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吕思勉讲国学

吕思勉讲国学

  • 字数: 40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华文出版社
  • 作者: 吕思勉 著
  • 出版日期: 2009-12-01
  • 商品条码: 978750752901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0
  • 出版年份: 2009
定价:¥2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国学爱好者的国学普及读本,机关干部和管理者的治国理政参考、修身养性指南。
内容简介
《国学经典藏书》根据复兴伟大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需要,为读者展示大师们的有名成果。这些可贵的文化精品,是承续中华文化薪火相传的火种,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读者从中可以体味大师们的文化追求,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培育我们对民族文化的自觉认同!
《国学经典藏书》立足于:一、为国学爱好者提供权威、实用、通俗的普及性读本:二、为研究人员提供学术积累和参考资料;三、为广大领导干部提供治国理政的决策参考、修身养性的行动指南。
本书为《国学经典藏书》之一种。全书共分四篇,内容包括:经子解题、国学概论、理学纲要、中国文化史。
目录
出版前言
第一篇 经子解题
自序
论读经之法


附论《逸周书》
仪礼 礼记 大戴 礼记 周礼

春秋
论语 孟子 孝经 尔雅
论读子之法
老子
庄子
列子
荀子
晏子春秋
墨子
公孙龙子
管子
韩非子
商君书
尹文子
慎子
邓析子
吕氏春秋
尸子
鹗冠子
淮南子
第二篇 国学概论
何谓国学
中国学术之分期
先秦诸子之渊源一――古代之宗教哲学
先奏诸子之渊源二――王官之学
先秦诸子之学
秦汉时代学术之新趋势
魏晋玄学
佛学
宋明理学
清代考据学
中国近代之思想家
第三篇 理学纲要

绪论
理学之原
理学源流派别
濂溪之学
康节之学
横渠之学
明道伊川之学
晦庵之学
象山之学
浙学
宋儒术数之学
阳明之学
王门诸子
有明诸儒
总论
附《订戴》
第四篇 中国文化史
研究历史之目的
何谓文化
中国文化之起源
历史年代
三皇五帝事迹
古代之社会组织
社会阶级
古代之生业
古代之道路
古代之用人
先秦诸子学术
秦、汉时之新局势
此时之政情
汉代学术
汉代兵制变迁
汉代刑法变迁
此时代重要之现象
摘要
    第一篇 经子解题
     论读经之法
     吾国旧籍,分为经、史、子、集四部,由来已久。而四者之中,集为后起。盖人类之学问,必有其研究之对象。书籍之以记载现象为主者,是为史:就现象加以研求、发明公理者,则为经、子。固无所谓集也。然古代学术。皆专门名家,各不相通。后世则渐不能然。一书也,视为记载现象之史一类固可,视为研求现象、发明公理之经、子一类,亦无不可。论其学术流别,亦往往兼搜并采,不名一家。此等书,在经、史、子三部中,无类可归;乃不得不别立一名,而称之日“集”。此犹编新书目录者,政治可云政治,法律可云法律,至不专一学之杂志,则无类可归;编旧书目录者,经可日经,史可日史,至兼包四部之丛书,则不得不别立丛部云尔。
     经、子本相同之物,自汉以后,特尊儒学,乃自诸子书中,提出儒家之书,而称之日经。此等见解,在今日原不必存。然经之与子,亦自有其不同之处。孔子称“述而不作”,其书虽亦发挥己见,顾皆以旧书为蓝本。故在诸家中,儒家之六经,与前此之古书,关系优选。(古文家以六经皆周公旧典,孔子特补苴缀拾,固非;今文家之偏者,至谓六经皆孔子手著,前无所承,亦为未是。六经果皆孔子手著,何不明白晓畅,自作一书;而必伪造生民、虚张帝典乎?)治之之法,亦遂不能不因之而殊。章太炎所谓“经多陈事实,诸子多明义理;贾、马不能理诸子,郭象、张湛不能洽经”是也。(《与章行严论墨学第二书》,见《华国月刊》第四期。)按此以大较言之,勿泥。又学问之光大,不徒视前人之唱导,亦视后人之发挥。儒学专行二千年,治之者多,自然日益光大。又其传书既众,疏注亦详。后学钻研,自较治诸子之书为易。天下本无截然不同之理;训诂名物,尤为百家所同。先明一家之书,其馀皆可取证。然则先经后子,固研求古籍之良法矣。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