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西奥多·罗斯福 西部狂野时代

西奥多·罗斯福 西部狂野时代

  • 字数: 216000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 作者: (美)威廉·黑泽尔格鲁夫
  • 出版日期: 2020-06-01
  • 商品条码: 9787512430617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313
  •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5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西奥多·罗斯福当政时期,是美国历史上一个承先启后、继往开来的时代:调整美国政府的内外政策,开启了20世纪美国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先河,初步确立了美国在世界事务中的大国地位。 “我经常说,要是没有在北达科他的历练,我不可能成为美国总统。”罗斯福写道。正是在那片“恶土”,罗斯福领略了牛仔、印第安人、猎人、盗贼和野生动物的各种生存之道,得到陶冶和考验。 本书生动地再现了美国第26任总统在西部荒野的“穷山恶水”之间度过的那段极不寻常的冒险经历。
作者简介
威廉·黑泽尔格鲁夫(William Hazelgrove),曾作为欧内斯特.海明威驻地作家,受邀入住海明威故居的阁楼从事创作,并主持一个名为“从海明威的阁楼看世界”的政治文化博客。有名传记《总统夫人:伊迪丝·威尔逊的秘密总统权力》的作者,著有10部小说;出版于2013年的《投球手》入围青少年图书馆协会选书。作品在出版商杂志、图书榜单、月选图书、青少年图书馆协会选书、文学选书和美国作家联盟编辑选择奖中备受青睐;在《纽约时报》《洛杉矶时报》《芝加哥论坛报》《芝加哥太阳时报》《今日美国》《人物》及美国广播公司等多家媒体均有专栏介绍。
目录
绪言
序幕:这头雄麋(1912年)
第1章 达科他的恶土荒原(1885年)
第2章 有心而无力(1869年)
第3章 光芒熄灭的那一天(1884)
第4章 初探西部(1883年)
第5章 这位公子哥 (1883年)
第6章 进入恶土荒原 (1883年)
第7章 猎杀野牛(1883年)
第8章 大牧场主 (1883年)
第9章 “水牛比尔”的狂野西部秀(1883年)
第10章 远离尘嚣(1884)
第11章 “四眼仔”(1885年)
第12章 新鲜出炉的牛仔(1885年)
第13章 比格霍恩狩猎之旅
第14章 那个狂人(1877年)
第15章 猎杀大灰熊 (1886年)
第16章 不满之冬(1886年)
第17章 最黑暗的时刻(1886年)
第18章 这么好的运气 (1873年)
第19章 改革者和牧场主(1886年)
第20章 那张经典照片(1886年)
第21章 流浪的牛仔 (1886年)
第22章 一朵牵牛花(1881)
第23章 赶拢牛群(1886年)
第24章 牛仔还乡(1885)
第25章 田园牧歌与为民除害(1886年)
第26章 侯爵的正午时刻(1886年)
第27章 牛仔和印第安人
第28章 恋爱的牛仔(1886年)
第29章 正午时刻(1886年)
第30章 罗斯福警长(1886年)
第31章 阴云密布 (1886年)
第32章 “罗斯福匪帮”(1887年)
第33章 蓝雪之冬(1887年)
第34章 他生命中的浪漫时光
第35章 最后的牛仔
参考文献
索引
摘要
     第1章 达科他的恶土荒原(1885年) 为了找寻一匹丢失的马儿,西奥多·罗斯福一不小心走得太远。在保留着原始地貌的“恶土”荒原上骑行非常吃力,他不得不频繁地停下来歇口气儿。 据说,居住在这里的印第安人会经常袭击来自达科他地方的小密苏里镇的白人。更可怕的传言说,为了避免被抓捕后遭受难以忍受的凌辱,白人不得不随身携带蛇毒,以便在不幸被捕时自杀以求解脱。 1885年,西奥多·罗斯福骑着矮种马,背着温彻斯特杠杆步枪,踏上了这片恶土。他认为自己已经是一名牛仔,但在周围人眼里,他不过是一位戴着厚厚的近视眼镜、身型瘦削、时常因哮喘而咳嗽、来自纽约的公子哥。 达科他的这片“如炼狱般”的恶土荒原,当时还是一片无人地带。①直到八年以后,美国政府才宣布西部疆域封闭。那时候,一个男人还可以来此接受磨砺,经历一段迷失,然后重生、崛起——如果他能生存下来的话。 然而,当罗斯福跨越一片炎热的平原时,他根本顾不上想这些,而是目光紧盯着前方。他在琢磨,远处山脊上突然出现的五个印第安人到底想干什么。他们骑着快马,手持猎枪,正朝他飞奔而来!① 罗斯福翻身下马,举枪瞄准。他躲藏在马后面。那五个疾驰的印第安人距离他越来越近。 在白人拓荒者和美洲原住民之间发生的那场被称为“克斯特最后的抵抗”(Custer's Last Stand)的“小巨角河战役”(Battle of Little Bighorn)已过去10年,而那位有名的印第安人阿帕奇部落酋长杰罗尼莫仍然在逃。虽然美洲印第安战争正趋于平息,来自欧洲的白人移民与美洲原住民之间的仇杀事件仍时有发生。 罗斯福后来写道:“在荒无人烟的地方孤身遭遇一帮年轻的捣蛋鬼通常意味着危险,因为这些尚未成年的印第安人好斗、张狂而鲁莽。”⑦ 罗斯福知道,如果原地不动,可能是等死,但如果放下步枪或者试图逃跑,就死定了。于是,他端起步枪,架在马鞍子上,开始瞄准攻击目标。 他的眼镜框紧挨着枪筒,头上的汗水使得鼻梁发痒。他压低了帽檐儿。这群印第安人大喊大叫,把步枪高举过头顶,向他冲过来。眼见此情此景,罗斯福不由得深吸了一口恶土荒原上灼热的、搅和着马鞍子的难闻气息的空气。 他后来写道:“双方遭遇在一片开阔的平原上。这种情况下最容易发生杀戮。”① 身处开阔地带也给了罗斯福一个优势。他轻易地瞄准了跑在中间位置的那位印第安人。如果一个人知道有人正拿枪瞄准自己的胸膛,他在发起冲锋之前一定会再三考虑值不值得冒险。 当然,罗斯福也清楚,印第安人还是有胜算的。因为即使他一枪撂倒了一个,其他印第安人也会将他杀死。也许,他们剥下他的头皮或者用战斧将他剁成肉酱,就像对待其他白人俘虏一样。 他专享能做的,就是等待。他一年前从大都市纽约来到这里,如丧家之犬搭乘夜班火车来西部寻找自己的命运。他现在明白,这里同样是一个杀机重重的世界。 P9-11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