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漫画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古文观止(上下)/中华经典轻松读
字数: 400000
装帧: 平装
出版社: 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作者: 陈明星 主编 施中狱编注
出版日期: 2019-01-01
商品条码: 9787569927924
版次: 1
开本: 16开
页数: 608
出版年份: 2019
定价:
¥80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编辑推荐
千古名篇,看古文这本就够了。◎选用非常不错版本为底本,约请国学专家进行注释和翻译。◎注释准确简明,译文明白晓畅。
内容简介
“古文观止”取意一览此书即可观止古文。辑文上起先秦,下迄明末,凡十二卷,二百二十二篇,兼收各类文体,择选贤哲名篇,篇幅较短,语言精炼,便于诵读,代表先秦至明未散文的优选水平,极具思想性与艺术性。《古文观止》自康熙三十四年(1695)刊行以来,已三百余年,它似一条长流水,汩汩流淌,虽然蜿蜒曲折,但不曾枯竭,对一代一代读者,始终具有新鲜感,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本书分为上下册,以注释、译文加评析的结构诠释国学经典。
作者简介
施中狱:不错教师,退休后担任谋国学培训机构讲师,给中学生讲授古典文学鉴赏。曾出版图书多部,并在核心教育期刊发表论文多篇。
目录
卷一 周文左传一 郑伯克段于鄢 二 周郑交质 三 石碏谏宠州吁 四 臧僖伯谏观鱼 五 郑庄公戒饬守臣 六 臧哀伯谏纳郜鼎 七 季梁谏追楚师 八 曹刿论战 九 齐桓公伐楚盟屈完 十 齐桓下拜受胙 十一 阴饴甥对秦伯 十二 展喜犒师 十三 宫之奇谏假道 十四 子鱼论战 卷二 周文左传一 介之推不言禄 二 烛之武退秦师 三 蹇叔哭师 四 寺人披见文公 五 吕相绝秦 六 季札观周乐 国语七 祭公谏征犬戎 八 召公谏厉王止谤 九 襄王不许请隧 十 单子知陈必亡 十一 展禽论祀爰居 十二 里革断罟匡君 十三 敬姜论劳逸 卷三 周文国语一 叔向贺贫 二 王孙圉论楚宝 三 诸稽郢行成于吴 四 申胥谏许越成 公羊传五 春王正月 六 宋人及楚人平 七 吴子使札来聘 谷梁传八 郑伯克段于鄢 九 虞师晋师灭夏阳 礼记?檀弓十 晋献公杀世子申生 十一 曾子易箦 十二 有子之言似夫子 十三 公子重耳对秦客 十四 杜蒉扬觯 十五 晋献文子成室 十七 晋献公杀世子申生 卷四 战国文战国策一 苏秦以连横说秦 二 范雎说秦王 三 邹忌讽齐王纳谏 四 颜斶说齐王 五 赵威后问齐使 六 触龙说赵太后 七 鲁共公择言 八 唐雎说信陵君 九 苏秦以连横说秦 十 冯谖客孟尝君 十一 乐毅报燕王书 国语十二 祭公谏征犬戎 十三 召公谏厉王止谤 楚辞十四 卜居 十五 宋玉对楚王问 卷五 汉文史记一 秦楚之际月表 二 外戚世家序 三 伯夷列传 四 屈原列传 五 酷吏列传序 六 游侠列传序 七 滑稽列传 八 货殖列传序 九 五帝本纪赞 十 项羽本纪赞 十一 孔子世家赞 十二 太史公自序 十三 报任安书 十四 谏逐客书 卷六 汉文汉书一 高帝求贤诏 二 文帝议佐百姓诏 三 景帝令二千石修职诏 四 武帝求茂材异等诏 邹阳五 狱中上梁王书 司马相如六 上书谏猎 李陵七 答苏武书 路温舒八 尚德缓刑书 杨恽九 报孙会宗书 光武帝十 光武帝临淄劳耿弇 马援十一 诫兄子严敦书 贾谊十二 过秦论(上) 十三 治安策一 晁错十四 论贵粟疏 诸葛亮十五 前出师表 十六 后出师表 卷七 六朝唐文李密一 陈情表 王羲之二 兰亭集序 陶渊明三 归去来辞 四 桃花源记 五 五柳先生传 孔稚珪六 北山移文 魏征七 谏太宗十思疏 骆宾王八 为徐敬业讨武曌檄 王勃九 滕王阁序 李白十 春夜宴桃李园序 刘禹锡十一 陋室铭 杜牧十二 阿房宫赋 李白十三 与韩荆州书 李华十四 吊古战场文 卷八 唐文韩愈一 原道 二 杂说一 三 杂说四 四 原毁 五 讳辩 六 送石处士序 七 送温处士赴河阳军序 八 师说 九 进学解 十 圬者王承福传 十一 送李愿归盘谷序 十二 祭十二郎文 十三 祭鳄鱼文 十四 柳子厚墓志铭 柳宗元十五 捕蛇者说 十六 种树郭橐驼传 卷九 唐宋文柳宗元一 驳复仇议 二 桐叶封弟辨 三 箕子碑 四 梓人传 五 愚溪诗序 六 永州韦使君新堂记 七 钴潭西小丘记 八 小石城山记 九 贺进士王参元失火书 王禹偁十 待漏院记 十一 黄冈竹楼记 李格非十二 书《洛阳名园记》后 范仲淹十三 严先生祠堂记 司马光十四 谏院题名记 钱公辅十五 义田记 李觏十六 袁州州学记 卷十 宋文欧阳修一 朋党论 二 释秘演诗集序 三 梅圣俞诗集序 四 送杨寘序 五 丰乐亭记 六 秋声赋 七 祭石曼卿文 八 纵囚论 九 醉翁亭记 十 泷冈阡表 范仲淹十一 岳阳楼记 苏洵十二 辨奸论 十三 管仲论 十四 心术 十五 张益州画像记 苏轼十六 范增论 十七 留侯论 十八 贾谊论 十九 晁错论 卷十一 宋文苏轼一 喜雨亭记 二 放鹤亭记 三 石钟山记 四 三槐堂铭 五 方山子传 六 凌虚台记 七 超然台记 八 潮州韩文公庙碑 九 前赤壁赋 十 后赤壁赋 苏辙十一 六国论 十二 黄州快哉亭记十三 上枢密韩太尉书 曾巩十四 寄欧阳舍人书 十五 赠黎安二生序 王安石十六 读孟尝君传 十七 同学一首别子固 十八 游褒禅山记 十九 泰州海陵县主簿许君墓志铭 卷十二 明文宋濂一 送天台陈庭学序 二 阅江楼记 方孝孺三 深虑论 四 豫让论 王鏊五 亲政篇 王守仁六 尊经阁记 七 象祠记 唐顺之八 信陵君救赵论 宗臣九 报刘一丈书 茅坤十 青霞先生文集序 袁宏道十一 徐文长传 刘基十二 司马季主论卜十三 卖柑者言 归有光十四 吴山图记十五 沧浪亭记 王世贞十六 蔺相如完璧归赵论张溥十七 五人墓碑记
摘要
卷一 周文一 郑伯克段于鄢《左传》【原文】《左传》①隐公元年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②。遂恶之。爱共叔段,欲立之。亟请于武公,公弗许。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公曰:“制,岩邑也,虢叔死焉。他邑唯命。”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祭仲曰:“都城过百雉③,国之害也。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④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对曰:“姜氏何厌⑤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公曰:“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既而大叔命西鄙⑥、北鄙贰于己。公子吕曰:“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欲与大叔,臣请事⑦之;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公曰:“无庸⑧,将自及。”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至于廪延。子封曰:“可矣,厚将得众。”公曰:“不义不昵,厚将崩。”大叔完⑨聚⑩,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夫人将启之。公闻其期,曰:“可矣!”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京叛大叔段。段入于鄢。公伐诸鄢。五月辛丑,大叔出奔共。书曰:“郑伯克段于鄢。”段不弟,故不言弟。如二君,故曰克。称郑伯,讥失教也,谓之郑志。不言出奔,难之也。遂寘姜氏于城颍,而誓之曰:“不及黄泉,无相见也!”既而悔之。颍考叔为颍谷封人,闻之,有献于公。公赐之食。食舍肉。公问之。对曰:“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公曰:“尔有母遗,繄我独无!”颍考叔曰:“敢问何谓也?”公语之故,且告之悔。对曰:“君何患焉!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公从之。公入而赋:“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姜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泄泄。”遂为母子如初。君子曰:颍考叔,纯孝也。爱其母,施及庄公。《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其是之谓乎!【注释】①《左传》:又称《春秋左氏传》、《左氏春秋》,相传为鲁国太史左丘明所作,后来又经过许多人的增益。②寤生:逆生。寤:通“牾”,逆,倒着。③雉:量词。长三丈,高一丈为一雉。④参:同“三”。⑤厌:满足。⑥鄙:偏远的城镇。⑦事:侍候、侍奉。⑧无庸:意思是说不用除掉大叔。⑨完:修筑城池。⑩聚:积聚、粮草。【译文】当初,郑武公从申国娶回妻子,名叫武姜。生下庄公和共叔段两个儿子。庄公出生时是难产,惊吓了姜氏,所以取名叫“寤生”,因此姜氏就厌恶他。姜氏偏爱共叔段,想立他做太子。多次向郑武公请求,武公不答应。等到庄公做了郑国国君,姜氏又替共叔段请求把制地封给他。庄公说:“制,是一个险要的地方,东虢国的国君虢叔就死在那里。其他地方我都随便您挑选。”姜氏又替他请求京邑做封地,庄公答应了,就让共叔段住在那里,人们称他为“京城太叔”。郑国的大夫祭仲说:“分封的都城如果超过了三百方丈,便是国家的祸害。先王的制度是:大城邑不得超过国都的三分之一;中等城邑不超过五分之一;小城邑不超过九分之一。今天京城的城墙不合法度,不是先王的制度,您将会无法控制的。”庄公说:“姜氏想这样,我又怎么能逃避这个祸害呢?”祭仲回答说:“姜氏哪里有满足的时候?不如早点作个安排,不要让他的势力滋长蔓延。蔓延开来,就难对付了。蔓延的野草尚且不能够除尽,何况是您宠爱的弟弟呢!”庄公说:“不义的事情做多了,必然会自取灭亡。你姑且等着瞧吧!”不久,太叔命令原属郑国的西边和北边的边邑从属于庄公,又从属于自己。公子吕说:“我们的国家受不了这种从属两个主人的情况,您打算怎么处理这件事?如果把郑国交给太叔,就请您允许我侍奉他;如果不给太叔,就请您除掉他,不要让郑国的老百姓产生二心。”庄公说:“不用除掉他,他将会自及于祸,自作自受的。”太叔又把原来两属的边邑收归自己所有,而且扩展到了廪延。子封说:“可以行动了!如果他的地域扩大了,将会得到更多人的归附。”庄公说:“他既对国君不义,又对兄长不亲,地方占得再大也必然完蛋。”太叔积极地修筑城墙,集中民力、粮草,修理并制造盔甲、武器,编组步兵和战车,准备偷袭郑国。姜夫人也准备作为内应,替他打开城门。庄公获悉太叔偷袭郑国的日期,便说:“可以动手了!”命令子封率领两百辆战车去讨伐京城。京城的人反叛了太叔段。太叔逃到了鄢。庄公又追到鄢去讨伐他。五月二十三日那天,太叔便逃到共国去了。《春秋》上记载说:“郑伯克段于鄢。”因为段的所作所为不像做弟弟的样子,所以不称“弟”。倒像是两国国君,所以说是“克”;直称庄公为郑伯,是讥讽他没尽到兄长的教育责任,姑息他弟弟的恶行;《春秋》说这是庄公本来就有杀弟弟的意图。不说“出奔”,是责难郑庄公的意思。于是,郑庄公把姜氏安置在城颍,并发誓说:“不到黄泉,不再见面。”可是,不久他又后悔了。颍考叔是颍谷管理疆界的官,听到了这件事,便去给庄公进献礼品。庄公赐给他饭食,他吃饭时故意把肉留下。庄公问他缘故,他回答说:“我家中有母亲,小人孝敬的食物她都吃过了,就是没尝过君王赐给的美味,请您允许我把肉带回去孝敬母亲。”庄公说:“你有母亲可以孝敬食物,我独没有!”颍考叔说:“请问您这话怎么说?”庄公向他说明了缘故,并且告诉他自己很后悔。颍考叔回答说:“您又何必为这事而烦恼呢?如果挖地见到了泉水,再打一条隧道在里面与您母亲相见。又有谁说这样做不对呢?”庄公照他的话做了。庄公走进地道时赋诗说:“大隧道里面,母子相见,是多么快乐啊!”姜氏走出地道时赋诗说:“大隧道外面,母子相见,是多么舒畅啊!”于是母子又像以前一样融洽了。君子说:颍考叔,是真正的孝子。爱自己的母亲,还影响到庄公。《诗经》上说:“孝子的孝道没有穷尽,较为地把它赐给你同类的人。”大概说的就是这样的人吧。【评析】常言道:一母生二子,必有厚薄。春秋时代的郑国王后武姜,对庄公和共叔段二子有爱恶之偏见,导致兄弟之间的权利之争,感情破裂。庄公对共叔段姑息放纵,然后乘时而动用兵机,追杀而想置之于死地。为了权势,为了利益,为了一己私心,置亲情于不顾而展开了残酷的战争。文章通过这件事,把姜氏的偏私任性、共叔段的野心勃勃、郑庄公的阴险狡诈,都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情感是人世间很宝贵的东西,是任何东西都不能取代的。试想如果每个人都多为对方着想一些,那么不就可以得到比金钱、荣誉、地位更可贵的东西了吗?这才是人生很幸福的事情。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