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翰墨心语/文史研究馆

翰墨心语/文史研究馆

  • 字数: 40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天津人民出版社
  • 作者: 刘春雨
  • 出版日期: 2015-11-01
  • 商品条码: 9787201098418
  • 版次: 1
  • 开本: 其他
  • 页数: 453
  • 出版年份: 2015
定价:¥4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刘春雨著的《翰墨心语》共分三个部分,靠前部分随笔又分为八个方面,这八个方面并非先有一个设计蓝图而后分类撰写的,而且这八个方面并不是并列关系,有的是因果关系。有的属个体意识的修养,有的属于技法层面的阐述。
第二部分是自做诗词,取名曰《素心成韵》,所录诗词也和所有文章一样,是随时捕捉的一点点星光,随后“按图索骥”,再经雕琢而成。
第三部分是论文,取名《初心寻途》,收入的三篇论文是想以多方面的视角更全面地看待书法艺术。
作者简介
刘春雨,1947年出生,山西大同人.天津市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天津书协理论研究会委员。  1975年来津,就职于天津体育局.曾从事天津及华北地区体育史、天津体育志、《体坛风云》杂志、体育年鉴的编辑I作.自幼酷爱文学和书法艺术。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学习书法,先从楷书和隶书入手,后专攻行书。遍临各家之后,尤其对王羲之书艺进行了潜心钻研。收益颇多。为增其厚度,魏碑和篆书亦有涉猎。多年来始终坚持书法日课,喜欢读书,每有感悟必以诗文记之。其书法作品严谨中透着曼动.线每遒劲而有张力,曾多次入选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的多种书展及天津市各类书展.书法论文亦时有入选。2010一2014年.曾三次举办个人书法艺术展。
目录
人性滋养?随笔
《文化是什么?》
前后两辈子说
自信、善良、骨气、坚强
新年之想
很多时间都由自己定夺
勤从何来
“水低成海,人低成王”
内心的展示
特别好用心思
“舍我其谁”
发现自己
磨难和遭遇都是修炼
浅论兴趣
找到最短联系
养心为上
心胸宽阔
艺术家应该是“野生植物”
某点上的契合
走向内心
尊重别人
浅论成功
低调之说
谈作假
一句顶一万句
好之乐之
谈感觉
再谈感觉
明年百花依然灿烂
说“放下”
激情和理智
业余之说
心中无事乐尽天真
河流为什么不是直线
在福知福
关于心灵的学问
得之我幸,不得我命
敬重宣纸
有感而发
要学会等待
在路上
不当配角
智慧无古今
观察就是删除
世界是圆的
发掘潜质
每天都在努力当中
由画面而想到
生活多宽,艺术多宽
师别人之短
试想“成事在人”
山水怡情?随笔
人心巧运筹
壁上清风
精神游走
挡不住的诱惑
五台山丁香花
爱莲新说
再说爱莲
褐色薯蓣
三盆兰花
海棠蓓蕾照片
一池锦鱼
美需要凝视
蒲公英
夹箭君子兰
海棠花
贵州的清晨
书法作品是盆景
水上公园漫步
静气
西红柿成熟的联想
红梅白雪
镇远古城
你被染成了绿色
由冬天之树想起
雨后
戈壁小花
毛竹
无名小花
笔会归来
天瀑峡采风
褶皱岩
山花山草
寻常的生灵
杜鹃花
《水知道答案》
艺海撷珠?随笔
人体骨骼的启示
昆曲之想
爱恋与书法
漫想静坐
关于写诗
乒乓球比赛
淡“鬼变”
再谈“鬼变”
烹饪与书法之间
试想演员
学画枇杷的启示
面对中医处方
笔锋是神灵
千姿百态皆为我用
试想打猎
虚拟中的数学
与佛相对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脑外科手术
一串佛珠
复杂拼不过简单
体悟竞技体育
看王俊生先生画展
写作之联想
国际象棋与桥牌
高尔夫与书法
翡翠玉雕之遐想
大脑与内心
想象太极
“观音”
音乐单曲《莫尼山》
书法艺术之独特性
华阴老腔
浅谈摄影
大脑的模糊性
说唱歌曲
品茶
心灵通幽?随笔
会晤自己
敏感的灵魂和粗糙的神经
简单纯粹
试谈“化境”
如履薄冰
书写自己
浅谈“笔墨等于零”
漫说“滑行写作”
美是什么
失意
捷径
慢慢来
直指内心
历经修持豪气盈
技术与艺术
“作态”之解
自我审视的能力
效其所以美
笔是朋友
升堂人室
美在于发现
敬重“匠人”
尊重
退役后的笔
试析妙不可言,
打破定势
近距离、远距离
艺术实际上就是“玩闹”
什么事都能从头做起
局部和整体
叩问内心
数百支毛笔
异质融合
庞大的根系
“有好都能累此生”
兴趣是什么
博大的情怀
珍惜瞬间
另一番天地
精神安歌处
多方面修炼
调动自己之意
解析“看见”
瞬间的触动便是收获
短文是不容易写的
不要希望太多
诗书大千?随笔
书籍是什么
读书之妙
浅论读书
读书真好,天泽书店真好
论学问
《当我去即山》
《圣经》如是说
读《似水年华》
人影窗纱
《山居》之遐想
一套《汉语大词典》
读邓石如对联
又想去买书
由书籍而想到
书家的优选境界
柳宗元《石渠记》有感
书是一定要花钱买的
读书与吃饭
书架之书
读王维诗
心中猛然一动
“蓄得道理多”
书城联展
读孙伯翔书画
智慧无处不在
《和大脑谈天说地》
读郑燮诗有感
涵养意识
夜读《傅雷谈美术》
春日读秋诗
故宫金文
成功路上不拥挤
《墨池记》所想
《墨池记》所想之二
晨读孟浩然诗
读王安石诗词所想
修心养心
学诗三节
技法探微?随笔
碑帖是很神奇的
字字有机关
笔法是必须要研究的
人纸几何
笔画是有灵魂的
享受碑帖
临帖时的新异感觉
锤炼笔法
无字不可调
王羲之只告诉我们一些道理
何止一叶知秋
方圆之辨
临帖
“绞转”之笔法
漫谈用笔千古不变
谈技法
临帖随感
哄着笔走
写感觉
“神”居何处
临摹时所感
变化于自然而然之中
剔肉见骨
浅析随意
开悟有时是瞬间的事
试论楷书
精致笔画
一直向深处走去
它很小,却很重
刚柔相济
浅解“漫不经心”
也谈“善书者不择笔”
临碑所想
变成自己的东西
抓住感觉注重研究
点画的神韵
传统与自我
如果你有几分得意时
启功先生之“写好汉字的关键是结构”
技法亦有层次说
单纯的临摹时间不宜太长
神奇的笔锋
学书重在悟理
一个新世界
学习如登山
学书之忌
独刭处与局限性
习惯
书法作品中的“气”
创作欣赏?随笔
好的作品应由两个步骤完成
书中乾坤
书法创作也是要打磨的
书法创作之不可重复性
试用侧锋
“手”与“眼睛”
浅谈章法
创作是件难事
有意无意之间
两个空间
创作中的失误
创作大幅作品
作品会说话
一幅作品只是一个点
孙伯翔展览观后
话说欣赏
扇面创作
多份责任心
生搬硬套
创作不要囿于已成
“意匠惨淡经营中”
参观书展之想
创作“气壮山河”
创作春联
看《古道边?王冬龄书法展》所想
自我白描?随笔
我为什么喜欢书法艺术
我的书法梦想
我喜欢什么样的人
书法教会我心平如水
顺应兴趣
今天做什么
顺着心性走
痛并快乐着
我与体育
喜欢就好
听《卷朱帘》之后
散步
可喜的未来
凡事都要看光明的一面
月亮
生命突然间觉醒
十四本书法日记
晓雾斜阳
守株待兔新解
三?八节之遐想
春雪
春天之雨
心性之谊
左撇子
母亲节
享受清福
佛会告诉你
感恩天津
文学成就着我
感受温暖
书法艺术的种子
王千先生引我走进书法
三年的高中生活
悲苦的深海
书法疏通了我
徒步行的回忆
花溪河之联想
自画像
爱的忧伤
爬山虎
生活原本简单
梦境白描
是非歌
不要爱我
还是要走近
素心成韵?诗词
初心寻途?论文
书法创作与意识流动
女性书法之管见
书学断想――浅析书学研究与其他人文学科的关系
摘要
    《文化是什么?》
    在《文化是什么?》中指出:“艺术或文学很神奇的地方就是,它一方面突出个人和群体的不同――任何艺术表达都是个人创造力的舒张和个人力量的释放,另一方面它却又把孤立的个人结合成群体。”
    “文化是生活,它决定我们眼睛所见,耳朵所听,手所触摸,心所思虑的整体环境的美丑。文化是经济……文化是外交……文化是消弭敌意的专享方法。文化更是一个国家的心灵和大脑,它的思想有多么深厚,想象力有多么活泼,创意有多么灿烂奔放,它自我挑战、自我超越的企图心有多么旺盛.有效决定一个国家的真实国力和它的未来。”
    我原来一直画地为牢,认为书法是我心中之神,从事书法是我所仪所好。因兴趣而起始,因热爱而坚持,因自律而精研,与他人与时风并无多大干系。之说犹如醍醐灌顶,让我突然认识到它原是国家、社会、人民之间“生命共同体”之中的一个细胞。我的艺术表现也在长期默默地渗透着社会文化的共同意识。
    于是,我顿时有了使命感。一下子从狭隘的个人天地跳出来,将自己放置在国家社会的大环境之中。既然作品要拿出来,或家庭、或场所、或网络、或图书,那么就要以严谨的态度对待任何一次创作。力求对自己负责,对别人负责,力争为社会“生命共同体”多贡献一丝丝正面能量。
    前后两辈子说
    学者邱振中说:“一个人的六十岁,是一个甲子轮回,是很重要的。”他认为生命有一种暗示,他自己六十岁前是一辈子,六十岁以后是另一辈子。
    六十岁是个分水岭,我觉得未必确切,各人有各人的具体情况,有人晚些,有人早些。但泾渭分明的前后两辈子之说却很形象、很精准、很到位。也就是说,人的一生前面是积累、寻找和感悟,而后面是心若明镜,了然在胸,开始释放。前面是蚕吃桑叶,后面是吐丝结茧。前面多于吸纳,后面重于产出。前面是耕耘,后面是收获。
    他说:“一个书家要长期做好两种准备工作,其一是技术准备,技术要精益求精,没有技术什么都谈不上;其二是生命准备,就是在生命过程中不断吸收、不断反思、不断提炼,使自己越来越有想象力,越来越能将才华、智慧结合在一起。”
    他说:“生命是有个性、有积淀的,书法要有将生命放进去的深度。”
    他说:“这两种准备是很重要、很珍贵的。需要一个人从年轻时就要下大力气去做,一生为之奋斗。只有把这两种准备做好了,才能成就自己的“另一辈子”。
    他说:“这样的书家并不多。”
    自信、善良、骨气、坚强    韩国总统朴槿惠说:“做人这四样东西必须要有,扬在脸上的自信,长在心底的善良,融进血里的骨气,刻在生命里的坚强。”
    自信、善良、骨气、坚强,这应该是一个人的生命底色,它们都深深地生长在一个人的心底,融进血液,并刻在生命里。如是,便会自然而然地洋溢在的脸上和一切举止言谈中。这是一种表里如一的必然显现。
    缺乏自信、缺乏真实,便会自觉猥琐,不敢面对有关的一切极其正常的活动。
    缺乏善良,便会不自觉地流露出狡诈。尽管掩盖得技、伪装得法,终归为一时一事的表现。天长日久,真正面目自然会暴露在大庭广众之前,暴露在人们的眼底和心中。
    缺乏骨气,便会媚态附就,竭尽观言察色、投其所好之能事,以博得不切实际的耀眼光环。
    缺乏坚强,则会一遇困难便退缩,或停滞不前。这种人断无多大发展。
    而有了自信、善良、骨气、坚强,即使做不出什么成就,也能活得堂堂正正,直面人生,为人为艺一场,心安理得地愉快地忙碌着。
    P3-5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