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跨文化的想象

跨文化的想象

  • 字数: 70千字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中国大百科出版社
  • 作者: 王邦维 著
  • 出版日期: 2017-05-01
  • 商品条码: 9787520200820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119
  • 出版年份: 2017
定价:¥30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内容简介
中国人称呼自己国家为“中国”,曾认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印度是古代世界的几大文明中心之一,也曾认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两国在古代知识的框架下,都曾把自己看成是世界的中心,这在心理和文化上无疑有一种优越感。但在跨文化的交往中,在不同族群之间,在交往的双方,无论“输出方”还是“输入方”,是不是依然隐隐约约能看到某种文化的优越感或者自负?不同的文化,是不是各有长处和短处?如果长处存在,可不可以有优越感?在他人面前,自认为优越,是人性的一部分吗?这种优越感会影响到文化的交流吗?这些问题,似乎都值得讨论。王邦维著的《跨文化的想象:文献、神话与历史(精)》重点讨论几个文化个案,从很初的想象和传闻,到后来实际的经验,分析相关的历史文献、口头神话与佛典译本,就其历史局限,应该传承的历史智慧,以及通过跨文化想象传承的精神遗产,开展综合研究。
作者简介
王邦维,四川大学历史系77级肄业,1982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硕士学位,1987年在北京大学东语系获博士学位。1987年任北京大学副教授,1992年迄今任北京大学教授,先后任教于北京大学东方系、北京大学东方研究院、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以及北京大学东方文学研究中心。自1985年起在中国大陆、台湾地区以及德国、法国、印度、日本、瑞典、爱沙尼亚、荷兰、尼泊尔出版或发表有多种学术著作和论文,内容涉及佛教语言、文献、文学,印度和中国佛教史以及中印文化关系。
目录
总序
前言
第一节 “洛州无影”与“天下之中”
第二节 佛教的“中心观”与古代中国的文化优越感
第三节 譬喻师与佛典中譬喻的运用
第四节 神话怎样与历史纠结:三个地名引出的故事
第五节 “西化”还是“中国化”:从佛教的历史看中外文化的交流与互动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