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物色 文学的维度与标识

物色 文学的维度与标识

  • 字数: 290000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四川人民出版社
  • 作者: 赵依
  • 出版日期: 2022-01-01
  • 商品条码: 9787220124761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400
  •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6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作为年轻的文学评论家,赵依在此书中表现出的气象让人惊喜。她的文学评论专业性强,视角新颖、深刻,很多作品一经她解读,便生出异彩,为普通读者了解名家作品提供了有力的帮助。 赵依是颇具个性的青年评论家,她的文字时而散漫,时而尖锐,但是不管风格如何,她总是能够在文本与阐释、立论与解构中找到自洽的逻辑。
内容简介

《物色》为青年评论家赵依的一本评论小辑,收录了作者十年间创作的文学评论。作为现当代文学的研究生,90后批评家群体中的代表,这本评论集可以看作是她作为一个批评家所提交的一份答卷。作者对当代中国文学有着自己独到的观察和见解,她不仅关注现当代作家的作品,也关注同龄人中的同行们年以作品堆积而形成的文学现象。相对于年长的文学评论而言,赵依的视角更新锐,更前卫,更能理解年轻作家们的创作意图。通过这部主题集中的文学评论集,我们可以真切地感受到文学为大众提供了代际经验和切肤之痛,但文学也同样提供着恒常的爱恨情仇、人间烟火以及审美的欢欣喜悦。
 

作者简介

赵依,四川成都人。中国人民大学文学学士、文学硕士,清华大学中文系博士生。从事文学研究和小说创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曾获“华语青年作家奖”短篇小说提名奖、《北京文学》新人新作奖、“长征文艺奖”文学评论奖、《小说选刊》zui受读者欢迎小说奖等。曾任鲁迅文学院助理研究员、《人民文学》杂志社编辑,现供职于《中国作家》杂志社。
 

目录

视界·现象
  
“微”察秋毫——浅谈微小说与微阅读  
“90后”的新媒体文学生活  
“90后”写作如何敞开?
浅析鲁迅文学精神在青年写作中的缺失 
改编的朝向和动画的标尺
转型年代、中国故事与未来期许  
新标尺的生成与经典之维 
追寻华文文学的新标识1
从仙侠传统看网络文学的“正名”问题 
文学现象随感十五题
我们时代的文本细读——乔伊斯《死者》叙事爬梳  

视点·现场

《繁花》的可能性难局 
“逃离”与失落
《声音史》的“器”与“道”  
《夜妆》与小说里的爱情表达
莫言新剧:且壮且歌,更进一碗《高粱酒》!   
湫兮如风:周晓枫《星鱼》里的现实与幻想  
文化空间与“新人”想象  
军旅小说的气象与超越——以《楼顶上的下士》为例    
《海里岸上》:空间叙事与意蕴敞开 
一切不坚固的也都看不见了
从“渠潮”到“浪潮”,班宇何以似标识? 
簌簌有声 庄重悲悯 ——阿来《云中记》的“执”与“成”    
创伤叙事与逃而不得  ——《平伯母》侧写
梁平诗世界的时间、转义与审美 
互文与行动——关于短篇小说的“锻炼”    
经典的牵引 
袁劲梅小说论略——以理性的抵达为中心    
跨界写作:思维、创造与心之所向  
论《北上》的长篇范式与新发现
查验与旁证:从亲历者到时空体——读周恺《苔》和《侦探小说家的未来之书》    
未来、想象与现实的另一半

视域·回望 
 
曹植书信文简论
王弼玄学与美学思想初探
《文选》映衬下的文学观念
论严羽《沧浪诗话》和“妙悟”说  
从《世说新语·方正》看“方正”概念的变化——兼谈魏晋士人精神的时代变化   
论《六一诗话》与中国诗学形态的演变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