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跟着思维导图读中国古代寓言故事 彩绘插图版

跟着思维导图读中国古代寓言故事 彩绘插图版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四川教育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1-06-01
  • 商品条码: 9787540876210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128
  •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1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本书以经典文学名著为基础,精心设置了多个阅读辅助栏目辅助阅读,包括快速阅读思维导图、语音朗读、正文旁注、名师点拨等,是帮助学生培养阅读能力、构建课程体系的优秀教辅读物。
内容简介
《跟着思维导图读中国古代寓言故事》短小精悍,幽默深刻,集合了许多哲理性很强的寓言,闪耀着朴素唯物主义或辩证法的思想光辉,对形成中小学生的社会意识和人文意识起着积极的作用。本书围绕众多的中国古代寓言故事,安排了不同栏目帮助、引导读者进行阅读,包括快速阅读思维导图、旁注知识点点拨、读后名师点拨等,让中小学生在养成良好的阅读与学习习惯的同时,综合且全面地提高其语文素养。本书是帮助学生培养阅读能力、构建课程体系的优秀教辅读物。
作者简介
 
目录
愚公移山
鲁国少儒士
塞翁失马
田忌赛马
围魏救赵
杞人忧天
抱薪救火
鹬蚌相争
庖丁解牛
五十步笑百步
黔驴技穷
曹冲称象
伯乐相马
空中楼阁
杨布打狗
……
摘要
     愚公移山 在广阔的中华大地上,有太行和王屋两座大山,方圆七百余里,高逾万丈。相传,这两座山本来是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后来才移到了现在的地方。 在很久以前,有位名叫愚公的老人,年近九十岁。他家住在太行、王屋二山之北,家中大门正好面对着这两座大山。由于大山阻塞,愚公一家人往来要绕很远很远的路,极为不便。为此,他将全家老小召集到一起,共同商议解决的办法。愚公提议:“我们全家人齐心协力,共同来挖平门前的这两座大山,开辟一条直通豫州南部的大道,一直到达汉水南岸。你们觉得可以吗?”大家对此纷纷表示赞同。 这时,只有愚公的老伴有些担心,她瞧着丈夫说:“凭你的这把老骨头,恐怕连魁父那样的小山丘都削不平,又能拿这两座大山怎么样呢?再说啦,每天挖出来的泥土、石块,又往哪儿搁呢?”儿孙们听后,争先恐后地议论起来,最后提出了一个解决办法:“我们可以将那些泥土、石块都扔到渤海之滨,隐土之北去。” 决心既下,愚公便率领已成年的子孙,挑上担子,扛起锄头,行动了起来。他们砸石块,挖泥土,用藤筐将其运到渤海之滨。 愚公家的邻居是寡妇京城氏,家里有一个才六七岁的小男孩,正在换牙,也蹦蹦跳跳地跑去帮忙。 工地上好不热闹! 愚公祖孙历经寒暑,不停地挖山移土,一年才回家一次。 有位名叫智叟的老人,家住黄河边上,听说愚公率领子孙每天辛辛苦苦地挖山运土,感觉十分可笑。他劝阻愚公说:“你可真是太愚蠢了!就凭你这一大把年纪,恐怕连山上的一棵树也撼不动,又怎么能挖走这两座大山呢?” 愚公听后,不禁长长地叹了一口气,对智叟说:“你的思想呀,简直已经到了顽固不化的地步,还不如那位寡妇和她的小儿子哩!当然,我的确是年纪大了。可就算我死了,我儿子还在;我的儿子又生孙子,孙子还会生儿子;孙子的儿子也会生儿子,儿子又会生孙子……子子孙孙繁衍生息,是没有穷尽的,而眼前这两座山却再也不会变高了。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地挖下去,还愁挖不平它们吗?”面对愚公如此坚定的决心,智叟无言以对。 山神听说了愚公的事情之后很害怕,便去禀告了天帝。 天帝被愚公的毅力感动,于是就派了两个大力神来到人间,将这两座山背走了,一座放到了朔方东边,一座放到了雍州南边。 从此以后,从冀州南部一直到汉水南岸,再也没有高山拦阻了。 名师点拨 此则寓言故事借“智叟”之愚与“愚公”之智,劝诫人们做事要有持之以恒的决心;同时也反映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雄伟气魄,说明了要克服困难就必须坚持不懈的道理,对人们有很大的启发。 回味思考 你还知道哪些自力更生的事例? 在不使用现代机械的情况下,你认为愚公应当用什么方法挖山? 写作素材 好词 齐心协力 争先恐后 顽固不化 坚持不懈 无言以对 好句 子子孙孙繁衍生息,是没有穷尽的,而眼前这两座山却再也不会变高了。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地挖下去,还愁挖不平它们吗? P1-5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