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为有荷花唤我来——叶嘉莹在南开

为有荷花唤我来——叶嘉莹在南开

  • 字数: 312000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中国大百科出版社
  • 作者: 沈立岩
  • 出版日期: 2022-01-01
  • 商品条码: 9787520210423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404
  •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9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叶嘉莹先生传承中华古典诗词近八十载,设帐南开大学逾四十年。本书首次勾勒了叶先生在南开园诗教传薪、延续古典文脉的感人事迹,完整梳理了叶先生南开情缘的脉络渊源,生动展现了师生间跨世纪、逾骨肉的情谊。

亲炙弟子、家人友朋、助理秘书等从多视角展现叶先生的品格修养、学术成就等。既有先生心系故土、结缘南开及兴建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之历程:又有先生全任神行之“跑野马的教学意境;更有对先生融贯中西之“兴发感动”“弱德之美”等学术思想的研究述评,阐发先生激活古典诗词之诗教影响。书中收录叶先生手书诗词作品,及本书编委会多方收集的百余张珍贵照片,图文并茂。

该书由南开大学文学院原院长沈立岩教授主编,叶先生亲自审定,附有新的迦陵年表、著作目录、所获荣誉、捐赠情况等,集文学、史料、学术价值于一体。
作者简介


叶嘉莹,女,1924年生,中国古典诗词专家、诗人。

1945年毕业于北京辅仁大学国文系。曾任台湾大学专任教授,淡江大学与辅仁大学兼任教授。1969 年任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终身教授。1990 年当选为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2012 年被聘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现担任南开大学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长。

自1966年开始,叶嘉莹教授先后曾被美国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密西根大学、明尼苏达大学等校邀聘为客座教授及访问教授。自1979年始,叶嘉莹教授每年回中国教书,曾先后应邀在北京大学、南开大学等40余所国内大专院校义务教授中国古典诗词。

2016年叶嘉莹教授在南开大学教育基金会捐设“迦陵基金”,已完成前期捐款近3600万元人民币,志在全球推广中华诗教。
目录


《为有荷花唤我来——叶嘉莹在南开》无目录
摘要
     我与荷花及南开的因缘 叶嘉莹 我出生于荷月,故小字为“荷”,因此平生对于荷花情有独钟。自少年时代我即写有咏荷之作,对于荷之出泥不染、中通外直之美质尤为爱赏。考入中学后,未几就发生了七七事变,父亲随国民政府迁移后方,母亲又于不久后因病弃养。沦陷区之百姓生活极为艰苦,当时偶读李商隐《送臻师》之作,诗云:“苦海迷途去未因,东方过此几微尘。何当百亿莲华上,一一莲华见佛身。”盖以在佛书中往往以莲花为超度苦厄之象喻,我虽得名曰“荷”,然自愧有愿而无能,所以当时曾写有《咏莲》小诗一首,诗曰: 植本出蓬瀛,淤泥不染清。 如来原是幻,何以度苍生。 其后考入辅仁大学国文系,从顾随先生受读“唐宋诗”课程。先生每以禅宗佛理说诗,而当时我家中长辈自幼只以儒学教子弟,与佛教禅学殊少接触。一日,偶见报章中刊有北京广济寺将讲授《妙法莲华经》之消息,心存好奇,遂往聆听。当时自惭愚昧,并未有深入之所得,只记得说法人所举出的“花开莲现,花落莲成”的一个话头。听讲归来后遂写了一首小词《鹧鸪天》,词曰: 一瓣心香万卷经。茫茫尘梦几时醒。前因未了非求福,风絮飘残总化萍。时序晚,露华凝。秋莲摇落果何成。人间是事堪惆怅,檐外风摇塔上铃。 我当时对佛学禅宗原为门外汉,但因我既小字为“荷”,因此乃对“花落莲成”之喻,颇怀警悟之心,不知此莲此荷经秋摇落后之终有何成也。当时青春年少偶读古诗,见有“涉江采芙蓉”及“采之欲遗谁”之句;又读大晏词,见有“莫将琼萼等闲分,留赠意中人”之句,乃于此莲终有何成之证悟的追寻后又有了一种终将向何处投赠的反省和寻思。于是我模仿乐府体又写了一组《拟采莲曲》,诗如下: 采莲复采莲,莲叶何田田。鼓棹入湖去,微吟自叩舷。 湖云自舒卷,湖水自沦涟。相望不相即,相思云汉间。 采莲复采莲,莲花何旖旎。艳质易飘零,常恐秋风起。 采莲复采莲,莲实盈筐筥。采之欲遗谁,所思云鹤侣。 妾貌如莲花,妾心如莲子。持赠结郎心,莫教随逝水。 大学毕业后,我于1948年春赴南京结婚,时已为国民党败退之前夕,南京市乱象纷呈,遂于是年11月底随外子工作调动迁往台湾。时外子在海军士兵学校任教职,我则经友人介绍在彰化女中任教职。一年后,我产下一女,三个月后乃遭“白色恐怖”之厄,外子即被海军监押。半年后,我携哺乳中之幼女亦与彰化女中之校长及其他几位教师同时被彰化警察局所拘捕。其后我虽幸获释出,而生活上则备经艰苦,久不事吟咏。我曾偶于梦中得句,杂用义山诗足成绝句三首,诗如下: 其一 换朱成碧余芳尽,变海为田夙愿休。 总把春山扫眉黛,雨中寥落月中愁。 其二 波远难通望海潮,硃红空护守宫娇。 伶伦吹裂孤生竹,埋骨成灰恨未销。 其三 一春梦雨常飘瓦,万古贞魂倚暮霞。 昨夜西池凉露满,独陪明月看荷花。 1969年,我因种种机缘,乃于无意中竟然落足到了加拿大的温哥华,此一城市地近太平洋之暖流,气候宜人,百花繁茂,而独鲜植荷者。而我既以“荷”为小字,终身对荷情有独钟,遂对温哥华之不见荷花未免心有所憾。20世纪70年代初,我归国探亲;其后又应邀在国内各地讲学,每睹新荷辄思往事,遂写得《木兰花慢·咏荷》一阕,词曰: 花前思乳字,更谁与,话生平。怅卅载天涯,梦中常忆,青盖亭亭。飘零自怀羁恨,总芳根、不向异乡生。却喜归来重见,嫣然旧识娉婷。月明一片露华凝。珠泪暗中倾。算净植无尘,化身有愿,枉负深情。星星鬓丝欲老,向西风、愁听佩环声。独倚池阑小立,几多心影难凭。 而在祖国各地所见的荷花中,则以南开大学马蹄湖中之荷花予我之印象最为深刻。盖因南开大学所建之专家楼与马蹄湖相距甚近,我当年在专家楼居住时,最喜在马蹄湖边散步,曾写有诗词多首。 P3-6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