面前,治顽疾不能图一时之快。应有远虑,应有退藏,该进则进,该退则退,循序渐进。 君子与人为善,即颂非其实,未尝不望其从善改愆,这与以谄诗谀文依附权贵、乞取官禄者是不能相提并论的。真德秀在给史弥远的信中,寓扬以规,即通过表彰先贤来规劝史弥远。 真德秀敬佩诸葛亮对国事、对君主小心谨慎、不辞劳苦、竭尽全力、到死为止的献身精神。嘉定十一年(1218年),史弥远生日,其门下之士争为赋颂,歌功颂德,四方牧守则竞献珍奇,而真德秀大书诸葛亮“开诚心、布公道、集众思、广忠益”十二字作寿礼。并词诚意切地写《上丞相书》:“丞相勤身辅政,而中外之心未孚;屈己受言,而士大夫之情犹不能以自竭。愿因某之言,考武侯之为,勉其未至,则功业日盛,福禄日隆。”以诸葛亮之道德功业进行规劝。 第二位前辈是杨简。嘉定元年(1208年)的一天,杨简召见真德秀,真德秀到其斋室,“见其斋明盛服,非礼不动”。杨简问:“希元有志于学,顾未能忘富贵利达,何也?”真德秀茫然不知,杨简告诉真德秀,我曾经见到你找道士问命,所以知道你未能忘富贵。他告诫真德秀,勿贪念富贵,才可以说道。真德秀深感杨简对他“爱之心而教之笃”,从此称杨简为师。 P40-41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