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静寂工人 码头的日与夜

静寂工人 码头的日与夜

  • 字数: 83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 作者: 魏明毅
  • 出版日期: 2022-10-01
  • 商品条码: 9787208179165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176
  •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4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昔日人声鼎沸的基隆码头陷入停滞,随着基隆港的衰落,码头工人一步步沦为全球化“弃民”。伴随生存困境而来的,还有“男子气概”的失落,社会关系网络以及情感纽带的断裂。
被时代抛弃的码头装卸工人、入不敷出的大货车司机、饱经风霜的茶店仔阿姨、失语返家的父亲……人类学学者魏明毅走进基隆的日与夜,倾听他们的诉说,并不断叩问这静寂背后深层次、结构性的原因。
作者简介
魏明毅,从事心理咨询十余年,曾参与台湾“9.21”地震灾后心理重建工作,后考入新竹清华大学人类学研究所,硕士论文题目为《基隆码头工人:货船、情感及其社会生活》(2012)。
目录
序章从会谈室掉进田野地
成为人类学学徒之前
掉进陌生之所
跑田野
永远的田野魂
第一章基隆港的码头边上
清水嫂
李正德
第二章彼时,那海洋边上的少年与壮丁
码头上的苦力
岸上的日与夜:等船
桥式机底下的工人头家
第三章茶店仔里的阿姨仔
铁路街仔
无以言说的渴望
……
第四章失格
第五章他们是我们
后记那城里城外的清水嫂与李正德
摘要
     成为人类学学徒之前 每当人们称呼或介绍我为心理咨询师时,我总会出现几秒钟的停顿。对于这个十多年来一直联结到自己身份的字眼,我始终感到陌生。 以“现代”的观点来看,也许这样的心态称不上专业。在台湾心理咨询师的相关法律尚未通过,还没有所谓的执照之前,我这种老派的人进入这样一份工作的起心动念,很大一部分是想将长长的工作时间投注于某些个人。在一个特意建构的小房间里,专注于眼前的人,期盼通过这样的空间与关系,能牵起眼前那人的手,与他或她从受苦的某处,走到另一个地方。这样的工作情境想象,并非出于幻想自己有什么魔方异法,而是暗忖着如果自己早先的人生,也曾有人愿意如此诚挚且专注地对待,或许吃的苦就不至于太多。 随着时间的累积,加上某种类似“拒绝了就等于弃他人不顾”的固执想法,长年下来,我的工作量一直是负荷过重的,会谈时间几乎填满每个白昼的每个小时。尤其是这十年来,除了会谈,负责训练和讲课的时间也愈来愈多。我总是在下班后,清楚接收到身体因长期过度疲劳所发出的信号。 但那段时期,在所有的工作时间里,我总是一副精神饱满的模样。那股活力并非源于自我压抑或硬撑,也不是来自强力的自我激励或催眠,而是与前面提到的“老派”有关——我总是实心地认为,每当完成一场训练课程,或在会谈室里道别了一个人,世界上的苦难就应该能减少一点点。 掉进陌生之所 为了能挤出更多的工作时间,我精算每一天的行程,每年的日程表上满是自己亲手画下的日夜工时。以小时为单位,细细画出的每日上午、下午及夜间,注明不同的地点、议题与工作对象。伙伴帮我预备的便当,经常是在赶往下一个工作地点时,等红绿灯的空当中胡乱下肚。 然而,这样过了好几年,需要打开的会谈室之门,并未因我的靠前勤奋工作而有所减少。世间的苦难看来丝毫没有退去,会谈室的门反倒更频繁地开开关关。更多的时候,我必须走出会谈室,跋涉到六七十公里外,甚至是更远山岭之外的学校、协会、基金会,非预期地看见与听见许多令我内心激动、最终只能静默凝视的事。遇见的人从老者到稚童,场景由都会城镇到山野乡林,接连遇见的都是苦痛,并且经常牵系着死亡的气息。 我在自己的故乡土地上,却像是进入了陌生之所。愈往外走愈是心急,同时愈加发觉自己渺小到几乎起不了作用。于是,我再拉长了工时,仿佛只要埋首眼前,便不用抬头望见满山野无止境的疮痍。以至于到后来的六七年间,我把自己嵌进了从上午九点到晚上九点的每日工时中,每周工作六天半。 然而,不安与困惑之感愈加巨大,紧紧牵动着我的工作与日常生活。 P3-5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