殖民地种植园治理 vs 反奴隶制革命
帝国主义扩张 vs 反法西斯民族独立斗争
恐怖主义袭击 vs 全球反叛乱行动
在这些西方建立并合法化其霸权的斗争中,视觉性(否定非西方主体的看的权利,垄断对历史进行可视化的权力)如何发挥作用?
————————————————————————————————————
★ 2013年“安妮·弗雷伯格开拓性学术奖”获奖作品
★ 理解视觉文化研究核心概念“视觉性”无法绕开的著作
★ 一部典型的跨学科、跨地域的著作,以一种全球性的视野,拆解了一段由西方人规定什么可以被看见、什么不能被看见,谁可以看、谁不可以看的漫长历史,阐述了一种高度原创的视觉性理论,建立了一个关于视觉性/反视觉性的庞大论述体系
★ W. J. T. 米切尔:《看的权利》是视觉文化研究领域的一部杰作,它为这一新兴学科设定了一个非常高的标准。
★ 简·贝滕斯:这本书的问世改变了视觉研究……米尔佐夫的作品做到了所有这些:提供新的视角,突破学科之间的界限,揭示被隐藏之物,解决难题。
尼古拉斯•米尔佐夫(Nicholas Mirzoeff),美国视觉文化理论家,纽约大学媒体、文化和传播系教授。米尔佐夫是视觉文化领域的创始人之一,其专著包括《沉默的诗歌:现代法国的耳聋、手语和视觉文化》(Silent Poetry: Deafness, Sign and Visual Culture in Modern France, 1995)、《身体图景:艺术、现代性与理想形体》(Bodyscape: Art, Modernity and the Ideal Figure, 1995)、《视觉文化导论》(An Introduction to Visual Culture, 1999/2009)、《观看巴比伦:伊拉克战争与全球视觉文化》(Watching Babylon: the War in Iraq and Global Visual Culture, 2005)、《如何观看世界》(How to See the World, 2015)等,其编著包括《视觉文化读本》(The Visual Culture Reader, 1998/2002)、《流散与视觉文化:表征非洲人和犹太人》(Diaspora and Visual Culture: Representing Africans and Jews, 2001)等。
译者简介
胡文芝,暨南大学翻译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语用学、话语分析、翻译学等。已出版的著作包括《心理治疗话语的语用特征研究》(2014)、《珠海文化遗产精粹》(2021)等。先后在《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等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中国民间故事史》(2016),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两项、省部级项目三项,另主持珠海市社科项目三项、校级项目多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