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金钉

金钉

  • 字数: 560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广东人民出版社
  • 作者: 沈卫红 著
  • 出版日期: 2017-01-01
  • 商品条码: 9787218114798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429
  • 出版年份: 2017
定价:¥7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金钉:寻找中国人的美国记忆》内容为采访团队重走美国中央太平洋铁路的一次田野调查。作者从旧金山出发,沿着铁路沿线几个关键城市和重大事件发生地,一路寻找广东人足迹。《金钉:寻找中国人的美国记忆》主体框架以历史之旅形式出现,以淘金热、铁路潮和排华运动为大背景,通过时间隧道穿越和还原一个真实、立体、可视的铁路华工群体,以及铁路华工背后的唐人街,用生动的细节述说中国人的美国记忆,和中国人在美国创造的伟大的文化遗产。
作者简介
沈卫红,浙江杭州人,哲学博士。1993年毕业于中山大学哲学系,供职于广东省人民政府侨务办公室。一直从事侨务理论、华侨史、华侨文化和侨乡文化、侨乡发展模式等领域的研究。出版学术著作《侨乡模式与中国道路》,发表《的“独特机遇论”与侨乡社会的现代化模式》等多篇学术论文。
目录
序广东人的太平洋
第一部金山梦
第一章淘金热
大帆船贸易
最早的华人
淘金移民潮:以1852年为分水岭
华人渔村
海上“浮动地狱”
第二章铁路潮
淘金热中的铁路华工
中央太平洋铁路华工
第一个华人劳务承包商
一个被忽视的群体:铁路伐木工
中央太平洋铁路华工人数
第三章排华运动
排华思潮和立法
排华惨案
天使岛的眼泪
第二部一路向东
第四章萨克拉门托:华工“二埠”
悠然河边的老沙加缅度
中国泥沼和唐人街
美国粮仓里的“广东镇”
第五章奥本:华工出征
首批华工急援布鲁默深槽
奥本唐人街的前世今生
第六章合恩危:在断崖上雕刻铁路
第七章达奇弗兰特:华工大本营
华工与达奇弗兰特一唐纳湖马车路
华工大集结:当铁路敲开驿站之门
西部山区优选的唐人街
第八章唐纳峰上的“中国长城”
有一种气候叫“西艾拉风暴之王”
徒步8号隧道步步惊心
与守山老人的一个约会
寻找绝顶隧道“第一锤”
流产的罢工
中国墙
第九章特拉基:在绿色金山上
一个把铁路视为灵魂的城市
追寻绿色金山的足印
鳟鱼河惨案
第十章弗吉尼皿城:在银山上
美国最富裕的淘金城
遇见淘金年代的唐人街
银山上的华人世界
第十一章温尼马卡:戈壁上的东方牛仔
华工空降内华达沙漠
十英里峡谷
唐人街搬进了博物馆
华人“神庙”
第十二章普罗蒙特雷:金钉回响
最后的金钉
打下最后道钉的八名华工
金钉不再沉默
解密最后的华工营:中国人拱门
第三部金山之路
第十三章开路先锋
圣何塞铁路南延线
蒙特利—萨利纳斯谷窄轨铁路
圣塔克鲁斯和菲尔顿窄轨铁路
南太平洋海岸窄轨铁路
南太平洋铁路建设
弗吉尼亚—特拉基铁路
俄勒冈铁路
北太平洋铁路
第十四章以轩彿为例:广东埠是这样练成的
先有华人,后有轩佛
江氏百年餐饮帝国
三邑公所
中医
赌馆
中华学校
第十五章舌尖上的炼金术
“三把刀”中的金刀
一碟“杂碎”引发的“ChopSuey”热
舌尖上的杂碎
第十六章一次等待了150年的寻根
发现熊氏:太平洋铁路上最早的中国人
找不到北的村庄
罗素的家族故事
罗素回乡记
参考文献
中英文索引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