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稀土之光——包头稀土业创新转型发展纪实

稀土之光——包头稀土业创新转型发展纪实

  • 字数: 224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远方出版社
  • 作者: 巴·那顺乌日图
  • 出版日期: 2021-12-01
  • 商品条码: 9787555515234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76
  •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60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本书记录了包头稀土研究院、中科院包头稀土研发中心、上海交大包头材料研究院等科研机构以及稀土高新技术开发区的稀土企业及从业人员不断开拓,加快稀土科技和产业创新发展的历程。内容科学严谨,资料翔实,全面、客观地反映包头稀土业的发展情况,让读者了解有关稀土的知识,领悟稀土从业者艰苦奋斗的精神。
内容简介
稀土元素是应用于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等很好科技领域的重要基础材料,有“工业维生素”“工业黄金”之称。包头白云鄂博矿拥有丰富的稀土资源,包头稀土人逐步肩负起发展稀土产业的重任。本书是一部长篇报告文学,讲述了在党的领导下,稀土人、稀土科研机构、稀土企业以及包头国家稀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职工们艰苦创业,开拓进取,创造出一个又一个“世界第一”“国内首创”的稀土创新成果的历程,展现了包头稀土从业者吃苦耐劳、一往无前的精神。
作者简介
 
目录
1序章 稀土之光在闪耀
9第一章 稀土强国初梦
10一、不朽的丰碑
11二、神圣的发现
14三、逐梦之路
21第二章 扶上马,送一程
21一、阳光照耀伟业
30二、扶上马,送一程
38三、壮阔的伟岸
55第三章 "创新"敲响人间
56一、老树新枝俏争春
79二、新树枝繁叶茂
108三、天高任鸟飞
122第四章 凤凰涅槃
122一、书写春秋
……
摘要
     第一章 稀土强国初梦 相传300多年前,今包头一带,牧草青青,泉水淙淙,鹿群出没,流连于此。牧马人看到那奔跑的鹿群,便指着它们道:“包克图。”包头,即蒙古语“包克图”的音译,意为有鹿的地方。这就是包头地名的由来。 白云鄂博坐落在广袤而秀美的包头达尔罕草原上,那里有珍贵的宝藏,造福人类,令世人神往,也令世人敬仰。 “白云鄂博”为蒙古语,意为“富饶的圣山”。白云鄂博,是蕴含宝藏的地方,神话与传说都隐匿在它的胸怀里。它带着神秘的色彩不知沉睡了多少年,草原上的牧民感悟到它的神圣和富贵,把它命名为“白云博格都”(圣地宝山)。每到六畜膘肥体壮的季节,牧民们聚集于此,举行盛大的“祭敖包”活动,并举办那达慕盛会,祝福白云鄂博吉祥、富饶。 说起稀土,世人的目光都会投向中国,投向中国包头,投向白云鄂博。因为,这里闪耀着为中国乃至世界科技及经济发展增强活力的稀土之光。那是生命之光,也是爱意之光。 近一个世纪以来,一批批、一代代地质学家、稀土科学家和其他有识之士,纷纷踏上这座神圣的宝山,开始了复杂而漫长的探矿和研究之路。他们以不可思议的伟力,战胜千辛万苦,揭开白云鄂博神秘的面纱,发现、开采、选矿,提炼出珍奇宝藏——稀土,也让稀土闪耀出灿烂的光芒。 一、不朽的丰碑 1927年7月3日,中瑞(典)西北科学考察团中的中国地质学家丁道衡独自前往白云鄂博。奔腾的马群在草原上奋蹄嘶鸣,苍鹰在白云鄂博的山顶盘旋、翱翔,苍狼在山林中吼叫……顿时,如同饥饿的野狼看到猎物一样,丁道衡两眼放光。他的目光穿越蓝天白云,停留在埋藏宝藏的圣山上。他的身上似乎进发出智慧的光芒。 1926年,丁道衡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并留校任地质系助教。1927年4月26日,他应邀参加中瑞(典)西北科学考察团,负责地质、古生物研究和沿途矿产调查工作。5月10日,该考察团由北京到达包头,开始考察。7月3日,丁道衡在达尔罕草原阿木斯尔北发现了铁矿床。由于方言差异,丁道衡将“白云宝格都”译为“白云鄂博”。他发现白云鄂博铁矿时仅28岁,是位英姿勃勃的青年学者,动作干净利落,走起路来透着一股帅气。丁道衡徒步进行为期十几天的田野调查。天气干热,树叶在阳光中轻轻颤抖。一阵凉风吹过,但他仍是汗流浃背,炙热的山地烤着他的脚跟。空气又热又闷,使他浑身无力,腰酸腿疼,口干舌燥。虽然他有过短时间的苦闷和焦虑,但他身上有着别人所不能及的耐力和品性。他终于克服酷热干旱,兴致勃勃地采集矿石标本。丁道衡通过初步调查白云鄂博的地形、地质构造、矿区生成、铁矿储量、矿石成分等,认定该矿为储量可观的大型铁矿。他为这个发现而狂喜。他分明感到,一股热流从心底升起,正源源不断地流淌,兴奋的热泪也流淌在他微笑的脸上。他一次又一次亲吻着含铁和稀土的矿石,感谢慈母般的大地将这一神奇珍宝赠予人间,赠予达尔罕草原。对丁道衡来说,探矿是个至尊的事业,沉睡了亿万年的白云鄂博铁矿被他发现,引起了世人的瞩目,他也非常珍惜这个发现成果。在这次考察中,他绘制了100多幅地质图,收集了35箱资料、3箱风俗物品。这是他正式参加地质工作的新开端,也是他所取得的一个巨大成就。1933年,他在《地质汇报》(第23期)上发表了《绥远白云鄂博铁矿报告》,报告分为绪言、位置与交通、地层、地形与构造、矿产以及结论,文中首次将白云鄂博铁矿公布于世。他在《绥远白云鄂博铁矿报告》中写道:“假如能够对白云鄂博铁矿进行大规模的开采,它必将成为工业的主要矿,并促使中国的西北地区发达起来。”之后,丁道衡通过奋斗,成为有名的地质学家、古生物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享誉世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白云鄂博回到人民的怀抱之中。白云鄂博铁矿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包头钢铁、稀土基地的建设以及大西北的开发做出了里程碑式的贡献。 在白云鄂博的开发和建设时期,丁道衡始终关注着白云鄂博的发展。 P9-11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