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报告文学作家论

报告文学作家论

  • 字数: 13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河北教育出版社
  • 作者: 刘叶郁
  • 出版日期: 2021-11-01
  • 商品条码: 9787554565926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162
  •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32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笔者查阅大量中外研究资料,“作家论”的研究现状属于个体散论式和编年体史著模式,较少从集群与共性视角下探究作家群体特征,发现报告文学作家群体的共性特征和集体问题。本篇“作家论”跳出单一作家传记式、编年体式的写作方式,本书从作家主体论、作家智能论、作家个性论、优秀报告文学作家个案介绍、新时代报告文学“出走”与“坚守”的选择差异、时代创作与范式转换等七部分内容,探索报告文学作家的个性与共性、主体性与客体性、实践性与历史性、传承性与发展性等特质,探究优秀报告文学作家个案以及在新时代报告文学作家面临新的文化生态、文化威胁、文化创新的背景下,报告文学作家的成长与文体的蜕变与创新。
作者简介
李炳银,现为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常务副会长,中国作家协会报告文学专委会副主任,全国报告文学理论研究会会长,文学评论家。《中国历史文化名人传》编委会文学专家组组长,多年担任《中国报告文学》主编。著有《中国报告文学流变论》《小说艺术论》《中国报告文学的凝思》《国学宗师——胡适》等,编著近百种。 刘叶郁,南京体育学院教师,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中国作家协会报告文学学会、报告文学理论研究会会员,青年文学评论家。发表核心期刊文章数十篇,出版专著2本,《作家论》为江苏高校“青蓝工程”资助。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作家主体论:作为创作者社会实践活动的事实表达
第一节 生存视域:作家真实反映社会实践的过程
第二节 审美视域:作家深入体察社会的过程
第三节 文化视域:作为知识分子担当的历史过程
第二章 作家智能论:报告文学作家共有的品格与能力
第一节 作为知识分子的文化品格
第二节 作为时代“报告者”的自觉意识
第三节 作为文学家的创作能力
第三章 作家个性论:对社会生活的敏感与文学审美观照
第一节 报告文学“文学性”思考
第二节 报告文学时代性转换:从“报告”到“文学”
第三节 作家关注焦点变化:从素材的敏感到对审美的观照
第四章 优秀报告文学作家:文体意识·主体意识·文学意识
第一节 文体意识·主体意识·文学意识
第二节 理由:小说中“出走”的报告文学作家
第三节 赵瑜:特立独行的“硬汉”
第五章 “出走”与“坚守”:社会转轨下报告文学作家的选择
第一节 “聚魅”与“祛魅”:商业化背景下文学的整体“失落”
第二节 “规约”与“自由”:报告文学文体的发展与成熟
第三节 “舍弃”与“获得”:报告文学作家的“得失”智慧
第六章 现实·历史·创新:媒介化背景下报告文学作家创新化发展
第一节 现实挑战:媒介文化带来的“生存危机”
第二节 历史况味:文体自觉坚守“初心不改”
第三节 创新发展:与技术同行“情境化”传播
第七章 时代创作与范式转换:从自主写作走向主旋律下“邀约创作”
第一节 质疑与关怀:“邀约写作”的现实质疑
第二节 历史与发展:“邀约写作”的历史传承
第三节 创作与技巧:“邀约写作”的“主动”与“被动”
第四节 内容与价值:英雄人物·重大事件·精神引领
结语 报告文学参与国家治理与个人发展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