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志新论语

志新论语

  • 字数: 260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江苏人民出版社
  • 作者: 钱志新 著
  • 出版日期: 2015-01-01
  • 商品条码: 9787214149930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42
  • 出版年份: 2015
定价:¥4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志新论语》作者钱志新所谈内容主要集中在经济管理和企业管理领域,同时也谈到学问、人生和哲学等。根据粉丝们的要求,作者将3000多条微博整理出版成书与大家分享,全书共分十个大类,包括学问、人生、经济、产业、企业、企业家、创新、商业模式、信息化、综合等。新著定名为《志新论语》,表达作者一家之言的思想感悟,旨在与广大读者交流讨论,相互学习。若确能起到如此好的作用,也就达到了作者的真正心愿。
作者简介
钱志新,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苏省现代经营管理研究会会长,商业模式研究专家,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原主任。长期从事宏观经济管理和企业管理,从宏观与微观的结合上指导地区经济的改革和发展。集政府官员、学者于一身,思路清晰,理念前卫,著作颇丰。主要论著有《世界是网的》、《大智慧城市》、《第四次浪潮——低碳新文明》、《产业金融》、《新商业模式百佳案例点评》、《新商道108策》、《新商业模式》、《产业集群的理论与实践》、《新经营革命》、《O.618——宇宙的钥匙》、《名牌战略》、《新型工业化》、《数据大金矿》等,同时创建了第一创意网、中国商业模式网和中国指数网等优秀网站。
目录
写在前面的话
第一篇学问
第二篇人生
第三篇经济
第四篇产业
第五篇企业
第六篇企业家
第七篇创新
第八篇商业模式
第九篇信息化
第十篇综合
后记
摘要
    学习优选的动力是求知欲望,求知欲望是用之不尽取之不竭的动力。从理论上讲,求知欲望是信息动力,对信息的好奇心,对信息的追求。求知欲望强的人具有强大的学习能力。
     现代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至关重要,这是解决说服和误会的重要路径。沟通主要不在于讲与说,而重在问与听。通过问与听,了解对方的真实思想,倾听对方的真正诉求,然后针对性地做好工作,方能起到事半功倍之效。
     学习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开始时通过学习对知识的认知,仅是“知道,,而已;然后通过实践,对认知的实施,达到“会做”的阶段;最后由反复地实践,养成一种“习惯”,这才是学习的真正成果。
     当今,有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是体验式学习,看到的信息,只能记得百分之十,听到的信息,只能记得百分之二十,而体验过的信息,能记得百分之八十,可见体验式学习对人的影响力是长远的。
     获得智慧有三条路径:一是静心,排除干扰,心静而生慧;二是碰撞,头脑风暴,启发灵感;三是体验,知晓是理性的,唯有亲身体验才能感悟。三条路径往往是相互组合好的。
     目的、目标和指标三者的概念是不相同的,既有内在联系又有不同内涵。目的是为什么要做这件事,这是最根本的;目标是做这件事所要达到的结果,一般是定性的描述;指标是实现目标的定量要求,易于衡量和考核。
     理论工作者与实践工作者应该相互结合。理论工作者总是营养不良,缺乏实践基础,往往能顶天而无法立地;实践工作者总是消化不良,缺乏理论思考,往往能立地而无法顶天。唯有两者结合,方能顶天立地,实现开花结果。
     成功的演讲有三大亮点:第一要有好的逻辑架构,使听者感觉思维清晰;第二要有好的数据分析,数据最有说服力;第三要有好的典型案例,优选是自己亲身经历的,给人以强烈的感染力。
     学习知识要从外在知识转变成内在知识,必须经过两个阶段。一是从“学”到“说”,将学到的知识“说”出来,通过表达消化外在知识,变成自己的语言;二是从“说”到“写”,将学到的知识“写”下来,在写的过程中,使知识系统化和理性化,从而转变成内在知识。
     老师培养学生要做到“三成”,第一是成长,帮助学生成长知识;第二是成熟,帮助学生成熟人生;第三是成功,帮助学生成功事业。通过成就他人而超越自我。
     论道有两种模式,一种是坐而论道,只说不做,往往海阔天空不着边际,没有真正的价值;一种是做而论道,又说又做,一方面可以集思广益,将事情做得更好,另一方面可以总结提高,为今后做事积累智慧。
     学画要经过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手中有笔而心中无笔,只有手力没有心力;第二阶段是手中有笔心中也有笔,逐步积累心力;第三阶段是手中无笔而心中有笔,心力强大,无笔胜于有笔。其实学任何东西都是这样,第三阶段是优选境界。
     看见与观察是有明显区别的,看见是用眼睛而已,往往只能看到事物的表象,有时会与事实相左。观察是用脑子来看,不仅看到事物的外表,还要想到事物背后的联系,更要洞察事物之中的本质。观察要把原来不相关的事物联系起来,探求其发展的规律。P1-2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