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宇宙公民 重返月球、登陆火星、太空移民及人类的未来

宇宙公民 重返月球、登陆火星、太空移民及人类的未来

  • 字数: 300000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京华出版社
  • 作者: (美)罗德·派尔
  • 出版日期: 2020-07-01
  • 商品条码: 9787559640833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36
  •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11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这是一本关乎你我现在、未来的启迪之书!★超燃太空探索实录!国内首部汇集全球太空领域大咖的太空事业发展史NASA、欧空局、SpaceX、维珍银河……不仅详细记述以太空旅行、环绕火星、小行星采矿计划为代表的太空探索现实状况,更是首部完整记录太空探索现状的超燃实录,太空小白也能看得懂!★世界很好机构先锋之作!NASA、联合发射同盟、Space X、维珍银河等官方机构高清大图+未来太空生活概念图,呈现震撼人心的太空之美,带来华丽的视觉盛宴★人类认知最前沿!关乎你我未来生活的启迪之书详细介绍太空探索的现实状况,清晰地勾勒出未来太空的发展前景,从喷气实验室的机器人到埃隆•马克斯的大计划,太空中发生的一切都能在这里找到。★全新时代概念!太空2.0时代预测未来太空发展图景挥别太空1.0,我们处在在新太空时代的前沿——太空2.0。新一轮太空竞赛已经开始,太空商业化和国际化的太空访问已经实现,下一个方向将打造深空经济,人类稳定居住和最终定居太空终将成为现实。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人类永远不会只生活在摇篮里
内容简介
NASA资深顾问讲述太空发展前景我们正处在一个全新时代的黎明时期——太空2.0时代。回顾过去,从美国第一代载人飞船水星计划开始,太空1.0时代拉开了序幕,点燃了探索太空的希望之光。历经50多年,以亚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执行第135次任务为标志,太空1.0时代结束。现在,一个全新的时代正在来临——太空访问已经实现了商业化和国际化,以SpaceX、维珍银河,以及太空旅行、环绕火星、小行星采矿计划为代表的太空探索前沿,已取得了巨大进展。但是新太空时代的目标不只是远征探索,而是人类长期移居太空。未来会怎样?在本书中,罗德•派尔强调了打造深空经济的下一个方向,比如资源开采、增材制造、基础设施建设、稳定居住,等等。新一轮太空竞赛已经开始,人类最终定居太空,成为宇宙公民更不再是梦。所有对未来的太空探索和21世纪发展前景感兴趣,以及想知道自己该如何参与其中的人,都应该读一读这本书。让我们,绑紧安全带,穿上太空服,出发!
作者简介
罗德·派尔,知名科学作家、纪录片导演,美国宇航局和推进实验室的知情人士,曾在位于美国加利福尼的格里菲斯天文台工作10年,担任过世界空间基金会负责联络工作的副总裁,并出任《星际迷航:深空九号》的视觉效果顾问。已出版多本著作,包括《NASA创新之路》《好奇号:火星探测器任务内部观察》《登陆月球》等。经为《每日邮报》《每日电讯》《霍芬顿邮报》《连线》《NBC新闻》《生活科学》等媒体撰写文章。
目录
CHAPTER1太空1.0,完结
CHAPTER2暗黑禁地
CHAPTER3为什么探索太空
CHAPTER4第一个太空时代
CHAPTER5目的地
CHAPTER6人的因素
CHAPTER7太空企业家
CHAPTER8太空探索技术公司
CHAPTER9新太空竞赛
CHAPTER10投资太空
CHAPTER11国际间太空事务
CHAPTER12航天巨头俄罗斯
CHAPTER13大有可为的中国
CHAPTER14太空货运站
CHAPTER15保卫地球
CHAPTER16开辟最后的边疆
CHAPTER17新时代来临
CHAPTER18你在太空2.0时代的位置
鸣谢
特别鸣谢
尾注
词汇表
索引
本书作者
欢迎加入美国国家空间协会
摘要
     2011年7月8日,佛罗里达夏日的海岸本该和往年一样——天空一片湛蓝,海岸上暖风习习,平静的近海海面泛着绿光。但是,“阳光州”的这个夏日并不寻常。在我面前,一个广告牌大小的数字时钟正在即将开始。5000米之外,一架航天飞机竖立着,它在正午的高温下闪着光。当超低温液氧沸腾时,橙色燃料箱中冒出了白色的气态巨浪,巨浪翻滚着,就像焦急地等待被点燃一样躁动。看来,亚特兰蒂斯号(Atlantis)已经做好了一飞冲天的准备。 亚特兰蒂斯号的第135次、也是最后一次发射计划,将在这一天的上午举行。和所有的发射计划一样,这是一件鼓舞人心的大事,但是这次发射却令人既充满希望又带着几分惆怅。希望主要体现在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tionalAeronautics and Space Administration,简称NASA)即将与商业空间产业供应商SpaceX和波音(.Boeing)展开合作,这两家公司当时在建造自己的航天飞机,企图接手将宇航员运送到国际空间站(International Space Station,简称ISS)的任务。至于惆怅,主要是因为人类的第一个航天时代,也就是太空1.0时代,即将结束。太空1.0时代是从早期的水星计划(Mercuryprogram)开始,到空间运输系统计划(Space Transportation System, 简称STS,大部分人只知道这个计划的俗称“航天飞机”)走向巅峰。30多年来,航天飞机项目一直是美国航天事业的工作重心。阿波罗(Apollo)计划终止6年之后(阿波罗飞船最后一次升空是1975年),1981年美国人重返太空。此后,我们展开了数不清的轨道实验:我们部署了哈勃空间望远镜(HubbleSpace Telescope),并完成了多次修理任务;我们多次停靠苏联和平号空间站(Soyiet Mir space station);我们建立了国际空间站。原本航天飞机应该是比前身更廉价、能重复利用的到达太空的方式,可惜这些预期目标没能接近实现——过去的航天飞机不但非常复杂、精密、危险,而且翻新费用昂贵——但由这样的航天飞机组成的舰队常年出入近地轨道,执行相对常规的任务,算起来已经为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服役了30多年。2011年7月,亚特兰蒂斯号的发射代表着空间运输系统计划的终止。 那时候亚特兰蒂斯号运载的首要装备是欧洲提供的一个组件,名叫多功能后勤舱(Multi—Purloose Logistics Module)。亚特兰蒂斯号标准载乘人数是6~7人,实际只搭载了4名宇航员,原因是如果满载飞行出现紧急情况,可用来执行营救任务的飞船数量会不足。如果发生意外,宇航员只能到国际空间站寻求庇护,而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国际空间最多只能收容4人。 即将开始到最后几秒,大量水流从发射台底部喷涌而出,目的是吸收火箭发动机产生的巨大热量和噪声,否则它们马上会向尾焰导流槽袭来。火箭底部冒出明亮的火光,发动机满功率(发动机达到优选功率)运行,大量浓烟喷涌而出。即将开始归零,侧挂式固体火箭助推器点火,亚特兰蒂斯号于上午11:29飞离地表,一飞冲天,开始了它的最后一次航行。几秒钟之后,航天飞机缓慢爬升的过程中,传来一阵低沉的隆隆声,紧接着速度越来越快,拖着一条烟柱向东飞去。 围观人群脸上的笑容渐渐散去,一种只能用“终结”来形容的感觉笼罩着我。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39号发射塔还能再次派上用场。与私人航空航天企业建立的新型合作关系,将决定美国载人航天的未来,这样的安排存在很大不确定性。可能要过很多年,美国宇航员才能再次离开卡纳维拉尔角(Cape Canaveral),进入太空。 观众们走在回家的路上,亚特兰蒂斯号则在去往空间站的路上。 P1-5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