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毒殇

毒殇

  • 字数: 200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 作者: 郭毅
  • 出版日期: 2014-06-01
  • 商品条码: 9787507837209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50
  • 出版年份: 2014
定价:¥3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他们是歌手、企业老板等,但他们无一例外因吸毒感染艾滋病病毒;他们曾拥有过耀眼的光环,拥有过让人羡慕的职业和收入,但现在只能生活在无尽的恐惧中;他们曾拥有幸福美满的婚姻或家庭,因为吸毒感染艾滋病病毒,他们把痛苦与绝望转嫁给了他们的亲人,让他们终日饱受精神与肉体的双重折磨……
他们是如何走上吸毒道路的?又是如何感染上艾滋病病毒的?感染后他们的灵魂与肉体做过何种呻吟与挣扎?
一切尽在《毒殇(生命不可承受之痛)》,它将为你定制揭秘!
本书堪称中国首部深度发掘中国吸毒艾滋病感染者心路历程的文学佳作。本书旨在唤起全社会对毒害个人、毒害社会的认识,增强毒品诱惑的识别力、抵抗力。向受害人传递正能量,承担帮助受害人回归正常生活的责任。
作者简介
郭毅,男,1975年生,祖籍湖北省大悟县,大学文化,笔名戈岩,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爱好新闻摄影、文学,自喻为“码字匠”。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入伍,在北京武警某特种部队服役。转业后历任某部委杂志社编辑、记者,现任中央级某禁毒专业报纸编辑部主任。
自1989年发表第一篇新闻作品以来,先后在《人民日报》、《法制日报》、《解放军报》、《中国青年报》、《工人日报》等报刊发表各类文章2000余篇,其中30多篇新闻作品在军内外获奖。
目录
序一时代的呼唤张乃剑
序二并非猎奇(自序)
上篇愚妄之灾
川音高材生的歌星梦在毒雾中沉沦
最愚蠢的感染
毒品的诱惑击溃了他的毅力
“冰壶”给他打开地狱之门
财神姐姐的陷阱
师兄之爱打开潘多拉魔盒
毒品毁了这个幸福的家庭
中篇泣血之痛
迟来的母爱挽救不了“毒渊”中的女儿
误入“毒途”的悔恨
她成了戒毒所里最小的感染者
父母把我当作没有埋下去的死人
真爱唤不回迷失的“毒心”
交友不善,青春在“毒雾”中逝去
感染后活着比死了更难
一个艾滋病感染者的凄苦人生
下篇青春之殇
他提前写好“他死于白粉”的墓志铭
毒品――悲剧的始作俑者
父母的放纵与溺爱让他走上迷途
为逃避打击,她不惜怀孕
“第三者”害了她
一失足成千古恨――他后悔害了最重要的两个女人
青春之花在“毒海”中凋零
活着本身就是一种幸福
结语防控艾滋病应成为国家战略
附录艾滋病与世界艾滋病日
后记一尊重的力量
后记二唯有感谢
摘要
    文化的缺失、心智的愚钝,使他们多了非理智的偏激与轻狂;
     家庭、学校教育的失误,使他们在周而复始、枯燥单调的生活方式中逐渐产生一种空虚、乏味和麻木的感觉;他们试图改变现状,寻求解脱的本能追求,渴望接触新生事物,渴望体验新的生活方式和生活内容,此时社会上一些所谓的“超社会”的新的风尚、新的生活方式出现时,他们不惜代价去效仿和体验,而这种效仿和体验往往是愚蠢和盲目的,是以牺牲健康乃至生命作为赌注。
     家庭、学校、社会对他们缺乏德与法的教育,或者亲情的缺失,使他们在成长中缺乏规则意识和抗挫折能力。
     他们对毒品的最初了解,一般来自于反差极强的两种评价:一方面,政府有关部门大张旗鼓地宣传毒品的种种危害,严禁吸毒;另一方面,身边的吸毒者则在吹嘘毒雾中的种种快感,于是,在好奇心理的支配下,他们以身试毒,进而沦为“瘾君子”;
     当吸毒的快感消失后,会坠入更深的痛苦与烦恼之中,更重要的是,因为愚妄导致的吸毒、不安全性行为,让他们不得不承受感染艾滋病病毒的灾难。
     这是大部分吸毒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所走过的沉沦之路。
     川音高材生的歌星梦在毒雾中沉沦
     至今沙马吾海都非常后悔。
     一想起曾经从四川音乐学院走出的李宇春、何洁、魏晨等在歌坛大红大紫的校友时,现今在某强制隔离戒毒所接受强制隔离戒毒,并因吸毒已经被感染艾滋病病毒的沙马吾海,都不敢想象自己未来的路该如何走。
     沙马吾海是在2005年考进四川音乐学院的,当时在学校美式流行音乐系学习声乐。5.12汶川地震,学校校舍被震裂成为危房后,学校被迫放假。学校放假后,沙马吾海就回到了家乡。也就是在那段放假的时间里,他开始了自己人生的另一段噩梦之旅。
     地震震坏了沙马吾海的校舍,他的人生也发生了另外一场“地震”,只是这场“地震”无法修复和补救。
     沙马吾海的声音极富磁性,而他的故事却无法让人快乐起来。
     苦难家庭走出的“原生态歌王”
     想到自己走过的音乐之路,我都觉得是命运垂青了自己,成就了一个农村孩子,只是我最终并没有把握住自己。我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偏僻小山村,由于贫穷,父母一连生下了包括我在内的5个孩子,全家靠在县公路局从事养护工作的父亲一人的工资来生活,加之母亲一直没有正当职业,我们兄妹5个常常以土豆果腹。
     母亲是一个勤劳的农村妇女,为了让我们兄妹5个日子过得好一些,她总是勤扒苦做,由于母亲的勤劳和精耕细作,家里的庄稼也总是比同村人的庄稼长得要好一些,收成自然也就好一些。不仅如此,母亲还在田间地角、房前屋后种上了各种蔬菜,目的就是为了让我们兄妹能够吃好,由于母亲的精心调理,我们兄妹虽然生活困难,但从来没有饿着,身体也都发育得很正常。
     贫穷的生活并没有影响我对音乐的热爱,小时候,我就很喜欢音乐,因为不上学的时候要在家放牛和放羊,甚至在打猪草的时候,为打发寂寞的时光,我常常对着大山歌唱,从而练就了一副纯原生态的嗓音。
     无论是在上小学还是在上中学时,我都是学校的文艺骨干,只要有我出场的歌唱或表演,学校的老师和同学们总是充满着期待。每年我们民族的“火把节”,我都会应邀在上面唱歌和跳舞,我动人的歌喉不仅在乡镇出了名,而且在全县都有了知名度。
     记得有一年,我们县电视台搞了个类似于“超级男声”和“超级女声”的那种选秀式歌唱比赛,最终我在上千名参赛选手中脱颖而出,一举夺得了第一名,大家把我一致尊称为“原生态歌王”。
     在县上,我拥有了众多的粉丝,有时候出去时,好多人都能叫出我的名字,他们都会说看过我的演出,听过我的歌,说我的歌唱得好,那时我有一种特别的满足感。
     其实家人并不支持我唱歌,父母说唱歌和跳舞都是不务正业,那些东西不能当饭吃,更不能养家糊口,更何况我家里太穷,也许是穷怕了,他们只是希望我掌握一门能够挣钱养家糊口的技术。在我家人看来,学音乐的家庭都很富有,因为只有富有的家庭才能把子女培养出来,另外他们觉得,唱歌真正能成名的人太少了,最终大多半途而废,只能当作一种爱好。父母希望我能够有一个像样的工作,不仅体面,而且有一份相对稳定的收入。
     好在我中学时期的音乐老师李老师很支持我,对我进行了重点培养:每次学校举办各种演出活动,李老师都会对我进行重点培训,不仅如此,每当我取得一点成绩时,都会获得李老师的表扬。人常讲“天才是夸出来的”,正是在李老师的不断表扬中,我对音乐的激情和潜力全部被激发了出来,我越发对音乐充满着喜爱。
     那是一次改变我命运的机会,川音(四川音乐学院的简称)在我们州上招生,当时李老师就极力为我进行了推荐,不仅如此,他考虑到我的家人都住在农村,还陪着我到现场去应试,应试前,李老师不仅告诉我考试时的注意事项,而且一再鼓励我,只要把平时的水平正常发挥出来,就应该没有问题。果然,正如李老师所说的那样,最终我凭着天然无雕琢的嗓音,征服了现场考官,从众多的选手中脱颖而出,顺利地成为川音的一员。当得知自己被录取的消息后,我异常兴奋,我觉得自己距歌星的梦越来越近了……我总觉得自己是幸福的,我的一生总是有贵人相助,中学时有李老师的培养,而到了川音后,我又遇到了贵人。
     高校的生活让我大开眼界,并且我先天性的嗓音得到了川音教授陈茵这位曾带过李宇春、何洁等超女的老师的赏识,陈老师说我有一副天生的好嗓子,不唱歌太可惜了,她就想尽一切办法买一些国内外大腕演唱会的带子给我听,并鼓励我说,只要好好学,有了实力后,这碗饭吃起来还是挺容易的呢,一定能吃得很好。一想起陈教授对我的培养,我觉得最对不起的人就是陈老师。
     可我真的不敢让任何人知道我现在的真实情况,因为现实让我无法去面对自己曾经的师长和校友们。P4-5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