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抗战胜利日 一天的断代史与反思

抗战胜利日 一天的断代史与反思

  • 字数: 18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研究出版社
  • 作者: 安平
  • 出版日期: 2024-01-01
  • 商品条码: 9787519916077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60
  • 出版年份: 2024
定价:¥8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作者聚焦“1945年9月3日——日本投降日”这一重大的历史时刻,以新闻人的独特视角,将前后数日间的发生在不同空间的不同场景,呈现在读者面前。作者用全景叙事的写法,以扎实的文献史料为根基,多场景、多角度地展现了1945年8月15日到9月3日前后,隐藏在世界反法西斯宏大叙事背景中诸多鲜为人知的事件。本书既有战胜日本法西斯之后,各地中国军民的百感交集、欢庆胜利的场面,也有日本天皇、战犯及普通民众在“胜利日”当天的活动,更提出了对胜利日的深刻反思——日本的罪与罚,深入思考日本天皇的战争责任,日本的“有条件投降”和“一亿总忏悔论”的真相等问题,振聋发聩,引人深思。尤其难得的是,作者引用了大量相关当事人的传记、日记、口述、自述、回忆录和作为历史草稿的《解放日报》《大公报》《苏浙日报》《申报》以及日本《每日新闻》《朝日新闻》等媒体的新闻报道,站在史料坚硬的基石之上,这些富含情感的个人体验、个性化表述,丰富了历史的细节,也让历史有了温度。通过无法辩驳的历史证据,作者以新闻人冷静、客观的分析,得出了严肃的、有价值的学术思考。本书论证严谨客观,资料详实,学术性强;基于大量生动、鲜活的史料,本书摆脱了乏味的叙史阐述,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可读性。
作者简介
安平,东北师范大学历史学博士,渤海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新闻传播学学科带头人,辽宁大学日本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发表论文20余篇,专著1部,译作3部,主持、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一般项目和中国广播电视协会项目、省部级社科基金项目、省教育厅项目20余项。
目录
开篇语/001
上篇狂欢中国
第一章沸腾的重庆/025
陪都重庆早在8月10日就知道日本投降的消息:李英、田苗、石曼眼中的重庆:狂欢的人们,彻夜不眠。
美国士兵也加入了游行队伍:黄炎培、于右任、丰子恺、罗家伦等人,或激动难眠,或赋诗咏怀,作画表心声。
8月15日,日本政府正式投降,学生们走上街头,甚至无心上课:蒋介石发表了广播讲话:正义必然胜过强权。
重庆〈大公报)以“既醒目又令人振奋”的特大号标题昭告天下:日本投降矣
有识之士看到了抗战胜利后建国之路的漫长和艰辛,“堪焦急之事真太多”。
第二章延安的胜利/059
陕北的天空从来没有那么蓝过:无数支火把照亮了宝塔山,延安的庆祝通宵达旦。
机要秘书叶子龙,战士王文明,军区司令员杨成武、宋任穷和延安抗小一年级学生鲁崎唔眼中的延安狂欢夜。
延安知识分子的狂欢:所有的门都打开,迎接欢乐,欢乐是今天夜晚优选贵的客人。
在王家坪八路军总部,中共中央做出了影响中国命运、改变历史进程的决定。
延安共产党人以实际行动赢得了国外友好人士的理解和支持。
“我们已经找到了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
第三章日落东京湾/091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