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大师的国学课
字数: 764000.0
装帧: 平装
出版社: 江西教育出版社
作者: 郑振铎
出版日期: 2014-01-01
商品条码: 9787539273006
版次: 1
开本: 16开
页数: 782
出版年份: 2014
定价:
¥99.8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编辑推荐
《中国文学史》是作者郑振铎在北平燕京大学任教期间完成的作品。在这部书里,他首次把历来不为文人雅士们所重视的弹词、宝卷、小说、戏曲等,被“正统文学”视为不能登入文学殿堂的所谓“俗文学”,以三分之一的篇幅写了进去,以他独到的见解,为“俗文学”正了名,不仅填补了我国文学史的空白,并为“俗文学”争得了文学殿堂中的应有席位,堪称为“少有”之壮举。书一经问世,便在社会上激起了强烈反响。
内容简介
《中国文学史》郑振铎在北平燕京大学任教期间完成的,这部作品在郑先生的诸多著作可谓个中翘楚,它在写作精神上受到了中国传统史学著述精神和西方史学研究思想的影响, 在叙述方法和艺术标准上以文学本位观念为出发点,他的文学史研究是带有史学精神影响痕迹的对文学发展进行自主叙述的研究。在这部书里,作者首次把历来不为文人雅士们所重视的弹词、宝卷、小说、戏曲等不能登入文学殿堂的所谓“俗文学”,以三分之一的篇幅写了进去,以他独到的见解,为“俗文学”正了名,为“俗文学”争得了文学殿堂中应有的席位,堪称为“少有”之壮举。书一经问世,便在社会上激起了强烈反响。
作者简介
郑振铎(1898—1958),生于浙江温州,原籍福建长乐。字西谛。是我国现代杰出的爱国主义者和社会活动家,著名作家、学者、文学评论家、文学史家、翻译家、艺术史家,也是国内外闻名的收藏家,训诂家。五四运动期间,与瞿秋白、耿济之创办《新社会》杂志,倡导新文化运动,后来先后担任清华大学、燕京大学、辅仁大学教授与暨南大学文学院院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担任中央文化部文物局局长、中科院文学所所长、文化部副部长。
目录
自序
例言
绪论
上卷 古代文学
第一章 古代文学鸟瞰
第二章 文字的起源
第三章 最古的记载
第四章 诗经与楚辞
第五章 先秦的散文
第六章 秦与汉初文学
第七章 辞赋时代
第八章 五言诗的产生
第九章 汉代的历史家与哲学家
第十章 建安时代
第十一章 魏与西晋的诗人
第十二章 玄谈与其反响
中卷 中世文学
第十三章 中世文学鸟瞰
第十四章 南渡及宋的诗人们
第十五章 佛教文学的输入
第十六章 新乐府辞
第十七章 齐梁诗人
第十八章 批评文学的发端
第十九章 故事集与笑谈集
第二十章 六朝的辞赋
第二十一章 六朝的散文
第二十二章 北朝的文学
第二十三章 隋及唐初文学
第二十四章 律诗的起来
第二十五章 开元天宝时代
第二十六章 杜甫
第二十七章 韩愈与自居易
第二十八章 古文运动
第二十九章 传奇文的兴起
第三十章 李商隐与温庭筠
第三十一章 词的起来
第三十二章 五代文学
第三十三章 变文的出现
第三十四章 西昆体及其反动
第三十五章 北宋词人
第三十六章 江西诗派
第三十七章 古文运动的第二幕
第三十八章 鼓子词与诸宫调
第三十九章 话本的产生
第四十章 戏文的起来
第四十一章 南宋词人
第四十二章 南宋诗人
第四十三章 批评文学的复活
第四十四章 南宋散文与语录
第四十五章 辽金文学
第四十六章 杂剧的鼎盛
第四十七章 戏文的进展
第四十八章 讲史与英雄传奇
第四十九章 散曲作家们
第五十章 元及明初的诗词
第五十一章 元及明初的散文
第五十二章 明初的戏曲作家们
第五十三章 散曲的进展
第五十四章 批评文学的进展
第五十五章 拟古运动的发生
下卷 近代文学
第五十六章 近代文学鸟瞰
第五十七章 昆腔的起来
第五十八章 沈?与汤显祖
第五十九章 南杂剧的出现
第六十章 长篇小说的进展
第六十一章 拟古运动第二期
第六十二章 公安派与竟陵派
第六十三章 嘉隆后的散曲作家们
第六十四章 阮大铖与李玉
摘要
但甲骨、钟鼎刻辞等,以不成篇章者为最多。其较为完美的文籍的最古的记载,几全在《尚书》里。编集《尚书》者相传为孔子。据说全书原有一百篇,今存五十八篇。然此五十八篇却非原本,其中多有伪作。可信为原作者仅由伏生传下的二十八篇而已。其余三十篇,有五篇系由旧本分出,有二十五篇则为伪作。伏生的二十八篇亦称为“今文本”,五十八篇则亦称为“古文本”。今文本由伏生传下,传其学者,在汉有大小夏侯及欧阳。古文本相传系武帝末鲁共王坏孔子宅以广其居时,由壁中得到。《汉书?儒林传》:“孔氏有《古文尚书》,孔安国以今文字读之。因以起其家,逸书得十余篇。盖《尚书》兹多于是矣。”又同书《艺文志》:“孔安国者,孔子后也,悉得其书,以考二十九篇,得多十六篇,安国献之。遭巫蛊事,未列于学官。”又同书《楚元王传》亦言:“得古文于坏壁之中,逸礼有三十九,书十六篇。”由此可见在西汉之时,逸书或《古文尚书》,较之今文仅多出十六篇。此《古文尚书》十六篇,大约在东晋大乱时已失不见。到了东晋元帝时豫章内史梅赜,忽上《古文尚书》,增多二十五篇。这个增多本,初无人疑其为伪者。到了宋时,方才有人觉得可疑。到了清初,阎若璩著《尚书古文疏证》,从种种方面证实,增多的二十五篇,实为梅赜所伪造,不仅“文辞格制,迥然不类”而已。这成了一个定谳。
就伏生本的二十八篇而研究之,《尚书》的内容是很复杂的,但大约可分为下之三类:
第一类 誓辞 这个体裁《尚书》里面很多,自《甘誓》起,至《汤誓》、《牧誓》、《费誓》都是。这是用兵时的鼓励臣民的话。我们在这些古远的誓辞中,很可以看出许多初民时代的信仰与思想。譬如《甘誓》,是夏启与有扈氏战于甘之野时的誓语,他对于六卿所宣布的有扈氏罪状乃是“威侮五行,怠弃三正”八个字;(有人据此八字疑其为后人所伪作。但至少当经后人的改写。)于是他便接下去说:“天用剿绝其命,今予惟恭行天之罚。”称天以伐人国,乃是古代民族最常见的事。凡当双方以兵戎相见的时候,无论哪。一方,总是说,他是“恭行天之罚”的,他的敌人是如何如何的为天所弃。不仅启如此而已。汤之伐桀,亦日:“有夏多罪,天命殛之。”又日:“夏氏有罪,予畏上帝,不敢不正。”武王伐纣亦日:“今予发惟恭行天之罚。”总之,无论哪一方,总是告诉他的部下说:“我们是上天所保佑的,必须顺了天意,前去征伐。”他们又是奉了庙主或神像前去征伐的,所以“用命”便“赏于祖”,不用命便“戮于社”。这很可看出古代如何的崇奉神道,或利用神道,无论什么事,都是与神道有关系的;与一个民族有生死存亡的休戚的战争,当然更与神道有密切的关联了。如果我们读着《甘誓》(约前2196年)、《汤誓》(约前1777年)及《牧誓》(前1122年)的三篇便很可以看出其中不同的气氛来,神的气氛是渐渐的少了,人的气氛却渐渐的多了。其为不同时代的东西无疑。不过,像《甘誓》、《牧誓》的写出,可能要比较晚些。
第二类 文诰书札 这一类《尚书》中很不少,自《盘庚》、《大诰》、《洛诰》以至《康诰》、《酒诰》、《梓材》、《秦誓》皆是。它又可分为二类:一类是公告,即对于民众的公布,如《盘庚》;一类是对于个人的往来书札,或劝告,如《大诰》、《康诰》、《洪范》。这一类的古代文书,在历史上都是极有用的材料,更有许多珍言训语,在文学上也是很可宝贵的遗物。譬如《康诰》,便是一篇恳挚的告诫文书,《大诰》、《盘庚》中的文告,便是两篇反复劝谕的又严正,又周至的公告。
第三类 记事的断片 这一类《尚书》中较少,如《尧典》、《禹贡》以至《盘庚》中的一部分,及《金滕》等皆是。《尚书》中的诸文,每有一小段记事(虽然不见每篇中皆有)列于其首,例如《洪范》篇首之“惟十有三祀,王访于箕子”,《旅獒》篇首之“惟克商,遂通道于九夷八蛮。西旅底贡厥獒。大保乃作《旅獒》,用训于王”之类。
综上所言,可知《尚书》的性质与内容是很不一致的。旧说《春秋》是纪事的,《尚书》是纪言的,《尚书》又何尝止是纪言而已。
有的人以为《尚书》中的最古文件是《尧典》。但《尧典》却明明不是尧舜时所作;它记的是尧舜时代的事,且篇首即大书日“若稽古帝尧”,可见作此文者尚为离尧舜时代很远的人。(旧释:“若,顺;稽,考也。能顺考古道而行之者帝尧,”接近是不通的。)最可信的最古的一篇文字乃是《甘誓》,但就其明白晓畅的一点看来,至少有后人改写的痕迹。《禹贡》亦是后人所追记。《甘誓》若果为夏启时代的作品,则此文之作,盖在公元前2196年,即离今约四千年。四千年前,中国之有那样简朴的文字,并不是不可能的事。埃及、巴比仑诸国,在这时期其文字已是很发达的了。再者,就甲骨刻辞和《盘庚》的文辞看来,在夏代而有《甘誓》的产生,似也是不足为异的事。惟甲骨文以前的文字,即夏代的文字,迄未被我们发现,我们只能将这篇文字作为后代人的记述而已。
《尚书》中最后的一篇文字《秦誓》,则写于公元前627年。
P16-18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