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漫画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李学勤谈国学(2册)
字数: 1050000
装帧: 精装
出版社: 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作者: 李学勤
出版日期: 2020-01-01
商品条码: 9787515826127
版次: 1
开本: 16开
页数: 1148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
¥268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内容简介
《李学勤谈国学》选取了李学勤先生近一二十年以来关于国学方面的学术成果,集结为上下卷。上卷:《论衡览要》,以讨论国学为伊始,探讨国学的源流和内涵,弘扬国学的价值和意义,强调国学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钩沉易道》,以讨论《周易》为主线,结合考古学、文献学,追根溯源;《纂诂经籍》,以讨论六艺为依归,提出孔子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下卷:《纵横百家》,以讨论诸子百家为要旨,充分利用新材料,考察古书的真伪年代和成书过程,论证诸子之学的历史地位;《寻根文化》,以讨论区域文化为重点,综合文献与考古成果,划分东周列国时代七个文化圈,说明中华文明自古以来的多民族、多地区、多文化的特征和灿烂辉煌;《考镜源流》,以讨论中华文明历史为终端,追寻考察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发展。
目录
李学勤谈国学(上卷)|
序读爱因斯坦给后世的信/1
论衡览要
壹
重新估价中国古代文明/3
辉煌的中华早期文明/14
走出疑古时代——在一次学术座谈会上的发言/30
谈“信古、疑古、释古”/45
关于学术史/52
简帛与汉初学术史/55
清代学术的几个问题/64
《中国学术史》总序/71
考古新发现与中国学术史/77
贰
国学与经学的几个问题/83
国学的存立/99
国学的回顾与前瞻/100
在“国学热”中的几点思考/102
小谈国学——一次讲课的提纲/111
“国学热”中谈清华简/114
国学的主流是儒学,儒学的核心是经学/126
叁
深入探讨清华国学研究院的成就和经验——“清华国学研究院与21世纪中国学术讨论会”开幕辞/131
重读清华国学研究院《章程》/134
在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成立大会上的致辞/137
肆
在首届汉语人文学术写作终身成就奖颁奖典礼上的致辞/140
“孔子文化奖”获奖感言/143
为往圣继绝学/145
“国学大典”致谢辞/147
“会林文化奖”获奖演讲/149
伍
在四川大学《儒藏》首发式上的发言/153
致刘梦溪先生函/155
《大家国学》总序/156
《大家论学》弁言/159
几点小小希望/162
读《饶宗颐二十世纪学术文集》/164
欧阳红国学“口袋书”系列序/167
新思考振兴国学——在“第六届中国国际易道论坛”上的致辞/169
钩沉易道
壹
《周易》与中国文化/173
关于《周易》的“人更三圣、世历三古”之说——在易道论坛上的发言/180
马宝善《易道宇宙观》序/184
贰
西周甲骨的几点研究/188
续论西周甲骨/199
殷墟出土的周人甲骨/210
叁
出土筮数与三易研究/215
新发现西周筮数的研究/221
出土文物与《周易》研究/228
谈淮阳平粮台龙山文化纺轮的“易卦”符号/239
肆
帛书《周易》的几个问题(上)/242
帛书《周易》的几个问题(下)/251
帛书《系辞》略论(上)/260
帛书《系辞》略论(下)/267
伍
清华简《筮法》与数字卦问题/274
《归藏》与清华简《筮法》、《别卦》/281
关于清华简《筮法》的五点认识和五个问题
——在清华简与儒家经典专题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演讲/285
陆
关于《周易》的几个问题/293
《周礼》大卜诸官的研究/300
《周易》讲稿——2001年春在清华大学出版社的演讲/316
纂诂经籍
壹
中国学术的缘起——兼谈孔子之“集大成”/341
《孔子文化奖学术精萃丛书·李学勤卷》自序/354
《经史说略》总说/357
经学史研究亟待开展/360
谈经学与文献学的关系/363
《今古学考》与《五经异议》/367
《说文》前叙称经说/376
先秦儒家著作的重大发现/382
郭店简与儒家经籍/386
宋学比汉学更接近先秦思想/390
贰
谈《诗论》“诗亡隐志”章/393
《诗论》与《诗》/397
论清华简《耆夜》的《蟋蟀》诗/407
论清华简《周公之琴舞》的结构/414
叁
论魏晋时期古文《尚书》的传流/418
朱子的《尚书》学/429
清华简与《尚书》、《逸周书》的研究/439
重说《保训》/448
肆
郭店简与《礼记》/452
古代的礼制与宗法/458
从金文看《周礼》/470
读《周礼正义·天官》笔记/474
伍
由《乐记》看《易传》年代/479
郭店简与《乐记》/491
理欲范畴的始源/496
古乐与文化史/501
陆
孔子与《周易》/507
“五十以学《易》”考辨/510
帛书《要》篇及其学术史意义/525
帛书《要》篇的《损》、《益》说/536
柒
孔子与《春秋》/543
《春秋事语》与《左传》的传流/549
关于《左传》的几点认识/559
吴静安《春秋左氏传旧注疏证续》序/569
李学勤谈国学(下卷)|
纵横百家
壹
稷下学宫的历史意义/3
诸子之学的历史地位——《诸子百家读本》序言/10
新出简帛与学术分野/13
清华简与先秦思想文化/24
贰
八角廊汉简儒书小议/32
竹简《家语》与汉魏孔氏家学/42
日本胆泽城遗址出土《古文孝经》/49
荆门郭店楚简中的《子思子》/56
从简帛佚籍《五行》谈到《大学》/61
孔孟之间与老庄之间/68
廖名春《荀子新探》序/77
叁
申论《老子》的年代/80
荆门郭店楚简所见关尹遗说/88
帛书《道原》研究/92
试论八角廊简《文子》/98
《庄子·杂篇》竹简及有关问题/105
从郭店简《语丛四》看《庄子·胠箧》/116
《鬼谷子·符言》篇研究/121
《鹖冠子》与两种帛书/127
肆
《齐语》与《小匡》/139
《管子·心术》等篇的再考察/146
《管子·轻重》篇的年代与思想/154
谈楚简《慎子》/163
伍
秦简与《墨子》城守各篇/168
论银雀山简《守法》、《守令》/181
长台关竹简中的《墨子》佚篇/189
陆
楚帛书中的天象/196
楚帛书中的古史与宇宙论/205
柒
《孙子》篇题木牍与佚文/213
田旭东《司马法浅说》序/219
孙开泰《吴起传》序/222
寻根文化
壹
中国文化的过去和将来/227
五千年文明史是文化创造源泉/229
解读文明历史增强文化自信/231
关于中国古代文明与文化发展战略关系问题/237
中外文化冲突与融合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运动/241
怎样继承优良的中华传统文化/245
清华简,让我们重新审视文化渊源/249
贰
多彩的古代区域文化/255
《长江文化史》序/261
《黄河文化史》序言/264
《中华地域文化集成》序/267
叁
河洛文化的性质/269
《根在河洛》序/274
《河洛文化研究丛书》序/279
肆
青铜器与山西古代史的关系/283
赵文化的兴起及其历史意义/292
平山墓葬群与中山国的文化/299
陈平《燕史纪事编年会按》序/309
伍
夏商周与山东/312
从新出楚简看齐鲁文化的影响/324
贾庆超《邹鲁文化研究》序/327
陆
青铜器与楚文化/330
简帛与楚文化/342
柒
丰富多彩的吴文化/354
范蠡思想与帛书《黄帝书》/363
吴越历史文化研究中的几个问题/371
时分与《吴越春秋》/375
捌
巴史的几个问题/381
《帝系》传说与蜀文化/386
蜀文化神秘面纱的揭开/395
玖
清华简关于秦人始源的重要发现/399
秦人出自商奄的又一重大证据/404
嬴秦始源与秦文化特点/408
考镜源流
壹
《中国古代文明十讲》序言/413
中国古代文明研究一百年/417
21世纪的古代文明研究/427
古文字与古文明:21世纪初的认识和展望/437
虞夏商周研究的十个课题/454
古史研究的当前趋向/460
贰
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470
追寻中华文明的起源/488
穿越与反思——我们为什么以及怎么样探索古代文明/505
追根与溯源——现代人怎样认识遥远的古代/524
叁
近年出土文献与中国文明的早期发展/541
中国古代青铜器艺术的两个高峰/547
肆
“二重证据法”与古史研究/555
出土文献与古史重建/558
伍
理论与历史学的创新/562
深入探讨远古历史研究的方法论问题/569
编后记/576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