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神秘与现实:俄苏美学艺术之思

神秘与现实:俄苏美学艺术之思

  • 字数: 167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文联出版社
  • 作者: 李一帅
  • 出版日期: 2022-03-01
  • 商品条码: 9787519047726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325
  •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62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是以“神秘与现实”两种艺术关系为主题展开的美学艺术研究论集,主要围绕19世纪末的俄罗斯美学、艺术及20世纪苏联时期美学、艺术领域展开研究,这两个阶段的美学、艺术分别代表了两种艺术的类型:“神秘主义的艺术”和“现实主义的艺术”。俄国美学的根源来自于神秘传统,书中就俄国美学观和神学观、历史观、文学观、社会观紧密联系做了大量研究,说明俄国美学观中的神秘主义的传统和演变,尤其细致分析了20世纪初“神秘与现实”两种艺术类型交替分水岭期的巨变。书中多篇论文以19世纪俄罗斯哲学家别尔嘉耶夫的美学与艺术观展开,对俄国20世纪以前美学传统的由来、进程、演变做出分析和论述。同时,书中将俄国东正教艺术和中国道教艺术做出比较,分析了两种宗教神秘思想与图像的关系;还从“母亲形象”的神秘到现实演变角度,分析俄国东正教圣母艺术形象到卫国战争艺术母亲形象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十月革命后的俄国艺术发生重大转变,进入到苏联现实主义艺术阶段,在苏联现实主义艺术中创造了多种形象,书中多篇论文论述了20世纪苏联艺术家对卫国战争中的艺术形象塑造,内容涵盖油画、宣传画、版画、雕塑、电影等类型中的艺术形象,论文分析了这些艺术形象在革命与战争中的情感作用与社会作用,从而总结苏联现实主义艺术特征,探究社会主义与现实主义艺术思想。同时,书中还有中西方美学比较方面的论文,阐述了艺术在跨文化、经典形成等方面的问题。本书还纳入作者在关于俄国美学思想的演变和文艺学概念的演变等内容的讲稿,以及近年来在西方美学方面书评等。
作者简介
李一帅,1987年生,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浙江大学学士、硕士、美学博士,北京大学艺术学理论博士后。博士期间公派赴莫斯科大学哲学系学习,主要研究方向为俄罗斯美学、中俄文艺思想关系等。在《文学评论》《文艺理论与批评》《俄罗斯文艺》 «Культура и искусство»等刊物发表中外文学术论文30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项,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年启动项目等省部级项目3项。
目录
本书是以“神秘与现实”两种艺术关系为主题展开的美学艺术研究论集,主要围绕19世纪末的俄罗斯美学、艺术及20世纪苏联时期美学、艺术领域展开研究,这两个阶段的美学、艺术分别代表了两种艺术的类型:“神秘主义的艺术”和“现实主义的艺术”。俄国美学的根源来自于神秘传统,书中就俄国美学观和神学观、历史观、文学观、社会观紧密联系做了大量研究,说明俄国美学观中的神秘主义的传统和演变,尤其细致分析了20世纪初“神秘与现实”两种艺术类型交替分水岭期的巨变。书中多篇论文以19世纪俄罗斯哲学家别尔嘉耶夫的美学与艺术观展开,对俄国20世纪以前美学传统的由来、进程、演变做出分析和论述。同时,书中将俄国东正教艺术和中国道教艺术做出比较,分析了两种宗教神秘思想与图像的关系;还从“母亲形象”的神秘到现实演变角度,分析俄国东正教圣母艺术形象到卫国战争艺术母亲形象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十月革命后的俄国艺术发生重大转变,进入到苏联现实主义艺术阶段,在苏联现实主义艺术中创造了多种形象,书中多篇论文论述了20世纪苏联艺术家对卫国战争中的艺术形象塑造,内容涵盖油画、宣传画、版画、雕塑、电影等类型中的艺术形象,论文分析了这些艺术形象在革命与战争中的情感作用与社会作用,从而总结苏联现实主义艺术特征,探究社会主义与现实主义艺术思想。同时,书中还有中西方美学比较方面的论文,阐述了艺术在跨文化、经典形成等方面的问题。本书还纳入作者在关于俄国美学思想的演变和文艺学概念的演变等内容的讲稿,以及近年来在西方美学方面书评等。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