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联系客服
|
搜索
热搜: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中国 从春秋到盛唐
字数: 31000
装帧: 平装
出版社: 学林出版社
作者: 纪录片《中国》创作组
出版日期: 2021-03-01
商品条码: 9787548617631
版次: 1
开本: 16开
页数: 380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
¥100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收藏
上架到店铺
×
Close
上架到店铺
{{shop.name}}
点此去绑定店铺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2.05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全新视角的中国历史纸上纪录片,以纪录片《中国》第一季的内容为基础,以思想和制度发展为主线,分为12个精彩故事,从春秋战国的思想维度,到秦汉大一统国家制度建立并完善,再到魏晋南北朝的大融合,催生出隋唐盛世的视角,配以数百幅精美插图,再现了中国历史的动人细节,勾勒出中华文明磅礴大气的发展脉络。书后还特别收录了《中国》创作团队的心得体会,让读者了解这部书的创作缘由和背后的故事,更好地品味“中国”之美。
目录
序一在《中国》中获得澎湃的骄傲和平静的自信
《中国》总出品人张华立
序二为了《中国》
《中国》总制片人、总导演李东珅
《中国》总导演周艳
一春秋
二众声
三洪流
四一统
五天下
六视野
七南渡
八融合
九佛变
十关陇
十一基业
十二盛世
创作手记
阐释中华文化根脉的影像大历史——《中国》纪录片的历史观和叙事表达
《中国》学术统筹沙武田
以温情与共鸣,致敬浩荡无边的中国
《中国》总撰稿邓建永
关于《中国》拍摄的若干回忆
《中国》视觉监制、摄影指导罗攀
后记
摘要
孔丘所处的朝代被称为“周”。此时,在孔丘生活的黄河流域,人类文明至少已经延续了三千年。 尽管周朝初期,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先民已将“宅兹中国”这四个字刻在青铜礼器“何尊”上,但孔丘尚未知晓,自己所在的地方就是后人所说的中国。 青铜礼器是周朝礼制的象征。作为立国之本,周朝建立了一整套完备的宗法制度与礼乐文明,朝贡、祭祀、丧葬、婚娶,都设有规范的仪制,所用乐舞及青铜器物的数量和制式,被用来标志上下尊卑的等级身份,也为整个社会带来安定有序的生活。 但到了孔丘生活的年代,周朝已建立五百多年,国力走向衰落,它所创立的礼乐制度也渐渐松弛荒疏。 孔丘个子很高,他喜欢读书,也喜欢四处游历。按照当时的习惯,他被称呼为孔子。 孔子的家乡在鲁国,也就是今天的山东省南部一带,那里是周朝分封的诸侯国之一。 分封制始于周朝初期,原本是为了加强对地方的统治,结果却带来分裂。数百年间,全国出现了大大小小一百多个诸侯国。它们以周天子为天下共主。 自从周平王为避犬戎之祸,将都城东迁至洛阳,周王朝就开始走下坡路。 面对失序混乱的时局,自幼好礼的鲁国人孔子感到内心困惑。 他萌生了考察社会的念头。 孔子最想去的一个地方,就是东周的都城——洛阳。他最想见到的一个人,是住在洛阳的李耳,后人更熟悉他的另一个名字:老子。 机会来临得稍显意外。 鲁国国君鲁昭公赏赐的一驾马车和一名随从,带着孔子来到他的梦想之地。 眼前所见让他深感震撼。 就在孔子出生那年,老子担任了周朝的守藏室之史,这是掌管国家档案典籍的史官,相当于国家图书馆馆长。 周朝以及之前的漫长年月中,知识一直被权贵阶层垄断,学术典籍由王室集中管控,教习传授只限于王公大臣与贵族之间。底层平民是没有学习的路径和权利的。 老子管理的守藏室,几乎集合了当时中国文化的全部精髓。 看到这些凝结着前人智慧和精神的珍贵经典,更增加了孔子对周礼鼎盛时期的崇尚之心。 当然,这一次拜访,他是带着明确的目的来的。他想向老子请教“礼”,证明自己对“礼”的坚持没有错。他更想与老子探讨当下诸多社会问题的解决方案,期待自己的主张能获得认同。 对孔子来说,老子不仅是值得尊敬的长者,更是一个见多识广的智者。 他掌握着这个国家最核心的文化资源,学问渊博而且善于思考,对人生、对自然乃至整个宇宙,都有独到见解。 孔子讲述了自己对礼制分明、伦理规范的周公时代的向往,希望借此拯救正在崩塌的社会秩序。 老子则将世间万物的运行法则称为“道”,主张道法自然,认为人要顺应自然规律行事,不妄为,不强求。他提倡无为而治,执政者应“以无事取天下”。 两个人的观点显然相去甚远。 但面对老子,孔子始终是谦逊的。他并不失望。他来了,问了,他听到了,也表达了。 中国历史上拥有象征意味的一次思想交汇与碰撞,如同所有意味深长的大事那样,安静地留在了时间深处。 告别洛阳,孔子踏上返回鲁国的路程。 眼前这个世界让他感到越来越陌生。市井街头,偶尔尚能发现上古之风的影子,那是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怜悯与关怀。但那似乎只是短短的一瞬,看起来更像是上一个时代的回光返照。 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随着周天子权力的丧失而日渐崩塌,一切都在不可阻挡地朝着一个方向坠落。诸侯国的烽火正在摧毁的,不仅仅是一个存续了数百年的朝代,还有让这片土地和人民绵延安稳的精神结构。 上层的权力争夺,正一层一层地、由外及内地破坏着世道人心。没有什么比这更加刺痛孑L子的内心。他不能容忍天下就这样滑向深渊,他必须要做点什么。 事实上,在拜访老子之前和辞别老子之后,孔子的想法一直没有改变过。他要想方设法地呼唤并恢复周礼。他要把散落在地上的礼制碎片,一点一点拼起来,重新安放进世人的心中。 他当然知道,这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 一切从教化做起。孔子向众人敞开大门。他打破周王朝多年沿袭的官学传统,创办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所私学。 知识不再是贵族独享的特权。 孔子提出:有教无类。无论出身贵贱、禀赋高下,都应该获得受教育的平等机会。只要交少许学费,哪怕只有一条干肉,就可以到他这里读书、学习。 很快就有大批平民子弟前来求教。 孔子为学生们开设了礼、乐、射、御、书、数六门课程,这被后人称为“六艺”。 孔子办学的地点有个好听的名字——杏坛。这是一所面向平民大众的开放式学校。P19-23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