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漫画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为民务实清廉
字数: 250000.0
装帧: 平装
出版社: 研究出版社
作者: 徐辉
出版日期: 2013-06-01
商品条码: 9787801687937
版次: 1
开本: 32开
页数: 272
出版年份: 2013
定价:
¥22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编辑推荐
1、针对活动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热点难点疑点焦点问题进行解答;
2、严格按照中共中央关于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意见编写。
内容简介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围绕保持党的优选性和纯洁性,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进一步强调:要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央将对这项活动进行部署,各级党委要切实抓好落实,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保证活动取得实效。为保障教育活动的顺利开展,我们组织活动领导小组成员根据活动的部署安排,就活动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热点疑点难点焦点问题进行解答。对推动活动顺利开展、达到活动预期目标都将具有积极的知道意义。
目录
1.在全党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
重大意义是什么? 001
2. 在全党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指导
思想是什么? 011
3.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总要求是什么? 011
4.如何贯彻落实活动的总要求? 011
5.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013
6. 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主要对象是谁? 014
7.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014
8.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解决的突出问题
是什么? 014
9.为什么说我们党优选的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 015
10.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024
11. 为什么说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推进事业蓬勃发展的必然要求? 025
1.在全党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
重大意义是什么? 001
2. 在全党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指导
思想是什么? 011
3.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总要求是什么? 011
4.如何贯彻落实活动的总要求? 011
5.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013
6. 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主要对象是谁? 014
7.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014
8.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解决的突出问题
是什么? 014
9.为什么说我们党优选的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 015
10.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024
11. 为什么说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推进事业蓬勃发展的必然要求? 025
12.为什么说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是实现全面建成
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 030
13. 为什么说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是化解社会矛盾、
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必然要求? 032
14.为什么说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是保持和发展党的
优选性和纯洁性、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必然要求? 037
15.新形势下群众工作面临哪些新变化? 040
16.新形势下群众工作面临哪些新情况新问题? 044
17.新形势对群众工作提出了哪些新要求? 049
18.我们党的群众观点是怎样深化与发展的? 056
19.我们党的群众观点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061
20.为什么说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062
21.为什么说向人民群众学习是党的群众观点的
基本实现途径? 065
22.为什么说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群众观点的目的? 069
23.为什么说干部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观点是群众观点
的核心? 072
24.为什么要对党负责和对人民负责相一致? 074
25.为什么说党要依靠群众又要教育和引导群众前进是
党的群众观点的实践方法? 077
26.为什么说群众利益无小事? 079
27.牢固树立群众观点的现实意义是什么? 082
28.为什么说坚持党的群众观点是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的
思想基础? 082
29.为什么说坚持党的群众观点是保持和发展党的优选性的
必然要求? 084
30.为什么说坚持党的群众观点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
展观的必然要求? 087
31.党的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089
32.党的群众路线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 089
33.如何理解一切为了群众? 098
34.如何理解一切依靠群众? 101
35.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基本方法是什么? 104
36.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104
37.为什么坚持党的群众路线要树立社会主义义利观,
把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落到实处? 105
38.为什么坚持党的群众路线要真正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 105
39.为什么坚持党的群众路线要坚持对党负责与对人民
群众负责的一致性? 106
40.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107
41.为什么必须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全部
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107
42.为什么必须首先考虑并满足优选多数人的利益要求? 108
43.为什么必须使人民群众得到应该得到的、看得见的
物质利益? 109
44.为什么必须努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110
45.当前党群关系面临许多新情况,其体制机制方面的
原因有哪些? 111
46.如何建立健全密切党群关系的制度机制? 113
47.如何切实依法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 115
48.如何发扬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 117
49.如何克服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 118
50.为什么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 119
51.为什么要大力弘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 120
52.为什么要促进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121
53.为什么说社会公正是中国共产党的一贯追求和核心目标? 122
54.如何理解中国共产党人的社会公平正义观? 124
55.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125
56.为什么说促进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全面建成
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 125
57.为什么说促进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构建社会主义
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 127
58.为什么说促进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全面贯彻依法治国
基本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客观要求? 128
59.如何兼顾经济效率与社会公平? 128
60.如何调整和完善分配制度,促进社会公平? 131
61.如何建立健全促进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制度体系? 134
62.为什么要把实现司法公正摆在社会公平正义的突出位置? 138
63.为什么要把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根本? 141
64.为什么要保障和改善民生? 141
65.如何理解保障和改善民生反映了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观? 142
66.如何理解保障和改善民生反映了全面落实科学
发展观的要求? 143
67.如何理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就是保障和
改善民生? 144
68.如何理解没有民生的保障和改善就不可能全面
建成小康社会? 145
69.为什么说保障和改善民生在当前复杂国际形势和
复杂经济环境下尤为重要? 146
70.为什么说保障和改善民生任重道远? 146
71.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147
72.如何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147
73.如何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 148
74.如何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 150
75.如何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
人民基本生活? 152
76.如何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153
77.如何进一步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制度健全、相互衔接的
新型社会救助体系? 153
78.如何创新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 154
79.保障和改善民生要处理好哪几个重大关系? 155
80.为什么既要重视经济建设,又要重视社会建设? 156
81.为什么既要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 156
82.为什么既要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又要鼓励社会广泛参与? 157
83.为什么既要不断增加投入,又要注重深化改革? 158
84.为什么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159
85.党员干部为什么要树立社会危机意识? 165
86.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着力点在哪里? 169
87.如何坚持以人为本,创新社会管理理念? 170
88.如何加快推进政府职能的转变,更加注重履行社会
管理职能? 171
89.如何积极完善社会政策,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172
90.如何坚持培育发展和监督管理并重,吸纳社会组织
参与社会治理? 173
91. 如何统筹协调利益关系,妥善处理社会矛盾? 174
92.如何围绕社会和谐稳定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175
93. 为什么要深化维护稳定工作认识? 175
94.如何完善维护稳定工作思路? 176
95.如何创新维护稳定工作机制? 177
96.怎样加强维护稳定工作薄弱环节? 179
97.为什么说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我党的优良传统? 180
98.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的状况是什么? 186
99.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的成因是什么? 189
100.为什么说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深化改革的
现实需要? 192
101.如何统筹兼顾处理好人民内部矛盾? 195
103.为什么要坚持发展第一要务,注重抓好源头基础? 195
103.如何坚持以人为本,切实维护群众权益? 197
104. 如何把握关键做好信访工作? 198
105.如何抓长远,着力推进应急管理体制建设? 199
106.如何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200
107.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201
108.如何正确认识中国共产党反腐倡廉建设的历史进程? 206
109.改革开放30多年来反腐倡廉建设取得了哪些成就? 215
110.反腐倡廉建设取得了哪些宝贵经验? 217
111.如何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的反腐倡廉建设? 222
112.如何充分认识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 223
113.怎样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加强反腐倡廉建设? 224
114.为什么要高度重视群众工作中的制度机制建设问题? 231
115.怎样建立健全群众工作科学完备的制度机制体系? 233
116.如何建立健全密切联系群众制度? 234
117.如何建立健全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 236
118.如何建立健全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长效机制? 237
119.如何建立和完善信访工作制度? 241
120.如何建立健全科学民主的决策机制? 243
121.如何建立健全党委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各部门
齐抓共管,全社会广泛参与的工作体制? 244
122.如何认真抓好制度机制的贯彻落实? 245
123.如何切实加强党对群众工作的领导? 249
124.如何建立党委领导下的群众工作总体格局? 249
125.如何加快建立形成城乡基层党组织社会活动机制? 251
126.如何加快建立党员干部做群众工作的保障机制? 253
127.如何突出抓好基层这个重心? 256
128.如何切实加强和改进作风? 257
摘要
1.在全党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大意义是什么?
党的十八大鲜明提出要围绕保持党的优选性和纯洁性,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从严治党、加强党的建设的重大决策,是顺应群众期盼、加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的重大部署,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大举措。
第一,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凝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力量的迫切需要。党的十八大对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战略部署,提出了两个100年的奋斗目标,这就是:到202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在2010年基础上翻一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此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多次阐述了中国梦。中国梦的基本内涵,就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的重要遵循就是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中国梦也是人民的梦,只有坚定自信、增强自觉、实现自强,才能建设强盛中国、文明中国、和谐中国、美丽中国。中国梦的战略构想,是党的十八大精神的丰富和发展,认真学习中国梦,引导人们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正是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活动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加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有助于更好地培养党和人民共同团结奋斗的集体意识,打牢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基础。同志曾强调党要有“共同语言”,社会主义国家要有“统一意志”。历史证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没有团结向上的精神支撑,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有人形象地说,一麻袋马铃薯,数量再多也无法拧成一股绳、形成合力;只有团结得像花岗岩那么紧密,才能形成无坚不摧、无难不克的坚强力量。民族复兴中国梦,既体现了国家发展根本要求,又体现了人民进步的广泛性要求;既体现了一致的愿望和追求,又涵盖了不同的群体和阶层,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和包容性,具有强大的整合力和引领力。她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今天中国人的理想,反映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当今中国所有群体和个体梦想的“优选公约数”。加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就是为了更好地发挥各级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发挥广大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更好地带领人民群众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就是引导广大群众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同心同德、群策群力,为实现我们的伟大梦想汇集起来无坚不摧的磅礴力量。
加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有助于调动社会各方面积极因素,为实现中国梦凝聚起磅礴力量。马克思指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我们党之所以能够领导人民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一个又一个胜利,之所以能够经受住各种风险的考验,一条重要历史经验,就是把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团结起来,把最广大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出来。无论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还是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同志都十分强调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新中国成立后,他指出:“过去为了结束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为了人民民主革命的胜利,我们就实行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的方针。现在为了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社会主义国家,同样也实行这个方针。”在领导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同志同样十分重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他指出,今后的主要任务是搞建设,“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调动一切力量,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工业国而奋斗”。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并发展了同志关于把能否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作为判断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是否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思想。同志指出,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坚持人民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决定力量的观点。能否建设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实现祖国统一,“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中国共产党人能否把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团结起来,把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党的十六大以来,同志也多次强调指出,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不断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增添新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多次强调,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只要我们紧密团结,万众一心,为实现共同梦想而奋斗,实现梦想的力量就无比强大。在推进事业前进的过程中,面对改革发展的繁重任务,迫切需要我们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把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团结起来,把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发挥出来,同心同德、群策群力,凝聚起更加强大的智慧和力量。
加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有助于畅通人们创造美好生活的渠道,让人民群众共享人生出彩的机会,为实现中国梦奠定雄厚的社会基础。社会主义社会既是充满活力的社会,也是团结和睦的社会,必须优选限度地激发社会活力,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更多的人投身到创造中来,在充满创造活力的进取中实现光荣梦想。这就要求党和政府要为人民群众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开辟无限广阔的空间,搭建展现人民群众活力的广阔舞台,给人们创造更多的想干事、能干成事的条件;要提供更多的奋斗机会,保障所有人都在同一起跑线上竞争,在人生跑道上尽展自我的风采,自觉做“中国梦”的参与者、推动者、书写者;要制定公正的规则、科学的秩序,加快建立完善民主权利保障制度、法律制度、司法体制机制、公共财政制度、收入分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在全社会形成人人敬畏规则、自觉遵守规则的社会氛围,让那些“拼爹”“找人”现象再无滋长蔓延的土壤,让明规则战胜潜规则,使每一个人都能够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
加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有助于引导人们更加坚定地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增强实现中国梦的自信、自觉、自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生产力、经济实力、科技实力上了一个大台阶,人民生活水平、居民收入水平、社会保障水平上了一个大台阶,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国际影响力上了一个大台阶。这些显著成就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和生命力,充分证明我们选择的这条道路是科学的、正确的。同时也要看到,我国的改革开放已经踏上攻坚路、步入深水区,前进中躲不开的困难和风险必须要应对,绕不过的“堡垒”和“关隘”必须要攻克,没解决的矛盾和难题必须要破解。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深化改革面临的形势更为复杂,难度也比过去更大。加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就是要领导和团结全体人民凝聚共识、攻坚克难,进一步坚定自信、增强自觉、实现自强,继续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康庄大道土奋力前行。有了这样共同的理想信念,才会形成共同的命运,产生共同的责任,才能实现政党和人民的团结,才能为实现中国梦增添持续不断的推动力量。
第二,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进一步巩固党执政的群众基础的必然要求。群众是真正的英雄,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水可载舟,亦可覆舟”,这个在中国历史上无可争辩的事实。中国共产党90多年的发展历程也充分表明,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人民群众是我们党存在和发展的根本,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工作路线,也是党的生命线。
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保持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党的群众路线历来是我们事业发展成功的根本保证。在革命战争年代,我们党正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凭着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才能生存、发展并壮大起来。在《为人民服务》一文中曾经指出:“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接近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正因为这样,人民群众才把党的事业看成是自己的事业,形成同共产党的鱼水关系、血肉联系,奠定了党最终取得革命胜利的坚实群众基础。在和平建设时期,虽然没有了以往那种生死考验,环境和生活条件都大大改变了,但是保持和加强与人民群众的联系,对我们党巩固执政地位,对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依然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历史告诉我们,“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人心向背,是决定一个政党、一个政权盛衰的根本因素。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理论路线和方针政策以及全部工作,只有顺民意、谋民利、得民心,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世界上一些大党、老党兴衰存亡的惨痛教训也深刻警示我们,能否保持与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关系党的生死存亡。从上个世纪80 年代开始,世界政党政治发展中出现了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一些国家和地区长期执政的大党老党纷纷失去了执政地位。1991 年,有着93 年历史、1500 万党员、执政74 年的苏联共产党一夜之间红旗落地、分崩离析;1993 年,连续执政38 年、拥有“万年执政党”之称的日本自民党大选败北;1996 年,建党111年、执政长达45 年的印度国大党选战失利;2000 年,拉丁美洲第一大政党、前后执政71 年之久的墨西哥革命制度党沦为在野党。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南斯拉夫、罗马尼亚、阿尔巴尼亚等共产党执政的国家也相继改旗易帜,变了颜色。为什么这些大党老党的政权顷刻之间土崩瓦解、荡然无存?最根本的原因在于这些政党内部出了问题,在如何对待人民群众这个重大问题上出现了根本性的失误。苏共执政后期,一些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由“人民公仆”蜕变成“人民主人”,领导阶层变成了特权阶层,党群、干群关系从“鱼水关系”变成“油水关系”、“鱼肉关系”,从而导致苏共垮台时苏联人民冷眼旁观、无动于衷,甚至不少民众出现在对立的营垒中。苏共的历史悲剧告诉我们,困难不可怕,挫折也不可怕,可怕的是人心的流失。
要清醒看到,我们党已经成为一个具有8000多万党员的执政党。长期执政条件下,容易使一些党组织和党员产生忽视群众工作的倾向,使党脱离群众的危险大为增加,而执政党统揽全局的地位,也容易使我们党成为社会矛盾的焦点。由于党掌握着政权,我们可以把各种资源都利用、调动起来,为群众谋利益,同时也带来了权力的蜕变,而且执政的时间越长,其危险性也就越大。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符合人民利益,从根本上讲党的主流是好的,但同时也必须看到,在党的自身建设上,确实存在着许多新问题、新情况。比如,在干部队伍中,高高在上,养尊处优,对群众漠不关心的有之;专横跋扈,作风粗暴,对群众强迫命令的有之;欺上瞒下,伪造政绩,使群众吃苦受罪的有之;徇私枉法,官官相护,让群众有冤难申的有之;拉扯钻营,跑官要官,致群众强烈不满的有之;贪图享乐,腐化堕落,令群众深恶痛绝的有之;甚至依仗权势横行霸道,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引起群众切齿痛恨的也不乏其人。这些现象虽然是少数,但确实是客观存在,确实有蔓延之势,确实要高度警惕,确实应尽快改进。官僚主义、命令主义、形式主义、以权谋私、腐化堕落等严重脱离群众的现象,败坏党的声誉,损害党群关系。它们与许多社会热点总是交织在一起,使许多矛盾更容易激化,其至对党的执政地位和社会政治稳定构成潜在威胁。
面对各种风险和考验,只有切实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才能启发群众的觉悟,使他们正确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增强他们对党的政治认同,才能不断巩固党执政的群众基础。对于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来讲,则必须常思立党之本,不断提高做好群众工作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常怀赶考之心,始终牢记“两个务必”,把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放在心上、落到实处,把广大人民群众更加紧密地团结在党的周围,党的执政基础就一定会更加牢固,我们党就会更深地扎根于人民群众的土壤之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第三,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保持和发展党的优选性和纯洁性、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必然要求。加强党的优选性和纯洁性建设,核心问题是永远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使我们党始终得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与支持。必须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保证党始终与人民群众共命运,这是我们党始终保持优选性和纯洁性的法宝。
加强党的优选性和纯洁性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最终要落实到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这是衡量党的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也是衡量党的优选性和纯洁性的根本标准。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否始终为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而奋斗,这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马克思主义政党有明确的政治立场和历史使命: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国共产党从成立的那一天起,就始终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把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始终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和价值追求。充分相信群众,紧紧依靠群众,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是我们党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源泉所在,始终是我们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拥有坚定性的因素。认真抓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注重广泛征求群众意见,自觉接受群众监督,注意听取群众的评价,这本身就是把党的优选性和纯洁性转化为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实际行动。
当前,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普遍重视密切同人民群众的关系,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但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有的领导干部不愿做群众工作,群众观念淡薄,对群众感情不深,摆不正同群众的关系,认为群众工作是革命战争年代的事情,现在过时了,埋头业务工作,忽视群众工作的情况比较普遍;有的领导干部不会做群众工作,旧法不管用,新法不会用,不懂群众心理,不了解群众愿望,不会说群众语言,工作方法简单生硬,引起群众的抵触和反感;有的领导干部不敢做群众工作,面对大量出现的人民内部矛盾畏难发愁,遇到群体性事件惊慌失措,有的甚至处置失当,激化矛盾,使工作遭受严重损失,等等。这些问题使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优选性和纯洁性,必须提高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高度重视并善于做好群众工作,已经成为新形势下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紧迫任务。
紧密结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实践,加强党的优选性和纯洁性建设,迫切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只有扎扎实实搞好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认认真真访民情,诚诚恳恳听民意,实实在在帮民富,兢兢业业保民安,努力增强为人民服务的本领,才能真正了解群众意愿,集中群众智慧,使我们作出的决策、采取的举措、推行的工作更加符合客观实际和规律,更加符合广大人民的愿望和利益。只有这样,才能充分体现党的优选性和纯洁性,为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提供重要的实践基础。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