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影子银行阳光化

影子银行阳光化

  • 字数: 229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上海远东出版社
  • 作者: 沈联涛,黄祖顺 编著
  • 出版日期: 2016-05-01
  • 商品条码: 9787547610824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35
  • 出版年份: 2016
定价:¥4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沈联涛、黄祖顺编著的《影子银行阳光化(中国金融改革的新机遇)》主要研究影子银行的产生、发展及其对中国金融改革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作者通过明确影子银行的定义,估算了中国影子银行的规模,并归纳了中国影子银行的特点及促使其快速发展的各种因素,深入研究了影子银行不同领域与正规银行部门之间的相关性,对中国影子银行的风险规模进行了全面评估。
作者简介
沈联涛,2013年美国《时代周刊》拥有影响力100人中专享入选金融家。现任中国银监会首席顾问,香港经纶靠前经济研究院不错研究员。曾于1998年10月~2005年9月连续三届担任香港证监会,并在2003~2005年间担任靠前证监会组织技术委员会,1993-1998年间担任香港金融管理局副总裁。2006年受聘为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兼职教授。曾经撰写有关货币及金融领域的文章及著作,包括个人专著《银行业重组:1980年代的教训》(世界银行,1996年出版)。获英国Bristol大学经济学一级荣誉学位,荣誉法学博士学位;2015年10月,获马来亚大学荣誉博士学位。
目录
概要
1导论
2全球视野下的影子银行
2.1引言
2.2何为影子银行业务?
2.3全球影子银行业务的规模
2.4全球影子银行兴起的因素
2.4.1监管套利
2.4.2需求方面的因素
2.4.3金融创新与技术
2.5影子银行和正规银行部门之间的互联互通
2.6不同国家影子银行业务的性质不同
参考文献
3从中国国家资产负债表看影子银行
3.1引言
3.2中国国家资产负债表综述
3.3中国国家资产负债表中谁欠了谁什么?
3.4聚焦中国部门资产负债表
3.4.1对外部门——净国际投资头寸
3.4.2居民部门
3.4.3非金融企业部门
3.4.4中央政府
3.4.5地方政府
3.4.6金融部门
3.5国家资产负债表中的影子银行
3.6国家资产负债表的评估方法
3.7基本分析结论及通过国家资产负债表得出的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4中国特色影子银行
4.1引言
4.2中国影子银行的性质及规模
4.3中国影子银行增长刺激因素
4.4中国影子银行业的不同渠道
4.4.1信托公司渠道
4.4.2银行理财产品
4.4.3同业银行资产:委托贷款和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
4.4.4小额贷款公司
4.4.5典当行
4.4.6民间/非正规借贷
4.4.7P2P借贷(人人贷)和互联网金融
4.5影子银行业和官方银行业体系的关联
4.6影子银行的影响和监管启示
4.6.1影子银行业对宏观经济和金融体系产生的影响
4.6.2目前针对影子银行开展的监管改革
4.7结论
参考文献
5中国影子银行的内在风险
5.1引言
5.2问题核心——标的资产质量
5.3非金融企业部门(不含房地产企业)
5.3.1企业信贷暴增
5.3.2企业盈利率下降、杠杆率增加
5.3.3国有企业
5.3.4中小企业
5.4房地产公司
5.4.1房地产公司与金融领域的联系
5.4.2房地产业给金融行业带来的风险
5.5地方政府融资平台
5.5.1生产率
5.5.2诈骗和欺诈
5.5.3与房地产市场千丝万缕的联系
5.5.4政府与银行如何分担损失仍不明确
5.6影子银行系统的不良资产
5.6.1影子银行不良贷款估算
5.6.2影子银行不良贷款对银行不良贷款的影响
参考文献
6科技对中国金融体系的冲击
6.1引言
6.2中国电子商务的崛起和意义
6.3中国互联网金融的崛起和意义
6.3.1第三方网上支付系统
6.3.2电子商务和互联网公司贷款业务
6.3.3电子商务和互联网公司的财富管理业务
6.4技术创新在中国转型中的作用
6.5传统金融监管和发展的反思
6.6对金融服务业的意义
6.7结论
参考文献
7对改革议程的影响
7.1引言
7.2中国正在进行的影子银行改革
7.3金融改革——不止步于影子银行
7.4短期改革重点——诊断和控制损失
7.5分担损失——中期措施
7.5.1用存量方法进行银行重组
7.5.2用流量方法进行银行重组
7.6规划未来中国的金融体系——潜在的长期蓝图
7.7结论和对未来研究的建设
参考文献
8结论
8.1引言
8.2中国特色的影子银行
8.3改革的难得机遇
8.4未来的改革议程
8.5短期改革重点
8.6长期改革——金融蓝图
附录国际金融危机的演变:对中国的启示
A.1引言
A.2国际金融危机演变比较
A.3美国次贷危机和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给中国的启示
A.4全球不良贷款对比
A.5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