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李树建
字数: 235000.0
装帧: 平装
出版社: 大象出版社
作者: 无
出版日期: 2013-11-01
商品条码: 9787534778483
版次: 1
开本: 16开
页数: 240
出版年份: 2013
定价:
¥48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内容简介
汪淏编著的《李树建--树大叶茂》为“河南省艺术名家推介工程丛书”之一种。李树建是豫剧当代有名老生,代表作有《程婴救孤》、《清风亭上》、《苏武牧羊》,他以深厚的艺术功底、独特的唱腔、富于感情的表演而自成一派,多次获得戏剧界各种大奖,开创了豫剧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新局面。《李树建--树大叶茂》收录了媒体、艺术界专家及李树建本人撰写的文章多篇,配有丰富的剧照、插图,较为全面地展现了这位当代豫剧名家的从艺之路及艺术成就,为河南文化名人及豫剧的推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目录
张体义 百年大戏才半纪——李树建艺术人生路扫描
周汉萍 德艺双馨李树建
杨道金 李树建,豫剧界升起的又一面旗帜——李树建表演艺术赏析
王蕴明 承古创新豫调麒韵——李树建表演艺术门外谈
王评章 穿越人物直抵人性的歌唱——李树建先生的表演艺术
耿玉卿 字字声声尽是情字情腔情皆出心——李树建唱腔印象
赵国安 声情唱出新天地——李树建声腔艺术特点与成就
刘玉琴 李树建,让艺术更有力
薛若琳 李树建和他的“三部曲”
徐培成 李树建“三部曲”鼎承了“李派”艺术
季国平 豫剧《程婴救孤》为何叫好又叫座
季国平 《程婴救孤》:十年磨砺铸辉煌
朱维英 豫剧《程婴救孤》音乐赏析
张体义 好戏是在市场上演出来的——《程婴救孤》研讨会在京举行
谭静波 感天动地的悲情表现——豫剧《清风亭上》的情感表现
荆桦 《清风亭》:悲歌一曲,感天动地
沈鸿鑫 一出震撼人的心灵的好戏——评豫剧《清风亭上》
耿玉卿 他把“不中”变成了“中”
曲韵 精品是这样炼成的
荆桦 大气磅礴、色彩斑斓的历史画卷
李树建 让豫剧走向世界
李树建 精品剧目是剧团的生命线
李树建 用高贵的人格造就高贵的艺术
李树建 我塑造的程婴及“衰派”艺术浅谈
李树建艺术年谱
摘要
美国作家海明威说过,不幸的童年是作家的摇篮。有着不幸童年的李树建却没能成为作家,偏偏成了一个戏剧艺术家。对于戏剧家来说,不幸的童年是把双刃剑,为改变不幸命运的强烈欲望磨炼了他刻苦努力、不懈奋斗的个性,不幸的童年也使他没有机会进行系统的科班训练,更没有机会感受戏剧世家的那种耳濡目染。
从一个山沟的苦孩子成长为一个有名的戏剧艺术家,李树建的经历仿佛是古代戏台上的“连台本戏”,既有乏味而沉闷的“过场戏”,更不乏精彩夺目的传奇片段。
李树建的人生大戏是从豫西的一个小山沟里开始唱起来的。
苦孩子的戏曲梦
李树建生在红旗下,长在新社会,按理说迎接他的应该是蜜糖罐似的生活,然而,李树建幼年记忆中最深刻的印象却是饥饿与孤独。
李树建出生时,正值三年自然灾害的1962年,而且是青黄不接的春天。家里已经有了三个姐姐、一个哥哥,生活本来就困难,一年的粮食不够一季儿吃的,又多了他这一张嘴,家里生活就更困难了。幼小的李树建饿得屁股蛋子只有手指头那么大,还长了一身白毛。家里人以为这是不祥之兆,因此也就不怎么待见他。有一天夜里,下地干活的母亲回到家,一摸蜷缩在床头的李树建,发现已经不会哭了,摸摸鼻子,多少还有点气儿。母亲哭着说,孩子恐怕不行了。父亲说,不行就不行吧,反正也养不起,多一张嘴多一份累赘。随后,父亲趁黑把孩子扔到了村子附近的一个山坡上。第二天早上,奶奶过来看孙子,一听说扔了很恼火,挪着小脚一步步到了山坡上。用手一摸身上还有点热气儿,想着还有救,就抱回来了。一个卑贱如草的生灵,就这样侥幸地活了下来。
李树建的家乡汝州市以前叫临汝县,是一个戏窝子,也是河南曲剧诞生的地方。曲剧名家李文彬就出生在这里。传说清末的时候,有一个戏班子在观音堂村里的麦场上唱大戏,人山人海的,一个有名的文武老生在演出中猝死在舞台上,观众一哄而散,戏班子没有办法,也走了。李树建的一个祖辈爷爷用席子把那老生裹了,埋在了自家的山地里,当地人称之为“戏子坟”。以后每年的农历二月十九,给祖先烧纸的时候也顺带着给“戏子坟”烧纸钱,逢年过节的,从没有忘记过他。
后来,李树建的一个本家爷爷开始学唱戏了,他唱旦角,叫李玉林,《小寡妇上坟》、《别窑》唱得很好。1956年,李玉林在河南省首届戏曲汇演中饰演《搬窑》中的王宝钏,荣获演员一等奖。有名戏剧家田汉看了他的表演,称其为“曲剧的梅兰芳”。幼时的李树建并没有听过李玉林爷爷的戏,但要做爷爷那样的名角,很早就成为他的梦想。
李树建小的时候就特别喜欢看戏,人家看戏在前台,他却喜欢钻后台,经常把后台的帆布篷扒开一条逢,伸着脑袋看人家化装,演出结束了他还不走,远远地看着演员们在那儿吃饭。小学二三年级时,他就开始跟着人家哼哼着学戏。学校在村西头,早晨一大早起来上早自习,李树建背书的时候少,背戏词儿哼唱腔的时候多,因为这事儿没少挨老师的吵。
和李树建要好的几个顽皮孩子,除了上学常腻在一起,放学后也经常一起放羊、放猪兼割草。有时候,几个孩子天当幕布地当舞台分配好角色,就演开了。因为分配角色,几个孩子经常争得面红耳赤,演得最多的是《红灯记》中的“斗鸠山”。没有锣鼓点,自己哼着“肉梆子”,没有酒碗,随便找个瓦片,一仰头,一甩脖儿,就唱开了:“临行喝罢一碗酒,浑身是胆雄赳赳。”因为是听着学的,李树建总是把“临行喝妈一碗酒”唱成“临行喝罢一碗酒”。
20世纪70年代初期,李树建所在的生产大队成立了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自认为表演上有天赋的李树建天天在队长家磨叽,还央求家里人出面跟队长说好话。说只要能去宣传队,不让唱戏,抬汽灯都可以,队长无奈地答应了。在宣传队,李树建偶尔在台上说几句快板书调节气氛,主要的任务还是演出结束后和另外一个小朋友把汽灯抬回村部。在李树建的心里,能在宣传队里抬汽灯,也是一种很了不起的荣耀。
年龄逐渐大了,李树建看戏的积极性越来越高。听说哪儿有戏,几个年轻人一起能跑十几里去看戏。看戏多了,演戏的积极性也越来越高了,除了戏,别的都抛在了脑后。村里人说李树建是当年那个死在舞台上的“戏子”托生的,没准儿能唱出名。家里人一直反对李树建唱戏,村小学有个叫李太昌的教师却经常私下鼓励他:“你在这方面有点才华,要想办法学习,争取考上剧团。”
让李树建想不到的是,唱戏的机会很快就降临到了他的头上。
1976年春天,临汝县寄料公社修干渠,成立了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也是个业余剧团,李树建报名参加了。业余剧团不仅演出几个样板戏,还能自编自演节目,很受民工们的欢迎。李树建在宣传队也有机会清唱一两段,效果不错,人们还送了他一个绰号――“钢嗓”。P1-3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