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希姆博尔斯卡选读札记(Ⅰ)(精)/希姆博尔斯卡全集

希姆博尔斯卡选读札记(Ⅰ)(精)/希姆博尔斯卡全集

  • 字数: 398000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上海东方出版中心
  • 作者: (波兰)维斯瓦娃·希姆博尔斯卡
  • 出版日期: 2019-12-01
  • 商品条码: 9787547314203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545
  • 出版年份: 2019
定价:¥7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了希姆博尔斯卡对1966年到1974年出版的三百余本著作的读书随感。这些图书评论首次翻译为中文出版,内容涵括传记、选集、词典、通俗读物和各种指南等,涉及题材之广,无不令人惊叹。这位诺奖获得者文风真实贴切、辛辣犀利又不失风趣幽默,用寥寥几百字就让一本书高下立见,极富趣味性和指向性,读者可以在波兰文的译本中窥见经典的韵味。
目录
《天根》
《怜悯的故事》
《诗歌》
《心脏和石头》
《诗和歌》
《自相矛盾的自然》
《珍珠和石头》
《我的生活回忆录》
《反世界》
《正在死去的马……》
《叙述诗精选》
《西太平洋的航海者》
《希腊神话》
《16世纪的商人》
《华沙故事》
《诗歌精选》
《玉中宝》
《蒙娜丽莎》
《匈牙利的傻大个》
《他人的生活》
《迈克尔·克列奥法斯·奥金斯基》
《雅洛斯拉夫·哈谢克》
《爱丽丝·托克拉斯自传》
《从梦想到科学发现》
《一名法律人的回忆录》
《太阳葡萄园》
《来自南特的巫师》
《诗歌选集》
《华沙的不羁才子》
《我的生活故事》
《广岛的文化》
《希腊男人寻找希腊女人》
《论喜剧》
《奥逊·威尔斯》
《来自岩石峭壁的信号》
《扬·科哈诺夫斯基》
《来自萨松的大卫》
《阿兹特克的衰亡》
《悲剧》
《在咖啡和烟囱旁边》
《哈基姆》
《荒野上的椅子》
《关于人的民谣》
《与荷马结伴而行》
《吉尔伽美什,遗迹中巴比伦和亚述的史诗》
《谚语》
《王位觊觎者之妻》
《西方和东方艺术》
《学者们的轶事》
《回忆录——同盟片段》
《亨利克·显克微支的印第安冒险》
《睡眠》
《多赫特拉指的就是医生》
《乞丐》
《三个骷髅的珊瑚礁》
《回忆录》
《我的自传》
《波兰过去的民间传说》
《萨蒂里卡》
《幕间短剧》
《华沙浪漫芭蕾舞——1802—1966》
《亚特兰蒂斯》
《启迪》
《玛利亚·卡莱尔吉斯》
《世界作家名录小词典》
《法国中世纪的杰作》
《恩吉奥的传说》
《诗歌》
《文论和社论》
《齐格蒙特·奥古斯特——雅盖隆王朝的最后继承者》
《帕格尼尼》
《在游戏的疆土里旅行》
《北方的英雄们》
《乌剌尼亚——第九位缪斯女神》
《童话故事》
《民歌》
《论杜弗的动与静》
《伊特拉斯坎人》
《秘史》
《追随诺亚的足迹》
《特洛伊战争》
《与狗相伴过百年》
《17世纪的克拉科夫市民》
《是本能,还是经验》
《理想和英雄们》
《统计学上的波兰人》
《启蒙运动期间华沙的日常生活》
《在我们山间的家中》
《沉思的堕落》
《瓦迪斯瓦夫·雅盖沃的私人生活》
《个人回忆录》
《格陵兰》
《萨巴瓦的童话故事》
《吹牛军人》
《加里波第》
《信》
《关于甘劳蛇语的传说》
《“克里米亚十四行诗”的世界》
《人体模型》
《狩猎语词典》
《诗人和大海》
《儿童心理学问题绘本》
《我们的20世纪》
《贝加尔湖》
《歌剧指南》
《我的生活》
《诗选》
《拜占庭文化的历史》
《跟随纳皮尔斯基的踪迹》
《法意旅行日记(1784—1786)》
《四个世纪以来与华沙有关的诗歌》
《不仅仅是金字塔……》
《秘鲁征服史》
《有毒的爬行动物》
《蒙古帝国》
《回忆录》
《神秘的旅鼠》
《在荷马时代从奥林匹亚到尼尼微》
《波斯和塔吉克文学史》
《草药的历史、收集和使用》
《艺术打破沉默》
《缩略语词典》
《熙德之歌》
《时间的形状——关于事物历史的评论》
《戴尔福特的扬·维梅尔》
《古代的道路和桥梁》
《幽灵、星星和法术》
《与猫有关的诗》
《物质的七种状态》
《观点》
《信件》
《数百万年的森林历史》
《百位波兰作家》
《默默无闻的爬行动物》
《诗集精选》
《黑泽明》
《以弗所故事》
《希波克拉底的学生们》
《每日拉丁语》
《希腊人如何创造艺术》
《加万先生的水獭们》
《恐怖片》
《魔鬼般的烦恼》
《16到17世纪刚果的日常生活》
《为什么是荷马?》
《古代意大利小说》
《雅库布·索别斯基先生》
《火球》
《古老的亚美尼亚诗歌》
《克拉什夫斯基和维也纳女孩的罗曼史》
《现代希腊诗歌选集》
《生态缸》
《服装式样的发展史》
《从卡利什的过去而来》
《休迪布拉斯》
《回忆录》
《自传》
《被遗忘的歌颂运动的作家们》
《莱蒙特在美国——给沃伊切赫·莫拉夫斯基的信》
《喇嘛的舞蹈面具》
《格言集》
《学校的戏剧和剧院——17世纪耶稣教会学校的情景》
《浪漫派的艺术——私人日记》
《当苹果树开花时》
《烈女春香守节歌》
《迷人而遥远的努库希瓦岛》
《土耳其文学史》
《弓弦之王》
《卡齐米日的华沙1648—1668》
《我们来介绍一下法式幽默》
《我可怜的费迪亚》
《从菠萝到马铃薯——食品的小词典》
《在院子里或别处——游戏手册》
《伟大的水手们》
《古叙利亚的历史和文化》
《塔特拉山脉在19世纪的波兰文学中的形象》
《博纳王后》
《动物如何游泳》
《迷信心理学》
《波兰浪漫爱情故事》
《来自新西兰的毛利人》
《华沙女人们的皇家职业生涯》
《爱情诗集》
《洪水之前》
《百年来的侦探们——犯罪学的历史和冒险》
《很久以前波兰人的情书》
《欧洲文化的曙光》
《巫婆——巫术审判的历史》
《在我公寓里的维修和改造》
《爱的艺术》
《鸟、人和城市》
《心理学和生物学小论文》
《日本武士时代的日常生活》
《希腊哲学概述——从泰勒斯到柏拉图》
《追忆切霍维
摘要
     罗曼·加里,《天根》, 克里丝蒂娜·比柴夫斯卡翻译, 国家出版社,华沙,1967 《早晨的承诺》并不是一本忠于主人的书。我买了两次,也弄丢了两次。第一次被借走了,第二次不知道消失在何处。我很好奇《天根》将会如何表现——我觉得,考虑到它更有分量,优选还是让它待在书架上。这绝对不是实验性的故事,我们早已习惯这种对结构的把握。特别是故事中所推崇的主角,他想要什么并表现得表里如一。这种统一让他可以实现在猎人面前保护大象的目的。他独自一人,不借助任何帮助。这点恰好不被现代社会所接受,人们不再相信还存在那么天真的人了。问题是,谁能代表道德;事实证明,没有人,那么问题又来了,如何利用他无私的疯狂举动去实现他自己的目的——这才是主要的原因,正是因为这些原因,才导致这本书这么厚。个人、警察、政府和公众舆论都参与到与道德有关的事情中。作者没有掩饰他对主角的同情,但既没有偏向他,抑或是偏向反对他的那些人。当然,这些天根的力量就在于,它们深深依附于土地,并错综复杂。在看完这本书的几天后,我终于可以不计较书中有些地方过于冗长了。 皮埃尔·布尔,《怜悯的故事》, 海伦娜娜·科莫罗夫斯卡翻译, 图书与知识出版社,华沙,1966 皮埃尔·布尔写过《桂河大桥》,有一部有名的电影就是根据这部小说拍的,这部电影到目前为止还鲜为我们所知。或者说比鲜为人知更糟糕一些,因为最近十年间,在我们面前涌现出的很多电影都在明显地模仿它。当《桂河大桥》终于在波兰出现时,我们以为这是二手的作品。但这指的不是电影或是小说,指的是这种故事的叙述方式,在其中,皮埃尔呈现给我们的是一个黑色幽默家,荒唐局势的狂热者,不是一个科学白痴,而是一名记忆超群的智者。有可能存在某些人,他们能记住所有的故事。我大概只能记得一个,《神秘的圣人》,事情发生在中世纪——某一天,他闯入一座麻风病之城,并鼓励大众去多次亲吻这些不幸的人们。我认为亲吻麻风病人是好色之徒优选的修行。我对麻风病人能允许被亲吻这件事感到奇怪。亲吻并不会给他们带来宽慰,或许恰恰相反,反而会提醒他们,他们在健康人的眼中是多么令人厌恶。故事令人难以置信,但仔细想想,接近是有可能的,包括结尾在内,不过显然,我是不会剧透的。坡①也可以写出这个,如果他能预料到……集中营。因为很遗憾中世纪的那个麻风病院并不是别的,尽管作者没有说过一个字关于它的类比,但当它出现在我们这个世纪的读者面前时,我们可以毫不费力地发现这一点。 玛利亚·柯诺普尼茨卡,《诗歌》, 阿丽娜·布罗兹卡编辑, 读者出版社,华沙,1967 很少有诗歌能像现在市面上玛利亚·柯诺普尼茨卡的诗那样,在多年以后,还能被如此完整地保留下来。相比之下,在书店里能找到的安娜·卡门斯卡的作品就要少得多。那种诗歌让我们回想起读书时代,她的诗歌不同于那些不仅仅只是诗意化的革命诗歌,有社会专栏上的诗歌作比照,她的作品可以让人读起来觉得轻松。柯诺普尼茨卡的诗歌不受时代的影响,保持着自己的写作格调。有一些甚至美好得都没有取名字。害羞地用私人化的表达挣扎着,最常见的或许是诗人将坦率的情感放人到这些诗歌中。直至今日,诗歌《一名国王如何走向战争》还让我感动并为之痛苦。然而大量来自旅途的诗歌,在这些诗歌中,戴着眼镜的旅行者自负地以自己博学的声音谈论看到的艺术作品,我大声地读只是出于对押韵技巧的尊重。事实上,我最爱的柯诺普尼茨卡作品却不在这本书中,因为她的童话《关于小矮人和孤儿玛丽霞》不是诗歌。在我四岁的时候,我一直将这个童话视为情感和笑话的杰作。直到今日,我也不会想改变这种观点。我一想到现在四岁的小孩子们坐在电视机前,听着小鹅·巴尔宾卡①愚蠢的晚安,我的额头就开始冒冷汗。 安东尼奥·马查多,《心脏和石头》, 阿尔图·梅哲柴茨基翻译和作序, 国家出版社,华沙,1967 安东尼奥·马查多在上个世纪之初首次登场。比洛尔卡、阿尔维蒂和纪廉①早了一个年代,他被认为——越来越被认为是——现代西班牙诗歌的守护者。你可以从他的诗歌中听到歌谣,洛尔卡就是他的追随者,并勇敢地将其发扬光大。他们像四处飞翔扰乱现实世界的天使,正如之后在阿尔维蒂的诗歌里传播的那样。我尽量不去读后面诗人写的有关他的诗,只读他自己的。但我感觉很难做到。他是诗人的源头。没有源头就没有河流,但这些河流只会流经语言的流域。在我看来,马查多是当地的宝藏,巨大而不可撼动,西班牙景色的秘密。在世界文学领域有很多这样的诗人,对特定的语言而不是其他语言的发展意义巨大。诗人之死几乎是一个象征。他离开西班牙的时候,西班牙正好结束内战。他和共和主义部队的幸存者一起穿过法国边界。之后不到一个月,就死在了科利乌尔镇②。我碰巧不久前就在那个海边小镇待过几个小时,跟西班牙加泰罗尼亚③的许多小镇很像。让我感觉很满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