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变迁与革新--传播格局演进下的媒体效果实证研究/融媒体研究丛书

变迁与革新--传播格局演进下的媒体效果实证研究/融媒体研究丛书

  • 字数: 323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四川大学出版社
  • 作者: 王迪//夏晓非//方璘琰//叶茂
  • 出版日期: 2020-06-01
  • 商品条码: 9787561478295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25
  •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42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试图以实证的研究方法来分析不同新型媒体的传播效果,探索传播格局演进下新型媒体的效用机制,据此解读移动互联网时代传播效果的新问题,并提出新思考。 本书分为五章。绪论探讨的是全媒体背景下传统媒体与新型媒体面临的困境与挑战,并从传播效果的角度出发,采用实证的研究方法对新型媒体的四个案例对象进行分析与思考。之所以将这一问题放在本书的开篇之处,是因为在当前智能化生态格局下,新旧媒体的转型与变革是适应媒介融合发展的必然趋势,传统媒体无时无刻不受到技术变革的挑战与海量信息的冲击;受众阅读方式的转变与新闻娱乐化的趋势,使得新型媒体也应该深思同质化现象与技术的双面效应,高度重视对于新型媒体的监管规范与伦理问题等。从新型媒体的个案出发,综合考评其传播效果,为当前媒体发展形势提供建设性的分析和思考,是本章关注的重点。 本书第一章以网络学术社区小木虫论坛为研究对象,借用动机理论、技术接受模型等理论视角来研究人文社科研究人员在小木虫论坛的使用行为,考察用户使用动机与使用粘度之间的关系,目的在于总结与梳理当下网络学术社区的生存状况,并为其未来的不断壮大提供可行性的思考与建议,同时充分发挥网络学术社区的功能,在发挥学术资源交流功能时提供更纵深的社交功能以引导信息交换。 本书第二章以微信运动为研究对象,引入技术接受模型,探究大学生微信运动使用意向与行为的影响因素,并进行实证分析,以期在拓展技术接受模型应用范围的同时,对大学生微信运动的使用意向与行为做出一个很好的解释,从实践的角度提出针对微信运动的可行的运营建议和推广策略,使其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并引导大学生正确看待和使用微信运动,培养大学生的新媒体素养。 本书第三章以图解新闻为研究对象,基于使用与满足理论的视角,采取实证研究路径,分析图解新闻阅读行为背后受众从媒介期待到新闻接触,再到各类需求得以满足的过程,以期为新闻从业者的图解新闻生产实践提供理论引导,从而提升图解新闻作品的传播效果。 本书第四章主要以赛博空间为研究对象,将新媒体的灾难新闻报道和百科词条书写作为主要的研究视角,探寻在赛博空间这一场域下,关于汶川地震灾难的新媒体报道议程与记忆书写的系列竞争和对话。 本书第五章是对于前四章关于新型媒体的具体研究的结论与反思,从而为网络学术社区、微信运动、图解新闻与赛博空间提出一系列具有可行性的建议,对相关研究发现进行更立体、综合的研判,以期为新型媒体应对变革的传播格局提供借鉴与参考。 本书从上述内容出发,对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媒体传播效果做出全方位解读——从网络学术社区到微信运动、图解新闻再到赛博空间,多角度扫描不同性质的新型媒体如何在剧烈变化的传播格局中生产、传播信息,抓取用户;从实证为主的研究方法出发,将其他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及其影响系统与新闻学、传播学结合起来考察,在学理讨论及对策应用层面尽可能覆盖研究话题的广度和深度,以完善当下传播效果的研究体系。
作者简介
王迪,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网络与新媒介产业,先后参与重量课题“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研究”、四川省省级课题“数字出版产业链研究”等,公开发表学术论文多篇。
目录
绪论
第一节 传统媒体之困局
第二节 新型媒体之险境
第三节 传播效果再出发
第一章 网络学术社区用户使用动机与用户粘度关系研究——以人文社科研究人员的小木虫论坛使用为例
第一节 研究缘起
第二节 文献梳理及理论综述
第三节 研究设计
第四节 统计分析
第五节 研究发现与讨论
第六节 研究结论
第二章 基于技术接受模型的大学生微信运动使用意向与行为研究
第一节 研究缘起
第二节 相关概念界定及文献综述
第三节 模型构建及研究假设
第四节 问卷设计与数据收集
第五节 数据分析与假设检验
第六节 研究结论
第三章 基于使用与满足理论的图解新闻阅读行为研究
第一节 研究缘起
第二节 文献综述
第三节 研究模型与实证设计
第四节 数据统计分析
第五节 研究结论
第四章 汶川地震灾难记忆的互动记忆研究——赛博空间的记忆议程与记忆书写
第一节 研究缘起
第二节 文献梳理及理论综述
第三节 新媒体新闻报道:互动性的记忆议程
第四节 在线书写的前区:记忆内容文本研究
第五节 记忆书写的时间规律:遗忘与唤醒
第六节 记忆书写的篇幅变迁与编辑历史:记忆协作与争夺
第五章 新型媒体传播效果再发现
第一节 学术社区:持续粘度
第二节 微信运动:多重革新
第三节 图解新闻:动机入手
第四节 赛博空间:记忆争夺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