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鲁迅的最后十年

鲁迅的最后十年

  • 字数: 140000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作者: 林贤治
  • 出版日期: 2015-03-01
  • 商品条码: 9787549559244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244
  • 出版年份: 2015
定价:¥4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林贤治的文字既有卢梭式的愤激与直白,又有培根式的犀利与明澈。——摩罗谈到鲁迅,除却《狂人日记》《阿Q正传》《呐喊》这些文本我们还知道什么?而“当我们重温鲁迅的文本时,就会诧异地发现:被揭露出来的一个又一个未曾改变——鲁迅倾其一生都在促进其改变——的事实,已然包含了一种猫头鹰式的洞见,犹如先知的预言”。林贤治也正是站在这一高度,在《鲁迅的最后十年》中不仅展现出鲁迅作为思想家,作为知识分子与专制集权的斗争,与各大派别的论战的斗士形象,也赋予了鲁迅思想的历史超越性,证实了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我们都将重读鲁迅的一生,接受鲁迅思想的鞭策与引导。☆“一个人的鲁迅”系列经广西师大出版社全新精装版精彩面世。精选鲁迅一生中的生活旧照、书影、手稿、信件,图文混排,内文版式疏朗而灵动,极富冲击力。☆★另给读者精心准备500套裸背函盒典藏本,纯手工制作,裸脊部位锁红线,配以酒红进口装饰布,照片用超白雅梭纸裱于中灰草香纸,将民国书籍的古朴雅致展现得淋漓尽致。☆★★随书附赠鲁迅手迹、手绘、书影特制书签。
内容简介
鲁迅的使命在于要使“黑暗的动物”现形,使“铁屋子”里的人们无法昏睡和假寐,使大家看见事实的实在性,使真理自明。可以说,鲁迅的全部努力,几乎都在于揭示时代的真相。
而林贤治作“一个人的鲁迅”系列丛书,则在于发扬和传承鲁迅这一精神。他的笔墨重在描摹作为思想家的而非文学家的鲁迅,更加突出了他是如何用一生来履行自己作为知识分子的天然使命,如何在其最后的十年与国民党政府、左联、新月社以及青年进行论战,其中包含了他对各个派别的抨击,对诸如专制、集权、书籍审查制度、人权、国家、民族等一系列理论的冷静思考,以及他对知识分子价值体系的构建与申诉。
作者简介
林贤治,诗人,学者。广东阳江人。著有诗集《骆驼和星》《梦想或忧伤》;散文随笔集《平民的信使》《旷代的忧伤》《孤独的异邦人》《火与废墟》;评论集《胡风集团案:20世纪中国的政治事件和精神事件》《守夜者札记》《自制的海图》《五四之魂》《时代与文学的肖像》《一个人的爱与死》《午夜的幽光》《纸上的声音》《夜听潮集》;文学史专著《中国新诗五十年》《中国散文五十年》;自选集《娜拉:出走或归来》《沉思与反抗》《盗火者》;传记《人间鲁迅》《鲁迅的最后十年》《漂泊者萧红》;访谈录《呼喊与耳语之间》等。他主编丛书丛刊多种。
目录
引言
国民党“一党专政”
反文学:“革命文学”
自由与人权
书报审查制度
专制与改革
知识分子的内战
国家、民族、统一问题
摘要
     五四运动过后,政党政治崛起,劳工运动随之上涨。在无政府主义以及各种过激主义的灼热的气浪里,共产主义思潮开始蔓延。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923年,孙中山改组中国国民党。国共两党,都是在苏联直接派遣顾问,在苏共的建党原则的指导和支配下,进行系列的政治活动的。其中之一,便是国共合作。孙中山逝世后,蒋介石成了国民党内的领军人物,他迅速抛弃已故领袖的容共政策,决心清除政治上的异己势力。1927年4月12日,上海方面率先奉命行动,紧急搜捕共产党人及嫌疑分子,并加杀害。在一个月内,被屠杀的多达数千人。4月15日,广州也出动了大批军警,对各个机关学校和群众团体实行血腥清洗。此时,凡国民党势力所及之处,都展开了 “清党”运动。纯洁党组织成了独裁专制的遁词。4月18日,蒋介石在南京成立了“国民政府”。经过党内的几次不大不小的摩擦,蒋介石作为孙中山的“接班人”的身份终于得到确认;他成功地利用了元老的力量和各派的矛盾,一人把党政军大权统揽起来,并牢牢地掌握手中。 清党期间,鲁迅仍在广州中山大学担任教职。自从踏足这块“革命策源地”以后,他对中国的政治地图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应当有把握认为,不至于为一时的风云变幻所迷惑。然而,时局的发展竟大出乎他的意料。相当一段时间,他对围民党以及国民革命军北伐行动是抱有幻想的,虽然一样承认“革命尚未成功”,甚至发出过有人攀摘革命花果的警告,却根本不曾想到整个党和军队,会如此快速地掉转枪头,对付先前的合作者。政治家的野心,实在远胜于文学家的想象力。他从来未曾看见这样杀人的,北京“三一八惨案”杀掉四十余人,他已经说是“出离愤怒了”,如今何如?他用了“被血吓得目瞪口呆”的话,形容此时的感受。出于一个人道主义者的道义感,他以辞职表示抗议,然后在一个名叫“白云楼”的地方蛰伏下来。可是,像他这样阴郁易怒的人,是注定做不成现代的隐者的,果然很快地,便接受了官方教育部门的夏期讲演的邀请,破门而出了。其实,稍早一些时候,当他为结集的《野草》写作题辞的时候,即宣告“过去的生命已经死亡”,透露了渴望“烧尽一切野草,以及乔木”的决绝的信息。 大屠杀源于一个新的传统,这是军权政治和党权政治的合流。对此,美国学者派伊说:“军阀给出了一个事实,即在现代中围,政治力量不可能与军事力量分离,以至于没有人能开出从中国政治屏幕中心消除军队的秘方。”民国以后,袁世凯正是以军事力量作为政治资本,窃取革命政权的,可是现在,军队已不复属于个人,而是作为“党军”,为党所控制。早在革命初期,孙中山在确立他的党权政治理论的时候,已经融入军权政治的因素,后来还曾一度以军权改造党权和政权,实行党政军一体化。事实证明,军事实力的过分膨胀是危险的。所以,自从在苏联引进党对军队的政治化的控制体制之后,军权便长此被置于党权之下,虽然党不能不依靠军事力量取得并维持其专政,但是始终离不开“以党治国”的框架,其领导地位是不容挑战的。 鲁迅没有直接描述大屠杀的残酷性,而是透过“清党”事件,揭露独裁政治灭绝人性的本质。我们注意到,在1927年以后的两三年里,他反复使用“流氓”一词做演讲,或者写文章。中国的政治家有什么原则立场可言呢?无非是一群随意杀人的流氓,自然,中国的政治也就是“流氓政治”了。鲁迅做过一个《流氓与文学》的讲演,从记述来看,其实讲说的多涉政治流氓。他指出,他们要“革命”,整天叫喊“打倒旧制度”,目的是要取得自身的地位,及至有了地位,仍然要拾起旧的方法来控制一切。在有名的讲演《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中,他列举了曹操和司马懿,作为政治流氓的代表人物。一方面,是杀人的随意性;另一方面,是行为和议论相矛盾。 P9-13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