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白盐城阙(中国海盐博物馆)/盐城地标

白盐城阙(中国海盐博物馆)/盐城地标

  • 字数: 86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江苏人民出版社
  • 作者: 孙曙
  • 出版日期: 2020-06-01
  • 商品条码: 9787214132284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196
  •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2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盐城自西汉始建县,有着2100多年的历史,因盐而建,因盐得名,因盐而兴,是淮河下游和黄海之滨悠久海盐文化的源头所在。中国海盐博物馆是全国专享一座反映中国海盐历史文明的专题博物馆,全方位、多角度地收藏、保护和研究中国海盐文化历史资料,反映和展现中国海盐历史文明。本书介绍中国海盐博物馆及其馆藏文物,既是一部海盐传,又是一部盐城简史。
作者简介
孙曙,盐城西乡人。作家、评论家、盐城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授。出版有文化随笔集《盐城生长》《燃情书》,文化批评集《文字欢场与声色天下》。获得中国作协“长江颂”征文二等奖、第四届江苏省文学评论奖二等奖、江苏省教学成果一等奖(主持)、盐城市政府文艺奖一等奖等。
目录
序言
熬波煮盐沧海曲
夙沙煮海
盐字探源:口(特殊字体略)
煮盐重器:牢盆、盘铁、锅
淋卤煎盐
晒海为盐
盐丁苦
国之命脉仰盐课
亘古华夏第一战
官山海后财用足
盐政长河溯源流
万岁船前运私盐
大清盐案审盐官
但逐盐利走江海
千山万水盐道难
潮打盐仓千岭雪
鱼盐之中起巨子
扬州盐商竞豪奢
繁华散尽儒道存
凭海临风兴盐城
海盐兴城盐铸史
湖海沉浮日出地
融入蔚蓝新盐城
盐民三杰强盐脉
把酒持盐饮日月
咸味永恒
风雅盐韵
大美盐景
后记
参考文献
摘要
     生命,源自海洋,每个人都刻印着海洋的记忆。胎儿在子宫孕育,羊水就是海洋。血和眼泪都是咸的,生命体液中的盐分近似海水。人类生命系统需要一定的盐来调节平衡,来运转维持。盐,让每一个生命变成大海,大汗淋漓的人们散发出海的气息。 盐,生命之侣。 勇敢智慧的先民们来了,他们喝令茫茫大海敞开无尽宝藏,他们驯服滔滔巨浪捧出生命之盐。风沙煮海 迈入博物馆大厅,迎面而来的是投影视频的照壁。照壁上光影流动,鸟瞰镜头气势恢宏,一部名为《走进海盐》的短片缩影五千年古国的海盐传奇。短片映毕,流光溢彩的视频照壁分成五扇排门,倏然打开。 历史的大门向你敞开了。 序厅,《煮海熬波》的大型雕塑赫然矗立。长方形的坡面台基上,前面是古代制取海盐的场景,五个盐丁有割草的,有堆盐泥的,有翻草灰的,有舀卤水的,有扫盐的,最后是宝座上魁梧而威严的王,披发,裹袍,肌肉虬结,手持权杖,他就是传说中最早制取海盐的夙沙。 在远古,炎帝神农氏族有一个叫夙沙的部落,生活在今天的胶东半岛,渔猎为生。部落有位少年叫瞿子,英勇而聪慧。一天,他照旧用陶罐打上海水,点起柴火先烧水,准备煮鱼。突然有头小野猪窜过去,瞿子拔腿就追。等他捉住野猪背回来,海水已经烧干,罐底有薄薄一层精细的白晶。瞿子用手指沾点一尝,咸得口渴。他就着火烤了鱼和野猪肉,香味四溢。善良的小伙子喊来族人分食。他把那些白晶撒了些在烤鱼烤肉上,大家舌齿一动,满口美味。好吃!真好吃!族人赞不绝口。“从来没吃过的好吃!”族中年纪最长的老祖母说。瞿子告诉大家这些白晶怎么得来的,夙沙部落就这样过上了咸淡有味的生活。因为是海水煮出的白晶,海是龙的世界,瞿子就叫这种白晶为龙沙。夙沙族人用龙沙佐餐吃了一段时间,越来越精神,越来越强壮。部落首领老了,族人推举瞿子担任新的首领。在瞿子的带领下,夙沙部落越来越强大,他们食用龙沙的习惯散布到四方。炎帝也知道了,召见瞿子,夸赞龙沙调味强身。瞿子就这样成为炎帝的重臣。炎帝让仓颉给龙沙造一个名字,仓颉想出了“盛”(盐)字。后来,人们就以族号夙沙代称瞿子,尊之为盐宗。 口耳相传的传说,在流传中总会产生变体。夙沙煮盐的传说,还有一个影响较大的版本,说一次海啸中,瞿子的母亲和众多乡亲被海中恶龙夺去生命。悲愤的瞿子发誓要把大海煮干,制伏恶龙,他不分昼夜用陶罐舀来海水烧干。时间一长,瞿子发现每次一罐海水烧干后。罐底总有些细细的白晶粒,他尝了尝,味道咸咸的、涩涩的。盐,就这样被发现了。 其实,夙沙煮盐不只是传说,也是于史有征的。不晚于战国成书的古籍《世本》就说“夙沙作煮盐”,西汉司马迁《史记》也记载“神农时有夙沙氏,煮海为盐”。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也说“古者,宿沙初作煮海盐”。古籍上,夙沙氏又称宿沙氏、质沙氏、宿沙瞿子、夙氏,《左传》《吕氏春秋》《逸周史》等都有提及。还有人认为《山海经》提到的竖沙也即宿沙。有名的晋侯苏编钟,其铭文记载周宣王命晋侯“伐夙夷”,学界公认此夙夷即宿夷,属于东夷族群。夙沙自然是夙夷,当然也是东夷。历史上是否有瞿子这个人,海盐是否为夙沙族首先制成,尚不能下断论。夙沙煮盐,应该是发现盐的集体智慧的个体人格化象征。生活在海边的东夷先民们,在长期生活实践中获取了盐,并摸索出煮煎海盐的工艺。南宋罗泌《路史》引晋人吕忱言“宿沙氏煮盐之神,谓之盐宗,尊之也”,可见不晚于晋代,宿沙氏已被尊为盐宗。 P8-11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