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漫画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出口成诗的民族 中国古典诗歌微观艺术解密
字数: 310000
装帧: 精装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 孙绍振
出版日期: 2022-04-01
商品条码: 9787559846532
版次: 1
开本: 32开
页数: 448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
¥88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编辑推荐
本书内容涉及古典诗词的解读以及诗话词话考辨分析。作者对经典诗词的解读,融通古今,考究作品创作的历史场景,分析诗人性情及创作意图,进而阐释古典诗词的丰富的历史文化意象,并对诗词创作手法加以评点。书稿行文雅驯,说理透彻,对引导读者阅读与欣赏古典诗歌有重要的价值。 1.作者是国内公认的与谢冕齐名的两位当代诗歌评论家之一,数十年来,立足本土,鹰视前沿,及时追踪国内外诸学派,“入乎其里,出乎其外”,始终对学院派坚持一种扬弃的姿态。这本随笔显现出作者在批评上的用心和执着。对写作者和文学批评家都有启示。 2.作者长年来致力构建中国式的文学理论,力图将文学创作论和文学文本解读学结合,这本诗学随笔可视作是其理念的散文式表述,更为轻松可读,也更可理解作者诗学思想。 3.本书内容丰富,其中所论述的诗学问题或诗学现象,均是近年来的热门话题,或者是诗歌领域的经典话题,读之,可对中国诗歌中的典型问题有一定了解。
内容简介
本书为我国有名诗歌评论家孙绍振的近期新随笔集。内容整体上分为两大部分:古典诗词的现代解读及其方法;诗话词话争讼札记。其中涉及的诗人有李白、杜甫、白居易、苏轼等,分析的作品亦系大家耳熟能详的名篇佳作。全书行文雅驯,说理透彻,对经典诗词的解读,融通古今,考究作品创作的历史场景,分析诗人性情及创作意图,进而阐释古典诗词的丰富的历史文化意象,并对诗词创作手法加以评点。透过作者的触笔,读者能够走进古典诗歌,走进诗人创作的历史情境,进而理解诗人的创作意图与中国古典诗歌的意象、作法及内涵。
作者简介
孙绍振,有名诗歌评论家。曾任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现为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著作有《文学创作论》《文学的坚守与理论的突围》等二十余部,散文集《愧对书斋》《灵魂的喜剧》 等。2006年出版《孙绍振文集》八卷。
目录
序:经典阅读是一场搏斗——对读者中心论的反思
上编 古典诗词的现代解读及其方法
经典诗作与大众文化融合的要务——评《中国诗词大会》
跨界文化明星现象忧思——从蒙曼说起
从悲秋与颂秋看明星崇拜的文化贫困
中国月亮比外国圆
崔颢《黄鹤楼》和李白《登金陵凤凰台》孰优
从两首《木兰诗》看经典本《木兰诗》的思想和艺术
“夜半钟声到客船”:出世的钟声对入世的心灵的安抚
杜甫与孟浩然两首关于
洞庭湖的五律何者品高
李白:《行路难》古风歌行
很好在大幅度的身体动作
唐人古风歌行压卷: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李白的笑对人生和杜甫的苦难血泪
《长恨歌》:历史悲剧
升华为爱情不朽的颂歌
唐人七绝何诗压卷
唐人七律何诗第一
苏轼《赤壁怀古》:名士风流、豪杰风流和智者风流
从竹影到疏影,从桂香到暗香:林逋《山园小梅》
“红杏枝头春意闹”:千年解读中的理论和方法问题
下编 诗话词话争讼札记
逼真与含糊
杜诗酒价真实否
诗文之辨——酒饭妙喻
中国诗情之“痴”和欧美诗情之“疯”
情景之真假互补、虚实相生
议论与无理而妙
抒情:无理而妙,于理多一曲折耳
情与理的矛盾:名言之理与诗家之理
柳宗元《渔翁》最后两句是否蛇足
反常合道为奇趣
理趣与情趣
史家论赞和诗家咏史之别
诗中用史和史家写史
含蓄婉曲和豪迈直陈
咏物、寄托、猜谜
咏物诗“不即不离”说的局限
解诗之忌:强制、过度、穿凿
诗无达诂和“共同视域”
见青山白水能不能发“闷”
咏雪:形似与情怀
自然景观和政治性强制性阐释
三家说苏轼《卜算子》:背后的解读原则
雪、云、雨、梦魂为什么会香
“晨钟云外湿”的听觉和触觉
“春江水暖鸭先知”:诗如何超越画的局限
《琵琶行》:白居易诗歌语言与音乐语言的矛盾
金昌绪的《春怨·打起黄莺儿》喜剧性的意脉
蹈袭、祖述、暗合及偷法
诗家写愁如何翻新
“夺胎换骨”贵在换骨
“池塘生春草”妙在何处
“推敲”公案:看局部与看整体结论不同
说不清的“诗眼”“词眼”
“香稻啄余鹦鹉粒”句法和节奏的矛盾
李清照《声声慢》十四叠字好在什么地方
后记
摘要
经典诗作与大众文化融合的要务——评《中国诗词大会》 《中国诗词大会》,引发了全国性热潮。各个年龄段、各行各业的古典诗词爱好者,空姐、石油工人、警察、航天科学家、博士等纷纷参与,呈风起云涌之势。如此众多的国人对古典诗歌烂熟于心的程度,令人惊叹不已。在世界上,还没有哪一个民族有这样的诗学文化奇观。 和个人阅读不同,《诗词大会》的特点是万千人同时共读同样的文本。在熟悉程度上的交相竞争和互补,构成了上亿观众如痴如醉的诗化狂欢。 从理论上说,诗歌是文学中的文学,古典诗词更是如此,将高级精英文化大规模地引入大众传媒,是一次勇敢的尝试。电视传播属于大众文化,着重收视效果,强调趣味性,这和诗词的民族文化艺术积淀的深厚性存在着矛盾。为了适应趣味性,编导和主持人把诗词和游戏性竞赛结合起来,将诗词单纯化,取全诗之片段,以单句问答,或以词牌、作者为题,判断是非、多项选择,把一句五言或七言诗放在九个字当中,测试排除干扰字眼。参赛者、百人团和天南海北的观众一起聚精会神,处在辨析的紧张和期待之中,速度的游戏性比拼将欢乐氛围延伸至现场以外,大河上下、长城内外一体同心,营造了世界上优选的文化赛场。但是,摘句寻章的明显不足乃是放弃了整首诗歌深厚的文化意蕴和艺术奥秘,对于民族审美文化的深层来说,则是欢欣鼓舞的自我蒙蔽。一位上海的小学老师在他(她)的微信公众号“童书撷趣”中这样说:“古诗已经倒背如流,却不解其妙,《春晓》《登鹳雀楼》《静夜思》这许多诗歌早已随着儿时的诵读沉入骨血里,化为肌肉记忆。但是它们好在哪里?我半个字都说不上来。”这说明,游戏的紧张期待和互动的热闹,并不能满足人们对于古典诗歌的理解和提升心灵品位的渴望。 人们更关注的是,千年不朽的诗好在哪里,其与平庸的诗、坏诗区别在何处,以什么样的准则和方法来品评?将这样的课题置之不理,必然导致传统文化的深厚性被大众文化的娱乐性(游戏性)压倒。 通俗化、娱乐化、游戏化是电视节目先天的宿命吗?编导和主持人显然并不认同。不言而喻,这不是一般的娱乐节目,更不是那种娱乐至死的节目,其优选宗旨乃是深厚的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在新时代的发扬光大,战略目标是提高民族文化的自信、自尊。这个大前提毋庸置疑。节目设置了专家点评。专家们的成功在于介绍作者生平、写作背景、相关的掌故和趣闻,加上了知识性,对于娱乐性不无互补之效。在所有专家中,康震先生是最有学养、最自觉地弥补摘句寻章的局限的一位,故其解说往往不限于句而兼及全诗,甚至是作者全人。在解读李白的《将进酒》“黄河之水天上来”时,他将诗歌主题定位为岑勋和元丹丘、李白三人会饮,甚为到位。解读“湘竹一枝干滴泪,红霞万朵百重衣”时,指出湘竹与泪的典故,联系到杨开慧的小名霞姑,又深化到楚文化,皆醒人耳目。他指出张九龄《感遇》的写作背景乃在罢相,表面上孤芳自赏,实际上清高自守。接着张九龄上台的是李林甫,从此唐王朝江河日下。康震不但善于把作品还原到诗人当时的处境和心态中,而且诗画并长,常常以画引诗,成为节目的亮点。有些专家则长于知识性的点拨,虽然对古典诗歌烂熟于心的参赛者来说,这些内容在注释本中已是司空见惯,但对于现场观众仍然不无新鲜之感。 但是编导、主持人和专家一样,似乎并未清醒地认识到这一切并不能接近消解游戏性带来的缺陷。康震先生有时的以画引诗,也存在画不达意、歪曲诗意的情况。例如:曲折山路,远处白云屋角,近景大车,一人坐于石上,身边些许树叶。参赛者立马猜出是杜牧的《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专家和主持人董卿女士皆首肯,并未发现这幅画中其实有一个极其低级的错误。“停车坐爱”的“坐”是坐在石头上的意思吗? P17-19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