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熬通宵也要读完的大秦史

熬通宵也要读完的大秦史

  • 字数: 245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台海出版社
  • 作者: 覃仕勇
  • 出版日期: 2021-02-01
  • 商品条码: 9787516828465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56
  •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4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既看故事,又学历史 依据史实,正史野读。用故事串联历史,于浩瀚提炼主干,带你领略大争之世的生存智慧。 ◆生动有趣、脉络清晰 趣味故事与硬派知识相结合,春秋乱世,群雄逐鹿,秦国一扫六合,全程讲述大秦帝国的前世今生与盛衰荣辱。 ◆全新视角,深层次解读 生动有趣、脉络清晰,多角度探索历史。秦穆公、芈八子、百里奚、商鞅、张仪、白起等人物推进着大秦跌宕的历史,看大秦帝国铁血风云。"
内容简介
秦朝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它的历史很短,仅仅只有十五年,但秦国的历史却将近七百年。秦国从一个疆土不过五十里的蕞尔小国,一点一点崛起,最终由秦始皇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其过程是何等艰辛,其所经历过的生死考验,是何等壮观!本书就从秦国的肇始说起,至隋朝全面终结,力图描画一幅秦国全景图,让大家对秦朝的发展有一个整体的了解。
作者简介
覃仕勇,广西博白县人,酷爱读书写字,广西作协会员。著有《熬通宵也要读完的大晋史》《熬通宵也要读完的大唐史》《熬通宵也要读完的大元史》《熬通宵也要读完的大明史》《熬通宵也要读完的大清史》《历史里的隋唐英雄们》《大唐王朝惹了谁》《两宋时代的牛人》《这才是岳飞》《大东汉》《奏折上的晚明》《天崩地裂三百年——两晋南北朝的泣血悲歌》《功夫皇帝赵匡胤》《一代名相狄仁杰》《隐忍与抗争》《明灭》《是谁在抹黑明朝》《醒醒吧,太平天国不太平》等多部历史著作。
目录
第一章秦国肇始
秦国为何饱受其他诸侯国歧视?
秦国的发源地在甘肃还是陕西?
秦朝的国号是怎么来的?因建在秦地而名?
统率秦庄公出击猃狁的神秘人物是谁?
《吕氏春秋》的一则寓言被当成了史实
秦公簋的器主是谁?
秦国早期两位可怜的国君
第二章由弱到强
秦穆公该不该列入“五霸”之内?
秦穆公的谥号是“穆”还是“缪”?
秦桓公差点把秦穆公建立的基业败光
秦惠文王称王
秦武王举鼎
两名秦国士兵的家书
“郾国”为什么被改名为“燕国”?
秦始皇平此蕞尔小国兴兵50万耗时10年
第三章秦国良臣
大臣表忠誓与君主同生共死,结果弄假成真
“秦国第一名相”百里奚
甘罗十二岁拜相?
发生在商鞅身上的一系列奇事
“连横”对“合纵”,张仪巧破公孙衍
苏秦搞合纵对抗张仪?为什么搞垮了齐国?
撩开中国历史上“不错老师”的神秘面纱
范雎中苏代反间计与白起结怨?
秦始皇的身世之谜
第四章一时猛将
廉颇的能力到底有多大?
廉颇负荆请罪,是真的认识到错误了吗?
白居易是战神白起的后人?
战神白起真的活埋了40万赵军吗?
王翦为什么非要动用60万大军出征灭楚呢?
王离真在巨鹿之战中输给了项羽?
章邯曾横扫六国,后来为什么打不过刘邦?
第五章秦始皇的身前身后事
说说秦始皇的姓和氏
《荆轲刺秦王》写的是史实吗?
秦始皇一真一假的两枚传国玉玺
秦二世继位是一个阴谋?
赵高是太监?还搞出了“沙丘政变”?
“秦三世”子婴是秦始皇的什么人?
公子扶苏的骨骸在秦始皇陵东部出现了?
新出土的文字,将改写秦朝历史
秦始皇陵为何不能发掘?
秦始皇陵地宫里有金雁一直在飞?
第六章后宫逸闻
秦昭襄王的先祖母是怎么演变成黎山老母的呢?
秦晋联姻中的怀嬴、文嬴是什么来头?
重耳与齐姜的爱情感动到您了吗?
中国首位太后,史书着墨不多
秦始皇有立皇后吗?说说那些与秦始皇有关的女人
秦始皇嫔妃与皇子面容复原了?
虞姬为什么要自杀呢?
第七章秦末风云
秦灭六国,刘邦做了哪国的“亡国奴”?
刘邦40岁还打光棍,整天游手好闲?
“项羽自刎”之说遭质疑,自杀还是他杀?
项羽尸首被5人瓜分,这5人最后结局如何?
项伯是项羽的“小叔叔”,为何名字叫“项老大”呢?
韩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了吗?
张良两次带兵都以失败收场,为何列“武庙十哲”之一
第八章秦史遗迹
南美洲有2000年前秦朝遗民的后裔?
秦景公用了“黄肠题凑”?
“项羽墓”被菜地包围,真假不明
虞姬是项羽正妻?
疑似范增遗骨在浙江出现
韩信后裔改姓“韦”?
战国发明纸了吗?为何有“纸上谈兵”之说?
中国象棋是韩信发明的吗?
从项羽走马斩将刈旗谈先秦马镫问题
“项羽怪字宝藏之谜”是怎么回事?
被压弯了2200多年的古剑在出土瞬间反弹平直?
摘要
     说说秦始皇的姓和氏 叫秦始皇为 “嬴政”,其实是个错误的叫法。 在古代,对人的称谓其实是很复杂的。 一个人的称谓,大致包含有姓、氏、名、字、号等。 现在,我们已经把姓和氏合成了一个词——— “姓氏”,指的就是姓;同样,也把名和字合成了一个词——— “名字”,指的就是名。 原因很简单,氏和字的讲究已经消失了,至于号,大概也只与外号挂钩了。 那么,古代的姓、氏、名、字分别指什么呢? 还是举例子说明下。 举谁好呢? 举几个大家都知道的人物吧———孔子、屈原、吕不韦。 “孔子”二字,是人们对他的尊称,在古代,“子”是对士大夫的通称。《云麓漫钞》云:“诸侯之上大夫卿、下大夫、上士、中士、下士凡五等,亦称 ‘子’,若宣子、武子之类是也。” 孔子的姓、氏、名、字分别是什么呢? 他其实是姓子,孔氏,名丘,字仲尼。 姓,是母系社会的产物,主要用来区分血缘,用以制约婚姻,同姓不通婚。 氏是父系社会的产物,用以区分贵贱,通过氏可以了解他的宗族、家庭以及社会地位。 通常,平民有姓无氏,而贵族既有姓,又有氏。 那么,为了彰显自己的尊贵地位,在称谓上就不能称姓,只能称氏。 所以,孔子的正确称谓是 “孔丘”,或者 “孔仲尼”;称 “子丘”或 “子仲尼”就会让人错愕不知所以然。 同理,诗人屈原其实是芈姓,屈氏,名平,字原,所以称 “屈平”或 “屈原”;而不称 “芈平”或 “芈原”。 吕不韦为姜姓,吕氏,名不韦,称 “吕不韦”而不称 “姜不韦”。 说完了孔子、屈原及吕不韦,就可以以他们作为参照来说秦始皇了。 秦始皇其实是嬴姓、赵氏,名政。 不难看出,我们不应该叫秦始皇为 “嬴政”,而应该叫秦始皇“赵政”。 《通志·氏族略》中说:三代 (夏商周)以前,姓氏分而为二,男子称氏,妊人 (女子)称姓。氏所以别贵贱,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姓所以别婚姻,故有同姓、异姓、庶姓之别。 尊贵的男子是不称姓的。 不过,同是 《通志·氏族略》又载:“秦灭六国,子孙该为民庶,或以国为姓,或以姓为氏,或以氏为氏,姓氏之失,由此始……兹姓与氏浑为一者也。” 即秦灭六国之后,姓即氏,氏即姓,姓氏或氏姓成了姓或氏的一种书面用语。而汉代以后的人们多已不懂得上古三代时期的姓氏文化,并且对于秦国赵氏的史实也不了解 (两周史书里不称呼各国君主的氏而只称名),简单地按自己的姓名习惯将秦始皇的古姓当成今姓 (氏)一样用在名字前面,写成了 “嬴政”,谬误至今天。 同样的事也发生在姜子牙身上。 姜子牙为姜姓,吕氏,名望,号飞熊。他的正确叫法为 “吕望”而非 “姜望”。 最后补一下,姓和氏相比较,姓比较稳定,而氏是可以根据主人的社会地位变化而变化的。 比如商鞅。 商鞅为姬姓,公孙氏,名鞅,先期在卫国,以卫为氏,称 “卫鞅”,后入秦得赐商地,即以商为氏,称 “商鞅”。 秦始皇是嬴姓,赵氏,那么,他的儿子也应该是嬴姓、赵氏,至于扶苏和胡亥,只是他们的名而已,没有称氏。如果要称呼全,正确的叫法是 “赵扶苏”和 “赵胡亥”。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