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本来闵行

本来闵行

  • 字数: 100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上海书店出版社
  • 作者: 吴玉林
  • 出版日期: 2022-08-01
  • 商品条码: 9787545821765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24
  •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25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五千年马桥文化,两千年春申文化,七百年上海县和三十年新闵行。作为上海“建置之本”,闵行区承上海县七百年历史文脉,以及史前“马桥文化”五千年之历史渊源和深厚积淀。在闵行撤县建区三十周年之际,这本《本来闵行》,一部闵行的极简史,以最通俗易懂的语言和大量的历史照片,展示闵行历史发展和社会变迁,反映闵行在政治、经济、文化及人民群众生活的巨大发展及取得的丰硕成果,传播地区历史文化,讲好“闵行故事”。岁月有痕,历史留声,唤醒千百年的记忆。心之所念,必有回响。原来,这里是闵行……
目录
001序言
却望是故士
002追寻:5000年先民足迹
016溯源:从前有个上海县
028北桥,一个小镇的县城往事
040老闵行,有多老
052分分合合,终于走到一起
080区域几经更易,现在有多大?
光华岁月稠
094红色沃土:不能忘却的纪念
110棉白菜绿是吾乡
120“七分吴,三分越”
138出门半里就是河
152摇啊摇,摇到上海去
172“四大金刚”和“五朵金花”
风物醉乡间
……
摘要
     追寻:5000年先民足迹 闵行,当今上海的十六个行政区之一。 位于上海陆地版图的中央,这里堪称“上海之心”; 5000年前的先民活动,孕育马桥文化,这里是“上海之本”; 脱胎于有700年悠久历史的上海县,文脉相承,薪火相传,这里有“上海之名”。 闵行,地理形态上犹如一把“钥匙”,与市内7个区接壤毗邻。三冈之上,诉说远古先民的和谐人居生活,印证着上海“海纳百川”的文化之源;召楼之钟,唤醒了坦荡无垠的浦东大地,开启上海农耕文明;代表新中国工业文明的“四大金刚”“五朵金花’’在浦江湾畔诞生,凝聚民族的志气、骨气和胆气;航天之城,在闵行编织成就飞天的梦想,征途上更有星辰大海。 从前,这里被称为城乡接合部;而今,市井与高雅共存,传统与时尚并举,过去与未来同在。产城融合,从阡陌纵横的乡村逐步成为上海具有全球影响力科创中心功能聚集区,并朝着创新开放、生态人文现代化主城区砥砺前行。从“都市边缘’’走到“舞台中心”,离世界很近,距未来不远,充满烟火气、时尚风、国际范,尽显活力互动新城区的魅力。 闵行,有着怎样的历史发展脉络,抑或有着怎样的故事传奇呢? 三冈水长 沧海桑田 如果说,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原来是汪洋一片,沧海茫茫,你信不信? 事实就是这样。考古发现,闵行的马桥拥有竹冈、沙冈、紫冈三条古冈身遗迹,故为“三冈”。而“冈身”是上海等沿海地区特有的一种地理现象。早在六七千年前,滔滔的长江水携带大量泥沙,在海浪和潮汐作用下,日积月累,在长江南岸形成沙嘴,逐渐向南延伸,终于同钱塘江北岸的沙嘴连成一片,成为海岸线,这就是孕育出上海的古海岸线“冈身”。其纵贯现在上海的嘉定、青浦、松江、闵行、奉贤五个区。也就是说,那时上海地区的西部就这样开始成陆,上海故土就此逐步形成。冈身,如同一道天然保护堤,护佑了上海的史前文明。 冈身所在之处,地势相对高爽,它是上海平原地貌形成过程中的一个独特地貌单元。随着“冈身”形成,上海的海岸线逐渐稳定下来,但成陆过程极其缓陧。“冈身”以东为尚未成陆的海疆,直到汉唐以后至近现代,才逐步成陆,形成现在的市区和浦东。“冈身”以西从低洼地,逐渐变为淡水沼泽,沉积地域,随后便有人类居住。由于气候湿润,光照充足,土地肥沃,海产丰富,这块故土逐渐孕育了辉煌的上海古文明。 六千年前,我们的先民在这里辛勤劳作,繁衍生息。由于位于西南方的冈身以内和冈身地带的区域成陆在先,位于东北方的冈身以外和里护塘以外的区域成陆在后,所以开发J项序也是由西南而渐次推向东北。据记载,现在位于闵行区浦江镇的召稼楼在北宋时期还是滨海之地,距捍海塘(瀚海塘)仅8里左右。海堤外是茫茫大海,堤内是广袤平原,就是最早被人们称为“浦东”的地域,当时还处在“一望二三里,烟村四五家,蓝天白鹤飞,野塘春草肥”的鲁朴的农耕生态。 所以,有人说上海是直到近代才由一个小渔村发展起来的城市,可事实上哪有这么简单。 P3-5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