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你一定爱读的中国战争史 南北朝
字数: 460000
装帧: 平装
出版社: 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作者: 陈峰韬
出版日期: 2022-03-01
商品条码: 9787513919951
版次: 1
开本: 16开
页数: 552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
¥159.8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编辑推荐
※战火经久不灭,战术百淬成钢 南北朝时期的战火经久不灭,战术发展却突飞猛进:骑兵战术发展定型,出现了具有代表意义的具装甲骑和骑兵大兵团作战;城池的攻守技术得到很大发展,玉璧之战、建康之战都是典型;水战理论和战法也得到完善和补充,并上升为南朝国家的根本性军事战略……战术发展的每一步都是历史前进的印记。 ※英雄不问出处,共谱离乱悲歌 草根英雄刘裕、高深莫测高欢、雄才大略拓跋珪、励精图治拓跋焘、卓荦不凡宇文宪……纵观历史,南北朝时期的军事家、战略家、猛将数量居历朝之冠,各方名耀千古的统帅和将领,共同谱写了这一曲离乱悲歌。 ※各方势力纷踏修罗场,乱与治的微妙平衡 北朝国家的统一与兼并战争,南朝国家的兴替战争,南北朝战争丰富了古代中国的战争样式。在“战争”这条贯穿南北朝的主基调下,纵使各方政权“你方唱罢我登场”,统一天下的观念却一直存在于这一大分裂时期,历史的走向清晰可见。
内容简介
自北魏建国以来,至南朝陈朝灭亡,战争是南北朝200年间的主基调,在这段时期内,混乱与融合并存,竟达到了一种微妙的平衡。本书涵盖南北朝大部分经*战例,不单纯描绘战争场面,还以纯熟的笔法对战法进行分析与解读,对历史人物也有理性点评,详尽讲述这一大分裂、大动乱时期的悲欢与轮回。
作者简介
陈峰韬,男,河南安阳人,现居山东济南。专注于魏晋南北朝、隋唐史的研习与科普,对政治演变、制度演化及中古军事历史致力较深。著有《后三国战争史》一书。常年撰稿,作品在《国家人文历史》、《北京晚报》、网易历史、凤凰历史以及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发表,独立运营头条号“有历史”,多篇作品流览量100万+。
目录
第一章拓跋珪兴魏
拓跋珪复国
消灭窟咄
独霸代北
代、燕交恶
参合陂大战
战神之怒
兴兵伐燕
取三城,灭后燕
第二章混一北方
魏、秦柴壁之战
闪击淮北
北魏进犯河南
激战虎牢关
柔然的源起
柔然南犯
太武帝北伐
两袭统万城
进占陇右
灭亡赫连夏
从前凉到北凉:蜗角上的争衡
北凉与北魏的关系
攻灭北凉
第三章宋魏大战
宋文帝的心机
出师北伐
洛阳、虎牢之战
到彦之自毁前程
汝南之战
北伐之议
古怪的部署
孤掌难鸣
太武南进
瓜步山之会
坚不可摧的盱眙城
太武之死与宋军北伐
第四章淮北争夺战
薛安都之叛
宋军孱弱的反击
青齐易主
第五章孝文南伐
孝文南迁的真正用意
义阳之战
南郑之战
钟离之战
孝文帝的志向
攻陷沔北五郡
义阳、涡阳之战
马圈之战
孝文帝病逝
第六章最后的南征
寿春之战
趁火打劫
一波三折的钟离大战
败家子萧宏
钟离战和之议
鏖战钟离
再战义阳
益州战事
高肇攻蜀:北魏最后的南征
第七章六镇起义与北魏灭亡
胡太后乱政
六镇起义
应对失策
尔朱荣横空出世
河阴之难
尔朱荣之死
高欢起家
韩陵之战
宇文泰独占关陇
北魏分裂
第八章双雄鏖战
八柱国、十二大将军
三路分兵
袭杀窦泰
战前形势
生死瞬间
三国鼎立
侯景统兵与反攻河南
河桥大战
高敖曹之死
叛乱与反思
高仲密叛降
骑兵集团对飙
西魏创立府兵制
玉璧城
大战玉璧
高欢智穷力尽
高欢之死
第九章侯景叛乱与三国乱战
识破伪信,自立河南
大战河南
南梁趁火打劫
慕容绍宗大战侯景
王思政大战颍川
第十章西魏吞蜀之战
西魏夺东梁州
达奚武攻占汉中
尉迟迥平蜀
第十一章周齐风云
北周、北齐之立国
前哨战:杨忠突袭晋阳
草率的出兵
大战邙山
陈朝易代引发的危机
华皎叛乱
北周沌口失利
失败的扩张
周武帝杀宇文护
北齐后主误国
暴病与第一次东征中止
第二次东征
北齐灭亡
第十二章刘裕开国
刘裕早年戎马生涯
京口起事灭桓玄
北伐南燕
镇压孙恩、卢循起义
平定谯蜀
北伐后秦
关中失陷
第十三章刘宋两朝内乱
刘劭其人
兵变弑父
刘骏起兵
义宣之叛
昏暴之君前废帝
“猪王”起事
义嘉之乱
寻阳败亡
第十四章梁武帝灭齐之战
东昏暴政
萧衍起兵
郢城大战
入建康杀东昏
第十五章陈庆之北伐
元颢南奔
陈庆之入洛
虎头蛇尾的北伐
第十六章侯景乱梁与梁朝之亡
引狼入室
青丝白马寿阳来
鏖战台城
无用的勤王军
巴陵大战
从江东到广州
建康灭侯景
火并王僧辩
力抗北齐,定鼎开国
第十七章陈朝定鼎
宗室内斗
荆益内战
江陵大战
王琳其人
湘州叛乱
陈朝平定王琳
打遍陈朝名将者究系何人?
连珠炮式的豪强叛乱
艰难平乱
第十八章太建北伐
宣帝的雄心
吴明彻北伐
收复寿阳
吕梁惨败
参考文献
大事记
摘要
瓜步山之会 魏军主力分为三个方向进逼长江。太武帝拓跋焘一路进逼瓜步(在今江苏南京市六合区),永昌王拓跋仁一路进抵历阳(今安徽和县,与南京隔断江相望),高凉王拓跋那一部进抵广陵。 宋军立即做出相应部署: 领军将军刘遵考、左军将军尹弘守横江(历阳段长江北岸),扼守渡江要隘;少府刘兴祖守白下(今南京市幕府山麓);建威将军、黄门侍郎萧元邕守裨洲(系南京段长江江面上的小洲);羽林左监孟宗嗣守新洲(南京段江面上的小洲)上,建武将军泰容守新洲下;征北将军府中兵参军事向柳守贵洲(镇江段江面上的小洲);征北将军府司马到元度守蒜山(镇江市西面);谘议参军沈昙庆守北固(江苏镇江市北江南岸北固山);尚书褚湛之守京陵(江苏镇江市丹徒区东南),兼顾西津(今地不详);徐州刺史府从事史萧尚之守练壁(在京陵之北);征北将军府参军管法祖守谯山(今镇江段长江中的焦山);徐州从事武仲河守博落(今地不详);尚书左丞刘伯龙守采石(即采石矶,今安徽马鞍山)。 总体来看,防守相当严密,兵力也充足。宋军水军巡游江面,旱陆营寨相接,掩护长江两岸。自历阳至暨阳(今江苏江阴)六七百里,兵力的密集程度是东晋以来从来没有过的。宋文帝还遣太子刘劭出兵镇守石头城,前将军徐湛之守石头城的仓城(储粮的小城),两城一起拱卫台城。 即使这样,刘义隆仍然不放心,亲自带兵巡视石头城、幕府山,观察防守形势。在皇帝的感染下,京师军民空前紧张,全副武装,昼夜提防魏军渡江来攻。宋文帝下旨悬赏,斩杀魏主拓跋焘者,封八千户开国县公,赏布、绢各万匹,金、银各百斤;斩其子及弟、伪相、大将者,封四百户开国县侯,布、绢各五千匹;自此以下赏格依次递减。又派人将冶葛酒放置于没有人的村落中,试图毒杀魏兵,但魏军士兵都比较警惕,因此没有产生大面积中毒。 魏太武帝登上瓜步山(今南京瓜埠山),在山顶搭起毡屋。太武帝喝的是河北的水,由随军的骆驼载来,一驼可载三十斗水。之所以不喝江南的水,一是怕水土不服,二是怕中了南人的奸计。 宋文帝登石头城北望瓜步,见魏军势大,担忧都摆在了脸上:“这次北伐确实打得不合时宜,招致如此重大的兵祸,都怪我当初不听人劝,一意孤行。”刘劭在旁怒道:“不杀江湛、徐湛之不足以谢天下。”意指二人极力撺掇文帝北伐之罪。文帝内心苦闷:“北伐是我自己定下的大计,与江湛、徐湛之无关。”又自言自语道,“如果檀道济尚在,胡人怎敢到此耀武扬威?” 行文至此,我们不得不提一下檀道济之死。 檀道济,祖贯高平金乡(今山东金乡县),与刘裕一样,都是晋末北来的流寓武人。刘裕起兵反桓玄时,同谋者共二十七将,檀道济便是其中之一。檀道济精于武事,刘裕开国的所有重大战役他都参与过,立下汗马功劳,故而刘裕去世时将其列为顾命大臣。 檀道济知世情,明进退。少帝刘义符行为荒暴,檀道济虽然参与了徐羡之、傅亮、谢晦废立之事,但以臣废君终究与君臣伦理有悖,故而他竭力淡化自己在废立事件中的存在感。徐羡之、傅亮、谢晦要废杀刘裕的二儿子刘义真,这是对皇族极大的欺压与蔑视,檀道济坚决不同意。正因为如此,文帝即位后才没有把他和徐、傅二人一锅端,当然,这也与檀道济掌握着一定兵权有关系。文帝征伐荆州刺史谢晦,檀道济为示与谢氏无私情,亲自率兵进攻荆州,并将谢晦逼死,给文帝交上了一份“投名状”。 这样一位不愿参与政治纠纷、一直低调在外领兵的纯臣,文帝却始终提防猜忌。檀道济是刘裕时代仅存的名将,在军中威望极高。他的几个儿子都极富才气,各个在朝中都担任要职;手下僚佐薛彤、高进之骁勇善战,时人将其比作关羽、张飞。这样的武人群体,难免令朝廷侧目。 文帝自元嘉七、八年后,屡屡生病。彭城王刘义康当时受命总领朝政,担心一旦文帝病危,朝中无人能镇住檀道济,在文帝生病期间进了不少谗言,想找机会除去檀道济。元嘉十二年(435 年),文帝病情加重,正好又赶上魏军犯边,于是刘义康召檀道济自江州入朝,假名备虏,实则将其调离本部,以备万一要杀,不至于引起江州叛乱。 元嘉十三年(436 年)春,文帝于重病之中下令,逮捕檀道济,及其儿子给事黄门侍郎檀植、司徒从事中郎檀粲、太子舍人檀隰(xí)、征北主簿檀承伯、秘书郎檀遵,暂无官职的儿子檀夷、檀邕、檀演,以及僚属薛彤、高进之一并抓捕治罪。檀道济知道文帝对自己心存芥蒂,对兔死狗烹的下场也早有预料,此时见朝廷来抓,虽然并不意外,却仍忍不住悲从中来。大敌当前,朝廷却要自斩大将,檀道济脱下头上的巾帻狠狠地掷于地上,怒斥:“这是在自取灭亡呀!”北魏听说檀道济被杀,军中诸将大喜过望,檀道济一死,其余宋将都不足为惧了。 以文帝的威望足以震慑檀氏,或许文帝并不是真心要杀檀氏。而且檀道济的表现也确实传递出忠心事主的诚意,加上宋初诸王都握有较大权柄,一个檀道济翻不起多大的浪。但累年寝疾,文帝的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