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晚清文学"研究读本

  • 字数: 640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作者: 张春田 编;徐志伟 丛书主编
  • 出版日期: 2016-07-01
  • 商品条码: 9787549585328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609
  • 出版年份: 2016
定价:¥6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既收录了传统学科意义上的“晚清文学”领域的研究论文,又笼括了一些从跨学科视野出发对晚清文学及其历史文化语境进行多角度考察的论文,以体现研究视野和研究方法的双重开放性。所收论文以中文写作和发表的论文为主,也包括少数从英文翻译成中文的,以尽量呈现晚清文学研究在中英文世界的学术发展近况。大部分选文发表于2000年以后,代表了研究的前沿,但也保留了一些此前发表的、经过岁月淘洗已经“经典化”了的论文,以见研究的渊源和承传。
作者简介
张春田,男。1982年生,安徽芜湖人。2004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获学士学位。2007年获得北京大学现当代文学专业硕士,现为香港科技大学人文学部博士生。
目录
帝制·共和·复古——晚清文学及其他(代导言)
总论
欧风美雨驰而东(存目)
晚清文化、文学与现代性(存目)
被压抑的现代性
思想
中国近代思想史的转型时代(存目)
启蒙与救亡的双重变奏(存目)
现代早期思想与中国革命
之善恶:什么是启蒙?——重读鲁迅的《破恶声论》(存目)
考证
中国十九世纪的传教士小说(存目)
《老残游记》与《文明小史》的关系(存目)
古与今
普实克中国现代文学中的主观主义和个人主义
“文学复古”与“文学革命”
“史传”传统与“诗骚”传统
关于中国现代文学的开端——兼及“近代文学”问题(存目)
雅与俗
中国近代知识普及化传播之图说形式——以《点石斋画
报》为例(存目)
中国现代通俗小说的萌发(存目)
蝶魂花影惜分飞
语言文字之变革
末代皇帝说什么语——清末的“国语”问题与单一语
言制(存目)
晚清小说与白话地位的提升(存目)
文学革命与国语运动之关系(存目)
重审白话文运动——从章太炎至歌谣征集
小说的视界与技术
新小说的诞生(存目)
逆潮而游:朱瘦菊的上海(存目)
我们如何理解这个世界——《恨海》与晚清中国人的认同
危机
叙事的“铁屋子”——鲁迅及晚清进化模式的历险
小说
文、文体与文统
重新思考中国近代“文”的简单化
欧化的古文与文言的弹性——论“甲寅文体”兼及与新文
学的关系(存目)
诗词:修辞与寄托
年代中、日汉诗人的视域转换——以博物知识、博览
会为认知框架的讨论(存目)
落叶哀蝉——庚子诗词中的珍妃之死与家国之喻(存目)
晚清文学研究读本
“本事”背后的“风人”——从张尔田与夏承焘的学术交谊
谈起(存目)
泡露事,水云身——清遗民词人的身份与记忆(存目)
理论的“发明”与霸权
中国近代文学理论的发展(存目)
本与末——王国维“境界说”与中国古代诗学传统关系的
再思考(存目)
话语与观念
世界革命语境中的中国“革命”
民族自觉与符号认同——“中华民族”观念萌生与确立的
历史考察(存目)
“风”:一种被忽略的史学观念(存目)
敢问“天籁”——关于章太炎和刘师培哲学的比较研究
(存目)
知识人的身份转变
近代中国社会权势的转移——读书人的边缘化与边缘知
识分子的兴起(存目)
晚清传播媒体与知识分子——以江南为例(存目)
世界图景与国族建构
世界大舞台
“世界”想象:广览地球发现中国(存目)
地缘政治、道德与文化——梁启超的《新中国未来记》
“不齐而齐”与国家——章太炎对晚清政治理论的批评
“民国”的诞生——教科书中的国家叙述(—)
(存目)
现代民族转型与少数民族文学的诞生(存目)
都市时空
城阙、街景与风情——晚清画报中的帝京想像(存目)
朝市与寺庙——清末北京的文人雅集
性别移动与上海流动空间的建构——从《海上花列传》中
的“马车”谈开去
上海爱:新的游戏规则(存目)
玻璃、灯与现代性——情色叙事传统之“海派”变异(存目)
都市时间:晚清民国时期的上海(存目)
教育与知识生产
文学立科——《京师大学堂章程》与“文学”
清季的“文学”著述及其学术取向(存目)
清末“蒙学读本”的文体意识与“国文”学科之建构(存目)
何伟亚记忆手段:把西方铭记成受害者和英雄(存目)
瓦格纳晚清新政与西学百科全书(存目)
异域与行旅
在汗漫之游中构想文明新境(存目)
列国竞争、乡邑自治与中央集权——康有为海外游记中
的“封建—郡县”问题(存目)
视觉文化
图像的转向与写实主义的欲望
完美图像——晚清小说中的摄影、欲望与都市现代性(存目)
印刷资本主义与符号现代性
双面孔的先锋——上海石印商的黄金时代(—)
(存目)
《中国近代文学编年史》前言(存目)
“启蒙读本”——商务印书馆的《伊索寓言》译本与近代文
学及出版业
晚清文学研究读本
反译现代符号系统——早期商务印书馆的编译、考证学
与文化政治
性别与身体
晚清小说中的性别、主体与困境(存目)
晚清前期的女性弹词小说——非政治文本的政治解读
(存目)
《孽海花》:一个跨界传说(存目)
秋瑾和她的想像(存目)
跨语际的变异
接受过程中的演绎——罗兰夫人在中国
拿破仑与晚清“小说界革命”——从《泰西新史揽要》到
《泰西历史演义》(存目)
睡狮将醒?——近代中国国族共同体论述中的“睡”与
“狮”意象(存目)
翻译及其政治
“人的文学”之“哀弦篇”——论周作人与《域外小说集》
哈葛德少男文学与林纾少年文学——殖民主义与晚清中国国族观念的建立
(存目)
维多利亚红楼梦——晚清翻译小说《红泪影》的文学系谱
与文化译写(存目)
翻译《万国公法》(存目)
民初文学文化与意识形态
—年的中国文学(存目)
“现代性”的历史性——南社与清末民初的文学文化(存目)
编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