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你的名字,不止是全职妈妈

你的名字,不止是全职妈妈

  • 字数: 175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上海文艺出版社
  • 作者: 马威
  • 出版日期: 2022-02-01
  • 商品条码: 9787532180332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280
  •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5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 一本关于全职妈妈的轻学术著作 一个人类学学者和她的全职妈妈朋友们 探索出自由而迷人的野蛮花园 在这里,安放我们共同的焦虑 ★ 家务劳动、经济权、育儿KPI、爱欲与美、亲密关系、情绪困境、寻找自我等9个侧面,破除成见,勾勒新世代的全职妈妈画像 ★ 亲历者的讲述,学者的共鸣 ★ 对每个妈妈而言,人生的这一段,都可以闪闪发亮 ★ 你会拒绝“全职妈妈”这个称呼吗?它会不会让你觉得不舒服?你想过为什么吗? ★ 全职妈妈们找不到合适的名人代言,那么,我们为自己说话,可以吗?
内容简介
《你的名字,不止是全职妈妈》,是一位人类学学者对全职妈妈社群四五年持续参与、观察、记录和思考的纪实作品,也是社会学及人类学笔记,真实呈现全职妈妈的境遇,思索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困境。 反思和探索女性价值多元的可能性,回应一位全职妈妈的小心质疑:“难道我们女的就只能接受生娃带娃养娃的命运?”回应她们流着眼泪发出的感慨:“这个社会怎么对全职妈妈这么不友好。”可能,这本书就要回答,女性可以身处更加包容的社会,可以拥有更多可能的选择,并不需要被某种命运绑缚。
目录
序/共情的冰斧
一个人类学学者和她的全职妈妈朋友们
模糊的“无定论”状态
“我是谁”的认同之路
人类学学者与全职妈妈
你我之间,动情的观察者
1 成为全职妈妈 听不到那些质疑的声音吗?
全职妈妈?难道还有兼职的妈妈?
新阶层的兴起
“全职妈妈”的热议,往往指向的是无奈和焦虑的情绪
“跳桥胖子”的假设——你为什么选择做全职妈妈?
如果付出与回报并没有因果律
职业身份的告别,失去的仅仅是头衔吗
两代女性的命运分岔
家庭主妇是“女子半边天”的对立面吗
女性抉择意味着人生成本的付出
碰撞:那些现实的坚硬与柔软
2 无法衡重的操持 时间贫困和无薪劳动,当代的西西弗斯
“一尘不染的家就是我的战利品”
无限劳动就像时间粉碎机
没有逻辑,无法成为故事讲述主题的家务
人类漫长的“女人喂养家庭史”
离群索居的家务劳动
“无薪”劳动
3 密集母职压力,有没有解绑的可能? 养育者变成“产品经理”,无处不在的竞争
你自主选择成为妈妈的吗?
抑郁和迷失,全职妈妈的第一道坎,怎么渡过?
抑郁亲历:无边无际的漆黑
无奈回归,没有选择的选择
被锤进妈妈的模板,忍成内伤
育儿变成KPI,承担起家庭乃至家族阶层保卫战的重担
那些爆款微信公号里,孩子是“优秀产品”,妈妈做“产品经理”
母亲高投入度是孩子优秀的必然因素?
养育一个孩子需要一个“村庄”,放下密集育儿的执念
4 富裕的穷女人 全职妈妈的家庭政治经济学
女性也有可能是狩猎者
不在职业体系之内,就没有市场薪酬
全职妈妈“讨薪之旅”
“抹茶冰激凌”,这一口吃得到还是吃不到,关乎尊严
探索与“醒来”,要不要做“当代娜拉”
“最小的合伙制股份公司”
摇晃的“巢穴”,回到泥土之上
5 为爱而婚之后呢? 谁会不需要亲密关系的给养?
这就是幸福的模样啊
爱的代价现实版
减肥风波:一件小事的执著,是为了赢回自己
如果主权匮乏,怎样固守边界?
先平等再谈爱
暂时的逃逸:西方有四天的廊桥遗梦,东方有午后三点的昼颜
6 退无可退,阁楼上的“疯女人” 情绪困境,你为什么“杀死”了一部分的自己?
情绪不说谎
“脑海里的橡皮擦”大脑的早衰信号
“背锅侠”的愤怒与郁闷
“赞美对我来说是奢侈品”
孤独者的大脑成像
奇奇怪怪的“疯”女人们,只是文学作品形象吗?
灯塔型女性与当下的女德鼓励,异曲同工
失语的完美主妇
以“疯”取胜,找回的自我
逆皮格马利翁效应
7 “女为悦己者容” 取悦自己,是全职妈妈找回自我的重要一步
美就行了,一次视觉派对的意义
美,本身就是一种祝福
实用价值优先?
妇好,被称颂的力与美
进入家庭后,无法再拥有真实的“被看见”
追求美,是进入一种束缚还是获得解放?
8 身体与爱欲 亲密关系最真实的部分,无法伪装
“阅读”男人,讨论成年人的情爱
性与爱,婚姻真实状态的试金石
靠爱活着的我们,纯净的性爱是一种本能
性爱需求的生理机制
性生活与性服务,不平等,无欢爱
性是一个爱的过程,但如果性只是手段
女德中的性禁忌
9 寻找回来的自我 我是谁,我来决定
全职妈妈/烘焙师
用烘焙起跳的新人生
可以掌控的满足感和收获的甜蜜感
全职妈妈/讲师
从“自助”到“助人”
全职妈妈/写作者
文字构筑的世界
谁有选择的权利与自由
因抱团而闪烁的生命光辉
尾声
摘要
     全职妈妈?难道还有兼职的妈妈? 这本书关注的对象被称为“全职妈妈”,将“妈妈”与“职业”并列显得有点奇怪,有人曾反问过:难道还有兼职妈妈?所有的妈妈不都是全职吗?从母性的角度说,只要成为妈妈,就是很大程度上的。 综观人类历史,“职业”概念出现时人类已经进入到文明社会,但是“母亲”概念的出现则早于人类使用语言之前。女性生理构造决定了女性有着承担母亲角色的使命,这个使命推动着人类的历史进程,也塑造出女性不同于男性的生活节奏与思维方式。考古学和人类学的研究发现,由于照顾婴儿,成年女性活动半径少于男性;为了给婴儿提供稳定营养,女性擅长采集使食物来源更加稳定;为了降低婴儿生存风险,女性通过更多交流形成互助群体彼此帮忙照应;为了识别婴儿情绪,女性更擅长阅读表情,更擅长于情绪沟通。“母亲”角色沉淀在女性基因中代代传递,深刻影响到人类进化的方向。 一个在热带丛林里攀援高高树干的采蜜者,树下仰面而望的是她的几个孩子;一个伫立于海滩礁石上将手里的鱼矛甩进海里的渔民,背上裹着她的孩子;一个为冬季来临鞣制狸子皮毛准备用骨针缝制衣服的猎手,胸襟半敞,怀里吃奶的是个小宝贝…… 任何一个女性,她都可能是个母亲,用“职业”来定义“妈妈”确实太显浅薄。 这个称呼出现于现代社会,对于人类历史而言非常“崭新”。 现代社会实现了普遍意义的社会分工,催生了“全民职业化”特点,职业帮助我们将教育投入进行转化以获取支持我们生活下去的资源。细究起来,“全职妈妈”中的“职”虽然表面上是指作为妈妈的职业,但是,更深一层意思是将这一群只做“妈妈”的女性与拥有其他职业的人进行对比,例如,职场男性和职场女性,“全职妈妈”的意思是全天候在家、专职照顾家庭和孩子、没有外出工作的女性,另一层意思还包括,“全职妈妈”没有家庭经济之外的收入来源,经济上依靠丈夫和其他家庭成员供养。按照现代社会逻辑,女人成为一位母亲后脱离现代职业分工体系,她的教育投入没有实现即时转化,她的生存资源间接通过丈夫从职场获得,为了使女性的经济获得合乎现代社会运行逻辑,“全职妈妈”或“全职主妇”的称呼才出现。 新阶层的兴起 多国人口数据呈现出一个规律,“全职妈妈”群体出现伴随着整个社会的现代化进程。明治维新将日本带人了现代国家轨道,二十世纪一二十年代,日本现代社会分工体系建立,对于女性而言,嫁给一个拥有中产收入的男子成为“全职妈妈”非常理想。1955年的统计资料表明,全职主妇家庭占所有家庭类型的74.9%,全职主妇俨然形成了社会阶层,拥有专属的文化生活方式与品位,孕育出独特的社会意识形态,对日本早期现代化进程产生重要影响。英国全职主妇普遍出现于中产阶级日益壮大的19世纪40年代,全职主妇阶层决定了中产阶级的家居风格和日常节奏,甚至日常饮食、穿着品位、休闲活动等都由全职主妇阶层来决定。美国日用品、家用电器市场导向主要取悦于全职太太。20世纪70年代英国人口统计中,成年劳动妇女中3/4是全职主妇,无论女性是否接受教育,都要接受一个事实——“进入家庭,当一位全职主妇”。 根据这一规律,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现代化进程不断加深,社会分工成熟,城市中产阶级兴起,根据中国社科院2000年调查数据,按照家庭年人均可支配收入3000美元计算,中产阶级占人口总数3.5%,城市中产阶级占据城市人口比例的8%—12%。到了2019年,根据胡润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新中产圈层白皮书》报告,以家庭资产达到300万为标准的话,中国中产家庭达到了3320万户。全职主妇已经成为很多女性的选择,中国的全职主妇、全职妈妈成为新阶层。 P3-5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